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雪中送炭(兩章合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雪中送炭(兩章合一)


  有因就有果。


  現(xiàn)在朱興德帶著六子,甭管敲開誰家大門,只要喊上一句:“來人是左家大女婿。”


  游寒村各家各戶都會出來人,還基本上迎出來的都是當(dāng)家人。


  誰見到朱興德也會熱情地先問上一句:


  “你爹娘他們回來啦?快進(jìn)屋,外頭下雨。別站在外面!


  朱興德要是能分辨出來從岳父那里論該叫什么,他坐在人家炕頭,會主動喚人家一聲大爺爺,六伯,七叔,八爺爺?shù)摹?br />

  他要是不知輩分該怎么論的,就看面相叫一聲叔伯。


  通常蒙對的時候多。


  要是趕上叫錯,反正對方會主動糾正他,解釋說你叫錯了,不是你該叫我叔,是從你岳父那里論,我該叫你一聲大姨夫。


  至于收什么。


  客氣完開始說起正事兒。


  朱興德會“見人下菜碟!


  比方說,他此時來的這家,從岳父那里論,他該叫聲八爺爺。


  這八爺爺家在他眼里屬于特困戶,家里人口多、地少。


  那就不提收別的了。


  朱興德直接就指著地上攤晾的糧食道:“收長芽子的苞米和高粱,還有好一些的秸稈,給你老現(xiàn)結(jié)銅板。”


  “你家要這個作甚?又不能吃。唉,自家有這樣的糧食都很犯愁,你竟然還要買。小子,你岳父知道你來俺家收這些不?”


  這一聽,就知曉這家人品厚道。


  人家沒有一聽到給錢就急火火地賣。


  先問問左撇子知不知道這事兒。


  擔(dān)心當(dāng)老人的不知曉,咱暗下里賣給人家女婿,回頭那不是會讓人戳脊梁骨嗎?


  朱興德急忙笑著解釋,就是他岳父讓來的:


  “八爺爺,我是帶著名單來的。


  我家要養(yǎng)豬,我爹一下子就想起您家,說讓來問問,那長芽子的人不能吃白瞎了,還不如我家買來留作冬日喂豬,然后讓您家得一些銅板。


  雖不多,但也能用那銅板換一些飽肚的糧食過冬吃。


  這不嘛,我出門前,我爹特意從屋里跑出來,站雨里抹著雨水囑咐我,買誰的都是買,先去東頭你八爺爺家問問,囑咐說你家要是有,先讓買你家長芽子和捂的!


  朱興德的解釋,使得這位八爺爺心熱乎乎的。


  聞言,一邊急忙領(lǐng)著朱興德和六子去看他家那些糧食,一邊有點(diǎn)兒抹不開臉兒說:


  “你說就這點(diǎn)兒破玩意兒,哪里還值當(dāng)收你家銅板。日子要是好過,我和你爹關(guān)系擺在那呢。反正人吃不了,何至于收錢,秸稈也不是什么值錢的物什。”


  遲疑了一下:“要不,娃,你拉走一些得了,不要銀錢!


  心想:一咬牙一跺腳,讓孩子挑著拿點(diǎn)兒得了。


  朱興德卻不同意。


  咱來干啥的呀,對不對?


  咱可不至于為這點(diǎn)兒不值錢的東西踏人情。倒是要讓對方因?yàn)檫@點(diǎn)兒銅板記著些他岳父的好:


  “兩碼事兒,八爺爺,我絕對不能白要,你老也別有顧慮,您要是這樣,我倒不好意思收了。您就當(dāng)是倆好和一好的事兒。而且,那捂大勁兒的還有出芽子多,我也不能花錢收。咱說實(shí)在話,買那種太差的,回頭那豬吃了也受不了啊,俺家抓的還是小豬仔,別再給它們吃出毛病來!


  “那行吧,你看著劃拉。我再給你多劃拉些,多出來的不要銀錢!


  就這樣,朱興德從八爺爺家出來,抱著一顆相互成全的心,又接連轉(zhuǎn)了幾家困難戶。


  這可真是成全困難戶。


  畢竟,咱買誰家發(fā)芽子的都是買,其實(shí)家家戶戶,多多少少只要沒晾干,都存有一些被禍害的糧食。


  朱興德是好心,想著先挑那些重災(zāi)的困難人家下手。


  一是一氣兒能買到許多,不用費(fèi)二遍事兒。買別人家的還要東湊西湊。


  二是,咱總不能一個村里住著,眼睜睜看那幾家真餓死吧?


  也是他岳父左撇子非讓這么干的,說受災(zāi)的不易,咱能給現(xiàn)錢,即便給的不多,也能讓那些人家緩一緩,誰還沒個困難的時候。拿著那錢買些粗糧飽肚,總比到頭來全喂雞好。


  所以朱興德登門那幾家“困難戶”,說出來的話猶如雪中送炭。


  那幾家,有的老太太都抹起眼淚了,拽著朱興德非不讓走,嘀嘀咕咕念叨苦衷說:


  “娃啊,你是不知道,我家今年真的太難了。


  這還沒繳稅呢,繳稅沒好糧,昨兒里正還說讓俺們補(bǔ)。讓俺們盡快想招,要去縣里交稅糧了。


  今日有你買這么些長芽子的錢,還有秸稈竟然也給錢,老婆子我這心里才稍稍有點(diǎn)兒底兒。


  那啥,你把那發(fā)霉大勁兒的也拉走吧,白給你家。”


  老太太一激動就要白給。反正留著沒用,不如給左家。


  那幾家漢子急忙要給送貨上門。


  朱興德哭笑不得。


  他家白給都不能要,沒地兒放。


  “你老看看回頭曬曬能不能喂雞。我家要那霉大勁兒的真沒用!


