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開始逃荒
張云浩回到家,發現村里的氣家很緊張。主要是如今各村已經開始出現流民,田里的種子剛灑下就被流民挖出來吃了,就算村里的青壯日夜巡邏,村民家里的雞鴨還是不斷減少,和流民的矛盾日漸增多,氣氛一觸即發。
村里的族人因為各種事情已經同外人干了好幾場架了,好在張家村的人都是同族同姓人,十分團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大的損失。
“族里有人想搬到城里躲避一陣,老天爺再不下雨,以后的事情不好說。”族長大爺爺張全坐在椅子上拍著大腿嘆氣道,才五十多歲的臉上就滿是溝壑,一股愁苦之色掩都掩不住。
最后經過一陣商量,再加上張云浩兩人從鎮里帶來的消息,和村中人去縣城打聽到的各種消息,南方有人建立了新朝庭,已經將大慶朝攻下了三分之二了,由于張家村位于北方,而且地處偏遠,暫時還沒被波及到,但已經有消息朝庭要征兵征糧,準備和南方的大周朝在進行決戰。
據說,整個縣城彌漫著一股頹喪之意,大家驚慌失措,開始給自己找后路,此時的糧價已經瘋狂高漲,到了這幾天連糧店都不開了,據說是糧食已經賣完,而這個消息又進一步加重人們的恐慌。
因此,經過各家家主商量,準備舉族南遷避難去,時間就定在五天后,畢竟這事宜早不宜遲。南邊有消息傳來,只要去那邊安家落戶,那邊朝庭會給每戶分一定的地,并且免稅三年。
經過各方考慮,決定整個張氏一族舉族南遷。
在決定了要南遷,各自回家收拾準備。
張云浩回到家中也幫忙收拾起來,并且提醒道:“爹,娘,盡量把銀票去換成現銀或者金葉子什么的,銀票南邊朝庭有可能不認,到時候可就是損失。”還提醒張青林去告訴其它族人并約其他人一起去換現銀。
張云浩這個提醒十分及時,張青林連忙帶著家中五百兩銀票出門去找其它人了。
張云浩在家中和趙翠花一起收拾東西,銀錢、糧食、衣服、棉被這些肯定得帶上,還有一些其它必須要帶的東西,都得收拾出來。
而實在帶不走的,就全都藏在家中的地窖中,也許以后還有再回來的一天。
另外,不知道路上有沒有做飯的時間,廚房里鍋上的火一直沒有熄過,趙翠花做著干糧,一來好保存,二來也方便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對付兩囗。
在傍晚,張青林回來了,并且帶回來了一頭牛并牛車回來。還帶回來消息,張云浩他姥爺和舅舅家也準備去逃荒,不過是跟著走人家族人一起。
這樣的話,有兩輛牛車,那么就可以多帶一點東西,尤其是糧食,在荒年糧食是有價無市的。
晚上,趙翠花將換回來的金葉子分成十分,分別縫進十份衣服里面,這樣安全一些。
現在換金銀的費用都漲價了,這次花了比平時多一倍的價錢。平時十兩銀子等于一兩金子,需花半兩銀子的兌換費,現在得一兩,不過該換還是得換,畢竟這玩意好攜帶,不占地方。
當看見張青林又買回一架牛車,有條件的也去買了牛、馬、驢等車,可以帶多一些東西。
經過打聽,官道現在還能通,有牛馬車可以多帶一些東西,現在丟下可惜了。畢竟是打算在南方去定居,能多帶一些東西將來也能省一些。
張云浩將自己的書本、筆墨紙硯等都分門別類的收拾好裝進書箱,并且一些常穿的衣服都整齊的裝進書箱中。
張青林將他自己平時采藥用的弓箭和砍刀整理好,又給張云浩準備了一把匕首,這樣到時候就安全點。
張青林將自家帶不走的糧食約起族中有多的人全部都拉去鎮上買掉換成銀錢。自己家中只留下一百斤細糧和一百斤粗糧以及幾十斤糧種,還有幾十斤的干糧。
家中的雞全部被殺掉,煮熟之后全部烤干;臘肉等也全部做成肉脯,家中的油也全部用來做成炒面等,收拾收拾有好在一包。
張云浩幫著將家中要帶走的全部收拾打包好,分別用繩子綁在牛車上,在用雨衣蓋好,整理好,到時候,直接套上車就可以走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要走的時候,張青林直接套好牛車,打開院門,夫妻兩人各自帶著一個孩子,一個趕一輛牛車在村囗去集合。
在經過匯總消息后,全族四十多戶人家,有三百多人,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隊伍。不過,隊伍中有青壯年,也有老弱病殘。
不過,張青林去參加護衛隊了,所以張云浩獨自趕著一輛牛車跟著趙翠花趕的牛車后面。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順著官道往南邊去。
一路上,經過縣城時,還和流民干了兩架,順著官道離開了這個生活了這么久的地方,大家一路走得提心吊膽,生怕碰上一群不要命的,還好,大家直接打退了兩次,人家看他們人多勢眾不敢來搶東西了,現在總算是暫時安全了。
這兩次的廝殺,可把大家給嚇壞了。
說實在的,大家即將背井離鄉,心里很是忐忑,大家對外面的世界并不怎么了解,張云浩只要一想到自己以往看過的資料就明白,逃荒路上是多么危險了。
可是不走又不行,如今蝗災剛過,秋收根本就是沒有,長達半年的災荒已經使得村民的存糧吃得差不多了,而且流民越來越多,局勢也越來越混亂,留下來也跟本回不下去。
這時候的人逃荒首選的就是去自己的親戚家或者有熟人的地方,即便沒有熟人,知道有同鄉在也行,因此只要有人逃荒到某地安家落戶,當再一次發生災荒時,同鄉的人會不自覺地沿著前輩的路走。當然,更多的人是在外舉目無親,走的時候全憑傳言或者跟隨大流,看到某地適合生存,或者走不動就停留下來,等有機會再看是否回鄉。
張氏一族出城后就直接往南走,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福省的越陽郡,算路程的話,差不多要三個多月才能到。趁著現在官道還是通的,比較好走,家家戶戶還有點存糧,人都還比較精神時,多走一點路,可以早一點到。
(https://www.dzxsw.cc/book/17160349/324479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