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宅基地和田地
張云浩將牛牽到河邊喂了水,又將牛拴在一處草地上,給趙翠花打了個招呼,也去看分宅基地湊熱鬧去了。
分宅基地的事出乎意料地順利,大概是先前這些吏員給人留下的印象,大家有點怕他們,也認為抓鬮很是公平。而且這不是按人口分,而是每戶平均分配,并且還言明等孩子長大成親,還可以低價買一塊地建房子。再加上族長和族老們在族人們的威信十分高,因此,也沒鬧出什么幺鵝子。
張云浩看著他爹張青林十分手臭的抽中第五十號宅基地,那是村尾的一塊地,已經在山腳下了。不過送樣也沒什么,可以方便老爹上山采藥。而且,經過打聽,左邊是七堂伯張看根家,右邊是隔房的堂哥張云深家,都是比較和睦的人家。這樣算起來左鄰左舍不會太難相處,這是比較辛幸運的。
中午各家回自家草棚子里吃飯,而縣衙的吏員被族長張金全請過去吃飯。
張云浩把自家的牛從新拴在一個蔭涼處后才回家吃飯,今天是到小溪村開火做的第一頓飯,所以家中做的比較豐富,做的是臘肉粥。
張云浩端著碗香噴噴的粥,慢慢的吃著。在狹小的草棚子中,一家人一起高興的吃著粥,聊著今天分到的宅基地,期望著未來的日子,期盼著下午分到的田地。
吃過午飯,張云浩帶著妹妹在棚子里休息并看守自家東西,趙翠花去放?巢袢チ耍砩虾糜,現在晚上天氣還有些冷,必須整晚的燒火,因此需要不少的柴。
而張青林去參與分田地,這畢竟是大事,大家還得測量土地的面積,畢竟不論男女老少每人一畝良田,兩畝旱地,得靠測量工具才行,免得村民有意見,認為自家的地少了。這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大家都十分的重視,這樣一戶一戶量過去,大家都放心。
在整個張氏族人的關注下,吏員們開始合作測量土地。全村一共五十戶人家,估計得兩三天才能全部丈量完。
吏員拿的量桿聽說十分標準,橫豎各一量就是一畝地。就這樣一畝又一畝的丈量好。待測量好后,由各家男人來抓鬮決定各自的地在哪里。
而旱地也是如此。等著測量好后,各家在來抓地方。
張云浩家四口人一共可以分到不少的地,四畝畝水田八畝旱地。這方面男女老少都有,大周這點做得好,只要是超過三周歲的小孩目前都能免費分到地,至于之后就不知道了。張云浩估計等大周的人口越來越多,優惠政策就會越來越少,除非肯被官府送去南洋那邊。
經過兩天的忙碌,張云浩家運氣很好,自家的四畝水田連在一起的,就在村頭,離水渠也很近,這樣交水也很方便。八畝旱地分成兩塊,一塊六畝的就在自家宅基地不遠處,種起來十分方便;另外一塊稍微的遠一點,不過兩塊土的土質都十分不錯。
現在土地分至各家手里,大家的心總算是徹底的安定下來了,有土地,大家只要辛勤勞作就會有收獲,不會在餓肚子。
清溪鎮的里長還派人來給各家各戶發放了半個月的米糧,這樣張氏一族就安心的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而丈量田地的吏員吩咐各家,在半個月后,各家可以憑著他們開的憑證,在縣衙去領取戶籍、田契和宅基地的房契。吩咐既是族長又是村長的張金全不要忘記提醒村民,因為這一次這些都是免費的,以后再補辦是要給錢的。
現在天氣已經回溫了,在南邊這邊這個時節可以種的不少,大家都忙著整理自家的田地。
由于被分到的田地已經有幾年沒人種了,不少都雜草林立。
張云浩一家輪流出動,拔草燒荒,忙起來。
本地水稻可以種兩季,現在正是育苗早稻的好時機。種水稻張云浩家沒有多少經驗,以前在北邊多是種麥子,現在南方普遍的都是種水稻,一想到要育秧、插秧、除草、搶收等一系列的活,張云浩就覺得頭皮發麻,他爹娘這幾天農活真是累極。
本來張云浩一家壯勞力太少,又是剛逃荒過來,身體不大好,現在又忙著收拾田地,搶種糧食,張云浩真怕家里人身體受不了。
而張云浩每天趁著趙翠花在家收拾東西的時候,去田地或者林邊挖上一籃子野菜,有馬頭菜、馬齒莧、蕨菜、折耳根、蘆蒿等,更是包覽了做飯拾柴等家務。
大家都忙起來了,還好張云浩家有一口紅木箱子,把藏各種細軟的衣服和米糧一起鎖在柜子中,讓在隔壁棚子里的奶奶幫忙看一下就可以了。
經過幾天以來的努力,張云浩家的水田已經平整好了,草也被拔干凈了,田里的石頭也被收拾出來,連田根都做好了。旱地的草也拔了一遍,并堆在地里燒成灰來肥地。
只等明天去鎮上,買好各種種子就可以進行育苗播種了!
總而言之,他們一家都很忙,各人有各人的事做。大概是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比起逃荒的日子,大家對此毫無怨言,忙碌得興致勃勃。
三年的免稅,種出來都是自家的,這讓大家都十分的有干勁。而且這邊一年可以種兩輪,只要將田地伺候的好,以后一定不會在餓肚子了。
這樣的日子在之前逃荒的時候,想都不要想,現在去有了,大家都十分珍惜。
(https://www.dzxsw.cc/book/17160349/324479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