第1957章
“哈哈哈,白起,你是沒見過那朱元璋寫了多少遺詔啊,你要是看過那幾個大箱子,你就不會這么說了……”
項羽暢快笑道:“這么跟你說吧,若是讓朱元璋寫下這么多遺詔的人是本王,到了永樂年間也得吃盡苦頭,朱棣必定對本王恨之入骨!”
“霸王說笑了,幾箱子罷了。”
白起認為朱棣這點心理承受力還是有的。
“哈哈哈,那是你沒看過,江逸當初幫他搬回去的箱子有多少!”
項羽感覺腹肌都要笑炸了。
大明皇宮內。
正在練習飛劍的永樂大帝一劍丟出,精準地命中幾十米外的靶子。
本以為就此完事,永樂大帝兩邊的龍袖居然劃出了兩支袖箭射出,再次精準命中。
靶子的方向對應著遺部,但是永樂大帝自然不能把遺部給拆了,只能以此來宣泄心中怒火,為江逸下一次的到來做好熱身。
“陛下好箭法!”
“陛下威武啊!”
大明臣子們贊不絕口!
“陛下,且看末將的!”
一個武將也射出了一箭,但是比永樂大帝的要偏一點點。
接著許多大臣都連翻試了試,有的雖然沒有永樂大帝的準頭,但無不精準地命中靶子,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速度很快。
“今年的武科可有善飛劍之人?”
永樂大帝坐在后花園的亭子里,看著一眾臣子問道:“若有,立刻把他們帶來見朕,朕要看看他們的飛劍之術,能否斬殺江逸。”
內侍給他端來了一杯茶水,永樂大帝慢悠悠地喝了起來。
科舉,分文科和武科,文科舉制度的開始起源于隋朝時期,但武科舉制度的開始就一直比較模糊了。
根據明朝末年的云間詞派的盟主陳子龍考證,正式的武科舉應該起源于武則天時期,也就是公元702年創建,這是目前最可信的一個觀點了。
和文科舉不同,武科舉的發展經歷了各種變化。
唐朝時的武科舉,十分重視標準就是“武功”和身體素質方面的選拔。
唐朝的武科考試項目是:長垛、馬槍、平射、步射、翹關、擎重。
長垛指的是射箭技術。
翹關就是抬起或舉起城門的大木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相關記載,當時人們把門栓舉起來稱作“翹關”,把青銅鼎舉過頭頂稱為“舉鼎”,這兩種東西少說也有上百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的武科舉考試中,翹關的“關”已經不再是鎖住城門的門栓,而是考試中特用的鐵棍。
據悉,這種木棍有一丈七尺長(相當于5米半左右),直徑三寸半(相當于10厘米左右),合格的標準是手持“關”的一端,連續舉滿10下才算合格,也可以算是一種舉重項目了。
馬槍,主要考察的是馬上使用兵器格斗的本領(槍長一丈八尺,徑一寸五分,重八斤,馳馬運槍刺木人靶,刺中四板或三板為上)。
負重,就是身負重五斛米(斛為古代計量容器,一斛為十斗,十斗約等于200斤),行二十步,皆為中第。
擎重,就是舉重的意思。
唐朝通過這幾項武考項目來考察考生的體力和耐力。
除此而外,還有掌握特殊兵器的附加項目:如筒射、機弩等。
不得不補充一句,這個時期,顏值未必能當飯吃,但身材可以。
唐朝對武舉考生還有個“才貌之選”的要求,要是你身材“魁梧、偉岸、強健、壯實”的話,就可以優先獲得好名次。
(https://www.dzxsw.cc/book/17201001/240073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