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莊生曉夢迷蝴蝶
無論是記憶宮殿還是聯覺,這些帶給章杉的震撼都是無比巨大的!
但很快章杉就陷入了疑惑,為什么他的記憶宮殿如此奇怪?
對于多數人來說記憶宮殿應該是在清醒條件下主觀構筑的,章杉的記憶宮殿雖然也是主觀構成的,但是此時的他遠遠說不上清醒,甚至整個人都是在睡夢中~
是他的記憶宮殿只能通過夢境進入?
還是說他所謂的記憶宮殿是一個夢???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某些階段的睡眠時產生的想像中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
章杉寧愿相信記憶宮殿是由夢境進入,也不愿意相信記憶宮殿是夢。
因為夢太復雜,而且玄妙了!
哪怕是今天,人們也尚未真正理解夢的內容、機制和作用。
也正因為夢的神妙,自從史前時期開始,夢就是哲學和宗教感興趣的話題,因此也產生了許多有關的科學猜想。
章杉記得在西方還有一門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夢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在1900年代早期的許多著作中闡述了夢的理論和解釋。
他將夢解釋為人們深處的欲望和焦慮的表現,通常會和被壓抑的童年記憶或者欲望有關。
在《夢的解析》(1899)中,弗洛伊德發展了一套解釋夢的心理技術,設計了許多規則來解釋夢中出現的符號和主題。
但對夢研究的不止是弗洛伊德一個人,也不止是他的一種理論。
諸如,很多人也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
做夢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那是發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痹。
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睡眠階段中,不過這時的夢并不真切也難以記憶。
夢的長度長短不一,可能只有幾秒鐘,也可能長達20-30分鐘。
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做夢的人當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的時候,很容易就醒過來!
意識到這點,章杉很快就清晰了~
如果這里是一個夢的話,他應該早就醒過來了~
還是說雖然已經意識到這是夢了,但是他在有意識地控夢。
控夢需要做夢者自己知道身在夢中,才可能達至改變。
知覺(醒覺),想控制夢境的人必須先要知道自己身處夢中,并相信夢境是能夠隨心改變,從而激發大腦思考部分活躍。
當思考部分活躍起來后,便能夠按自己思想去改變夢境的內容,然而作夢者意志必須堅定,否則大腦傳出的沖擊波較原先未被處理的沖擊波弱,夢境內容將不會被改變。
章杉自忖意志倒是足夠堅定,但是控夢不大可能吧!
多數人也認為控夢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當人進入夢境后,自我意識便會失去,自己將不能判斷出是否在夢中~
那不是夢的話,就是事實了,回想起記憶宮殿,章杉莫名其妙地想起德語中的一個詞——Raum。
這個詞是空間的意思~
記憶宮殿以酒吧的形式具現,無疑表明其具有很明顯的空間性。
空間,是物體和事件具有相對位置和方向的無限的三維范圍。
但章杉覺得記憶宮殿這種空間明顯不是物理學上的概念!
似乎也不是數學上的空間,反而有很多哲學意味的樣子!
沒來由突然想到了老子以及他的思想!
老子道論的本質是:把平常的三維空間中的行走類推為“描述空間”或廣義的“價值空間”中的“行走”。
在平常三維空間中的居(或到)某地,在“描述空間”中就表現為成某名,在“價值空間”中則表現為具某德。
記憶宮殿里的空間更傾向于“描述空間”和“價值空間”。
因為記憶宮殿里的空間無疑同時具有描述性和價值成果。
章杉真沒想到老子的思想具有如此廣泛的普適性~
不過也不難想到,畢竟老子思想的整個體系都在一個問題情境中展開。
這個問題情境就是:一個待定的行為主體(可能是一個人、一家企業、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在未知或不確定的廣大境域中走向它所認定的目標(可能很近很具體,也可能很遠很模糊)的時候,應該采取何種“走路方式”以保證恒常行進?
也正因為這個問題的存在,老子之道具有普通的類推潛力。
擁有類推潛力,使得老子之道具有廣泛的普適性。
老子所討論的道是“大道”、“常道”,是在廣闊的領域和綿長的時間里都值得奉行的理想范式,是行動者行進于一切“事件叢林”都值得恒常持守的普遍行為規范。它超越于對具體環境或具體對象物的具體認知之上,因而也就適用于各種可能的情境。這就是老子之道的“恒常普適性”。
或許是讀《道德經》多了的緣故,章杉雖然堅定馬克思唯物主義!
