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逼迫
/
唐僧聞言嘆了口氣,將紅匣子打開取出白玉圭,遞給烏雞太子說道:“太子啊,這便是那金雕白玉圭。
乃是你父王昨夜托夢之事,交付貧僧的信物。
太子你身在宮中……”
“好啊!好啊!
我當(dāng)是誰在此謀害本太子,原來是你這個妖人。”
烏雞太子聞言,不待唐僧說完便了然的大聲說道。
隨即連連退后幾步,指著唐僧憤怒的繼續(xù)吼道:“五年前你是有道全真,來我家騙了這金雕白玉圭。
如今你又化作和尚模樣置我與險境,你究竟意欲何為?
莫非是想圖謀我烏雞國的江山社稷?”
唐僧聞言,惱恨的瞪了孫悟空一眼,點著他的猴頭說道:“都怪你這潑猴!
皆因你惹事生非撞空頭禍,偏偏還帶累為師!
你昨夜設(shè)計之時那般自得,如今又怎么說!”
孫悟空聞言,不滿的揉了揉額頭,撓著身上的猴毛說道:“師父莫急,師父莫急。
切莫讓小孩兒看了笑話。你且等著,我自與分說清楚。”
“還說個甚!”
烏雞太子警惕的握住寶劍,盯著唐僧師徒說道:“你是這妖的徒弟,想必也不是好人,我豈會受你二人蒙蔽!
你這妖僧邪道想要圖謀我烏雞國江山,本太子便是死也不會答應(yīng)!”
“既如此,那你便去地府做個窮鬼罷。”
李承乾聞言,不待唐僧師徒開口,便上前一步說道:“吳大,此人貪戀王位不知審時度勢,活著于我大唐江山無益。
你動動手,送他去地府與……”
“小孩兒,你想要作甚!”
孫悟空閃身擋在烏雞太子面前,厲聲說道:“此乃我老孫的買賣,你敢趁火打劫壞我好事?”
李承乾咂咂嘴,不耐煩的說道:“猴子,非是本宮壞你好事,實乃這小子不識好歹。
但憑他適才所言,待此事了結(jié)之后,本宮也必殺他。
既如此,你我又何需在此浪費時間,與這眷戀王位之人多費口舌。”
“你且莫急,我再與他說道說道。”
孫悟空揮手回了一句,轉(zhuǎn)過頭看著烏雞太子,認(rèn)真的說道:“你那烏雞國被小孩兒惦記上,便是滿天神佛也保不住。
不過你若是愿聽我老孫一言,或可保下你母后之命。”
“呵呵~
妖猴好大的口氣!
你莫非不知我烏雞國,乃是佛門之地!”
烏雞太子聞言,輕蔑的笑著說道。
只是看著李承乾眼中滿滿的殺意,又咂咂嘴上前幾步,小心翼翼的躲在孫悟空身后。
皺起眉頭想了想,試探著說道:“你且說來聽聽,本太子自有分寸。”
孫悟空微微松了口氣,指了指唐僧抓耳撓腮的說道:“我名喚孫悟空、孫行者,乃是那長老的大徒弟。
昨日我?guī)煾冈谶@寶林寺夜讀經(jīng)書,至三更時分得你父王托夢。
你父王言說他早在三年前便被那全真害了,尸身推在御花園八角井中。
那道人變作他的模樣,滿朝文武與你皆不能辨。
他關(guān)了御花園禁止你與王后相見,便是怕走了風(fēng)聲漏了消息。
昨夜你父王請我前去降妖,我擔(dān)心其中有詐特意去城中看了看,果然妖氣沖天怨氣不散。
若非擔(dān)心你等肉眼凡胎不識真身,我老孫適才便已將他拿下。
如今引你來見我?guī)煾福闶窍胍c你分說此事,也好拿了妖怪替你父王報仇。”
“這怎可能,這怎可能!”
烏雞太子聞言,踉蹌著退后幾步,一屁股跌坐在地。
他有心替青毛獅子辯解,心中卻又隱隱覺得孫悟空所言非虛。
畢竟青毛獅子雖與烏雞國王容貌無差,但是畢竟不是同一人,行事之時難免會略有差異。
往日里未曾有人點醒,他只當(dāng)烏雞國王受了全真道人欺騙,故而性格有所改變。
但今日見了金雕白玉圭再聞聽此言,他心中早已有了動搖。
正在他不知所措之際,孫悟空不耐煩的上前兩步,看著他不滿的說道:“太子何需多疑!
你若是不信,可回宮問問你母后。
你母后與你父王夫妻恩愛,定然會察覺有何處不妥。
只是你與她數(shù)年不曾相見,她無法告與你知曉罷了。”
“是極,是極!”
烏雞太子臉上閃過一抹喜色,連連點頭說道:“且待我回去問過母親,再來與你這妖人說道說道。”
說罷,毫不遲疑的跳將起來,轉(zhuǎn)身便欲向殿外而去。
李承乾見狀,笑了笑說道:“小王爺,你這般孤身一人回去,莫非不怕被人詢問?
若是走了風(fēng)聲,不止你父皇之仇報不了,便是你與王后亦有性命之憂。”
烏雞太子聞言,回過頭咬牙切齒的說道:“你究竟意欲何為?”
李承乾擺擺手,很是大氣的說道:“本宮遠行萬里,正好帶了三千東宮近衛(wèi)。
他們熟知宮廷禮儀,只需換上你烏雞國的盔甲,便絕不會被人看出破綻……”
“你妄想!”
烏雞太子憤怒的指著李承乾,大聲吼道:“想要本太子帶你大唐兵卒進城,你莫不是犯了癡心瘋!”
“唉!
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李承乾故作無奈的嘆了口氣,搖著頭說道:“本宮一心為你謀劃,你竟然這般不知好歹污蔑本宮。
若非不愿壞了猴子的買賣,本宮又豈會容你活到現(xiàn)在。
你可知本宮手下之人皆是修道之士,要破你區(qū)區(qū)邊陲小城,又何需本宮費心使計。
在我大唐鐵騎之下,絕無不可破之城,也絕無不可滅之國。
你若是識時務(wù)知進退,本宮尚且可以留你一命。
若是敢與我大唐作對,本宮亦不怕?lián)蠍好心菙夭莩⒄D滅九族之事!”
烏雞太子聞言緊咬牙關(guān),一言不發(fā)的盯著李承乾。
若李承乾所言為真,烏雞國還當(dāng)真無法幸免。
可若是唐朝真有三千修為在身之軍卒,往日里又怎會局限于中原一地,怕是這人間界早已是李家王朝的天下。
看著臉色變化不定的烏雞太子,李承乾搖了搖頭,擺擺手說道:“猴子,這烏雞小王爺是個傻的,本宮懶得在此與他磨牙。
剩下之事便交由你與老唐處置,待他回宮之時通知蘇定方便是。
記住,他若是不愿,烏雞國無論平民百姓、官員士紳,還是王宮里的后宮嬪妃,一個也不得活。”
“此乃佛門之地,你敢屠我烏雞國百姓,莫非不怕佛祖菩薩怪罪。”烏雞太子聞言,不待孫悟空回答便急聲說道。
整個西牛賀洲皆是佛門信徒,其間百姓自然受到佛門的庇護。
可是烏雞太子不知,烏雞國早在五年前便已被佛門拋棄。
若非如此,文殊菩薩又怎會因一己之私,而置烏雞國數(shù)十萬百姓生死于不顧。
那三年大旱懲戒的可不只是烏雞國王,受災(zāi)最重死傷最多的,還是平日里信奉佛教的平民百姓。
(https://www.dzxsw.cc/book/169857/88847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