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邊境抵不住了
君老侯爺偶感風寒病倒的消息是第二日下午傳到宮里的,莊喜樂連夜探望的消息更是不脛而走,京都無數(shù)人的感嘆,也不知道君元識有什么的特別之處能得莊喜樂的另眼相待。
“四妹妹你都不知道,你被君兄美色所迷的傳聞都在各家后院里傳開了。”
來莊府找莊振霄的李輝嘴里發(fā)出嘖嘖聲,打趣道:“不愧是紈绔的頭頭,做的事都如此彪悍。”
莊喜樂對此不屑的很,“這天下誰人不被美色所迷,不喜歡美人難不成喜歡丑八怪?”
“虛偽!”
李輝收起他的錦繡折扇,搖頭晃腦,道:“四妹妹真乃真性情矣~”
莊喜樂嘴角一抹冷笑,“真性情的人問你,生意都賺錢了嗎?”
“最近對銀子的需求很大,李大老板,你要更加勤勉才是啊。”
李輝拿著扇子的手微僵,呵呵呵的干笑兩聲,故作恍然的拍了下自己的額頭,“哎呀,我還要找霄兄商議要事,四妹妹,失陪了。”
說完一溜煙的跑了,生怕莊喜樂叫住了他。
日子很快入了冬,十一月的寒風刮的越來越猛烈,寒意籠罩了整個京都,各色菊花在凌冽的寒風中恣意綻放。
這一日天色灰蒙蒙的,寒風刮得臉上生疼,莊府的眾人卻是極為忙碌。
老太太的小祥之祭到了。
這一日所有人穿上了素色的衣裳,一年來極難出院門的莊豫東也去掉了頭上的孝帶,換上了一條藍色的緞帶,身上的衣袍也換成了深藍色的緞面袍子。
從今日開始府中就可以少量的見葷腥,可以赴親朋家中參加一些小宴。
小祥之祭繁瑣又隆重,換了新衣的莊豫東帶著府中兒孫于祠堂前跪拜,而后親自領(lǐng)著這些兒孫出了城,去了京郊的老太太的墳前祭上三牲祭品,焚燒香蠟紙錢。
一眾孝子賢孫里,莊喜樂規(guī)規(guī)矩矩十分虔誠的跪著,眼圈微紅,腦海里全是她曾祖母慈愛的模樣,老太太說要等她及笄的時候親自給她帶上頭面的話還言猶在耳,摟著她給她那遠久的故事也恍如昨日......
遠在錦天城郡王的莊郡王于老太太的畫像前跪著,手邊的紙錢一張張的被他焚于火盆,火舌卷著紙錢瞬間將其燒成灰燼,也帶走了他無盡的哀思。
等畫像前的香焚燒殆盡莊郡王才起身出了房門,早已等待在一旁的明管事躬身遞上一封密信,“郡王,京都的急信。”
信紙被展開,莊郡王眉頭微蹙,須臾之間又恢復(fù)如常。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莊良倫遠遠的朝莊郡王拱手,“父親。”
莊郡王道:“先給你祖母上柱香。”
“是。”
莊良倫上了香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才出了門,迫不及待的問道:“父親,可是有喜樂的消息了?”
“書房說話。”
如果京都的寒風剛烈霸道憑借力道席卷京都讓人生畏,那么西南的寒風便是柔和中猶如帶著看不見的剔骨薄刀讓人從骨子里山發(fā)出寒氣。
身著軟甲的莊良倫猶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驅(qū)散的周圍的寒冷,腳步緊跟去到了書房。
“喜樂向皇帝討要了郡主府,收拾出來說是以后去往京都人多也有地方住。”
“皇帝將她的護衛(wèi)過了明路,賜名錦軍,編制三百人,等她回來就給她滿編。”
沒讓莊良倫多等,莊郡王直接告訴了他。
果然,莊良倫面色登時就有了喜色,“好事,這是好事啊,喜樂快要回來了吧?”
再不動身回來又趕不上回府過年了。
莊郡王想到信件上的內(nèi)容,沉聲道:“南羅城鎮(zhèn)國公那里抵不住了?”
信中的消息說的很清楚,鎮(zhèn)國公安元莽已于月前秘密上了折子回京,因糧草不濟戰(zhàn)事已經(jīng)不能繼續(xù),他預(yù)備用手里最后的糧食發(fā)動一次攻伐,若是贏了也能為和談爭取好的條件,不至于被南冀單方面的打壓。
“鎮(zhèn)國公是難得的一員虎將,可惜了。”
若不是受限于糧食,他的功績遠不止于此。
作為沙場老將,大厲這一敗早已經(jīng)被他所預(yù)知,能守住城池堅持到現(xiàn)在鎮(zhèn)國公功不可沒。
“父親,和談過后南冀是否要派使臣入京?”
“兒子這就派人起程接了喜樂回來。”
事關(guān)自己的姑娘,莊良倫的腦子就變的十分好使。
戰(zhàn)敗國送女和親乃是尋常,萬一皇帝舍不得自己的閨女就要打喜樂的主意呢?
畢竟放眼京都除了皇帝的公主就數(shù)他的喜樂最為尊貴,年紀也到了合適的時候。
莊郡王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當即點了頭,“早些接回來也好。”
被父子兩人惦記著的莊喜樂剛隨眾人返回府中,觸景傷情,心里悶悶的又變的多愁善感起來。
驚鳥跟著一起出門到林子里撒了一趟歡叼著一只肥碩的野兔子回來了,本想要一虎獨享,見自己的主子悶悶不樂虎眼默默的翻了個白眼,將肥兔子放在了莊喜樂跟前。
莊喜樂瞥了一眼地上的兔子,揮了揮手,“想吃烤兔子就去找華蓉,我今日沒心情。”
驚鳥歪著頭看向她,就見她果真沒有絲毫興趣眼底一喜,低頭咬著兔子轉(zhuǎn)身走了,主子不吃它一虎獨享。
天氣越發(fā)的寒冷,傍晚天色低沉,寒風呼嘯,冬日的第一場雪來了,從細碎的雪花飛落到大雪紛飛前后不過一炷香的功夫,到了天黑之時京都已經(jīng)被白雪所覆蓋。
直到次日一早,雪才慢慢的停了下來。
習慣性睡了懶覺的莊喜樂的剛從被窩里面爬起來,那厚重的冬衣幾乎是剛上身平開風風火火的來了。
昨日半夜,南羅城大捷的消息傳入京都,正當文武百官要向皇帝賀喜的時候皇帝卻伸手制止了眾人,宣布戰(zhàn)事將停,大厲準備議和。
頓時滿朝皆驚。
有官員直抒胸臆,言應(yīng)趁著大捷之威一鼓作氣,將南冀打退,還邊境安寧,揚大厲之國威。
此言一出無數(shù)的官員附和,連原本有些畏縮的官員都變成了主戰(zhàn)派。
永安王,幾位國公,戶部尚書等知曉內(nèi)情的人心中一片苦澀,大厲有精兵強將卻無米糧,敗于補給之上他們又如何甘心?
奈何造化弄人。
向來謙和的皇帝的態(tài)度變的十分強硬,當即下旨由鎮(zhèn)國公向南冀遞交了議和書。
:。:
(https://www.dzxsw.cc/book/170020/91019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