但如果說在儒道釋中硬要選擇其一的話,明顯傾向于道家。
老子道論具有“普世價值”的蘊涵。
老子所主張的“應該”對各種行為主體適用也就對各國適用,它的“恒常普適性”決定它不局限于特定的歷史時期,也不局限于特定的國情環境。
當方法所服務的目標推向久遠,方法論意義上的取舍可以接近于價值取向上的選擇。一個既“大”又“常”的道,可以將廣大領域與綿長時間范圍里所有可行的目標納入一個重新加以靈活考量的框架。這可以為普世價值的探究奠定一個更為明晰可靠的根基。
思考的雖然有點遠,但章杉既確定了所謂的記憶空間不是夢,也明確了記憶空間的性質。
那么他天亮之后無非就是這樣的任務了~
主線任務是確定一下記憶空間是不是只能在夢境下開啟。
支線任務則有兩個:
一個是學習繪畫知識,以便充分運用聯覺這項能力;
二是進一步補充一下《老子》的道論思想~
接下來章杉也不再胡思亂想了,
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推崇老子哲學,他認為:“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況,甚至已經預見了未來人類文明將要達到的狀況。”他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人與自然越來越疏遠的現狀深感憂慮。
美國哲學學者卡普拉著有《物理學之道》一書。他認為中國的道家思想在許多方面同現代物理學高能物理現象有著深刻的相似性。他還在《非凡的智能》一書中說:“在許多偉大的傳統中,中國道家為我們提供了最深刻、最完美的生態智能。”
據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表示,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有收藏《道德經》。他回憶到愛因斯坦家作客時,書架上僅有的幾本書就包括《道德經》的德文譯本。
許多大數據科學研究者認為,老子的方法有一些特別的可供分析大數據的啟示,比如潛變量與指標方法等
《老子》,先秦時期的古籍,又名《道德經》,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1]。《老子》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至唐代,唐太宗命人將《道德經》譯為梵語;唐玄宗時,尊此經為《道德真經》。
“老子言道德之意,著書上下篇”,據帛書本為上篇〈德〉、下篇〈道〉;通行本為〈道〉在上,〈德〉在下。上、下篇在各版本分章不定。通行本八十一章的分法,最早出自劉向《七略》、《老子河上公章句》,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2]。嚴遵《老子指歸》,德經四十章,道經三十二章。馬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有分章符號,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的格局[3][4]。北大漢簡本為德經四十四章,道經三十三章[5]。
《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與“德”為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理,而多以政治為旨歸,對傳統思想、科學、政治、文學、藝術等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后世通行的注解本,以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河上公《老子章句》流傳最廣。
老子主張尚古主義,從紛亂不安的生活轉向虛靜的道,人類的文明愈進展,離道的本性愈遠。所謂仁義智能忠孝,都是“大道廢”后的發展,古時沒有其名目,卻有其實;后世空有其名,卻離其實甚遠。老子論生活,分為修己和治人兩方面。修己方面,主張不爭、無尤、任自然、尚柔弱、不以身先天下、知足知止。治人方面,老子主張統治天下的圣人須無欲“得一”,常使民無知,棄絕智能。
有學者認為老子的說法“欠沉重”,有矛盾,治天下不能無所作為,保存生命即不能無欲,所謂無欲無為根本不能實現。老子反抗當時的文化、道德、政治,人民以智巧相欺,愈講道德仁義人生愈亂,于是感到教育、政治、智能都沒有功效。這種主張出現在社會極亂的時代,可說是“亂世哲學”。
老子“修道而養壽”(司馬遷語),他用自身實踐來證明自己的人生觀。《史記》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中國人傳統敬老愛老,對老人的教誨特別重視,對老人的年齡也記得非常清楚,司馬遷不可能亂說。老子叫老子,不是因為他姓老,而是因為他長壽,是有名的壽星公。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嘗謂:“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萬物”由“有”所派生,而“有”從“無”所派生,天下萬物均起于“有”,而“有”又起源于“無”。
有觀點認為老子道論可以從純粹的方法論的角度加以理解,其論點大致如下:
第一,就其希臘語的本源涵義而言,“方法論”(methodology)也就是“道論”,詞根meta在希臘語中即循、沿、隨,hodos即路,“方法”也就是“人們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論或道論,就是關于目標及其實現途徑的一般論述,是關于人或一般“行動體”(如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一家企業、一支軍隊、一項在建工程所組合的集群,甚至整個宇宙系統等)為達目的該如何取道的探究;
第二,“道”的本義是指人們循著它行走以便到達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運行之所遵循”,引申為人們行為處事所遵循的行為規范、行為準則、處事方法,系統的組織范式、運行的程序規則,以及各種存在物的運動規律等。談道就是談論在走向目標的進程中,我們“應該怎么走”;
第三,“德”的本義即“心、行之所陟”(德之字形由心、行、直構成,直通值、陟),是關于行動者的心境、行為在某一評價空間中到達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斷。論德是評價、對比人們“走路的水平”怎么樣;
第四,道論就是關于道與德的論述,是圍繞著理想范式而進行的對行為的評說,是關于人或一般“行動體”該如何選擇“道路”以便更好地達成“目的地”的探究。在其中,對道的選擇指的是行動者對自身的行為方式的選擇,而不是對身外的線路的劃定;是對“走路方式”或“在途規范”的取舍,而不是對環境路況或身外之世界規律的把握。它是關于“我們應該怎么走”的評說與勸諭,而不是關于“它們在怎么走”的客觀描寫或具體敘事。它的著眼點在于考察行為方式—行為情態—行為結果之間的關聯,繼而確立一個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動體仿效、遵循,并不是討論世界或客觀存在以何方式運行的實證問題。
第五,道德經有許多后由科學家發展的方法及方法屬性概述,如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潛變量方法和精神資本等等。
:。:
(https://www.dzxsw.cc/book/170215/86362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