  到最后,可以說,整個游寒村,除左家東院鄰居老吳家沒去,剩下那幾家淹的慘的、收得晚的,朱興德全去過。


  老吳家是外婆秀花特意囑咐的,不準(zhǔn)去,不能慣著,和咱家干過仗。


  那日咱家打得過是仗著大伙都在,要是沒打過呢?過后會讓那吳家踩你們爹娘臉上欺負(fù),東西兩院住著,被欺負(fù)多少年啦?


  咱家這份好心,就是扔大道上也不給吳家。左家人要從今往后學(xué)會記仇。


  而且餓死他們老吳家才好呢。


  老吳家有祖上傳下來的水稻田,并不是真困難,今年餓著他們,吳家就能張羅賣地了。


  賣三五畝地也行啊,秀花想天天早上喝大米粥。


  啥?你說去羅家取大米煮了吃?快拉倒。


  指人人跑,指山山倒,靠誰也不如靠自己。


  巴望別人白給大米,還要看對方的心情,想起咱了才能給。


  不如自家有幾畝水稻田,自己種自己吃。到時用神仙水澆地,想舀幾碗舀幾碗米,那吃起來多痛快。


  所以秀花單獨(dú)囑咐朱興德,就怕耽誤她買地的事兒,囑咐朱興德老吳家一根雞毛都不準(zhǔn)收,一個銅板也不給吳家。


  朱興德聽令。


  并且,朱興德在轉(zhuǎn)悠完這幾家困難戶,也打算不再收發(fā)霉長芽子的破糟糧食了。


  因?yàn)樗麛R心里算了一下帳。


  十四頭豬,收的這些,一冬應(yīng)是差不多夠吃了。


  沒必要買太多。


  算下來,這已經(jīng)喂的很精,回頭還有酒糟吃,做他家的豬不要太幸福。


  總是不能頓頓喂花錢買來的糟糧,糟糧也花錢了不是?


  要能省就省,咱養(yǎng)豬是為掙錢,又不是當(dāng)大寶貝。


  朱興德心里琢磨:


  回頭要趁著沒入冬,讓小姨子將豬羔子都趕到地頭或是山上,讓豬們自己找菜吃。趕明開春更是要讓豬們自己出去覓食。


  嗯,豬食菜,配著這些糟糧,將玉米芯砸碎也喂豬,夠用了。


  朱興德就開始第二站。


  他此時正打著外婆秀花的小花油紙傘,脖子挎?zhèn)裝銀錢的兜子,輾轉(zhuǎn)于游寒村各大富裕戶家里。


  首當(dāng)其沖就是里正五爺爺家。


  朱興德坐在里正家椅子上,臺詞換了,換成:“收好玉米,好高粱,好糯米,好谷糠和好麥麩子,以及老菊花!


  里正五爺爺疑惑:“這是要干啥,你家今年的收成不夠吃?”


  里正家?guī)孜粌鹤右猜牭囊汇兑汇兜摹?br />

  心里直納悶,不應(yīng)該啊。


  要知道老左家是村里頭一個收地的,和下不下大雨有沒有損失不搭邊兒。而且即使不知曉老左家今年到底收了多少糧食,那大伙眼睛又不瞎,那一擔(dān)接一擔(dān)、一車又一車地朝家里送糧食,可是能看出來實(shí)實(shí)惠惠的大豐收。


  這怎么還能不夠吃呢。


  里正家三兒媳撇下嘴,心想:


  撇子家沒受大雨影響又如何,擋不住三位女兒女婿全吃撇子和白玉蘭的。


  往年左撇子和白玉蘭兩張嘴吃飯,今年多出那么多嘴,看那個樣,還一個個的像是住下要不走了,還有個不買糧食的?


  倒是有成算,在村里收糧,總比過些日子去糧鋪?zhàn)淤I糧劃算多了。


  里正五爺爺?shù)娜齼合眲傄遄靻枺骸澳慵也疃嗌倏诩Z?”


  朱興德這面已經(jīng)說出了答案:“五爺爺,我不是來買口糧的,我是你家有多少富余糧,今年打算賣多少,我家就收多少。糧價比照往年您賣給糧鋪?zhàn)拥膬r……”說到這,特意停頓了下:“再貴一文!


  不提里正五爺爺?shù)娜齼合甭犕旰蟪泽@的不行,只說連里正五爺爺本人和他幾位兒子也被驚住了。


  “你家到底要干啥啊。”


  這種事兒是不可能瞞住的,面前這位又是里正,不同于旁人,各種大事小情的往后要麻煩到。


  朱興德實(shí)話實(shí)說道:“做糧食酒用!


  里正的大兒子急忙說:“那可不是一般人會做的啊。我聽說鼓搗酒的都是做完了賣不出去,做出的酒只能過年過節(jié)拿出去走禮。你家是誰會啊?整準(zhǔn)了沒有,還是買的誰家的秘方,秘方也不是那么準(zhǔn),你得先試試能不能制出來再收糧。”


  里正五爺爺想到他背的那些秸稈,在沒下雨前,足足給撇子家挑了一整天柴火,語氣極為肯定道:“是你外婆!


  朱興德笑了笑:“是,五爺爺,幾位叔,我外婆會制酒。咱家也沒買誰的秘方,咱家自己本身就有,只不過我們做晚輩的才知道這事兒。手藝是我們那位過世的外公留下的!


  朱興德說的半真半假。


  沒必要細(xì)說是哪位外公,反正和外婆過的全是外公。


  但里正家所有人,卻全部默認(rèn)是秀花的第一個男人、白玉蘭親爹留下的秘方。


  里正五爺爺追問:“已經(jīng)制出酒了?”


  朱興德連忙告訴道:“制出來了,就是第一撥做的太少。出來前,我爹還說呢,等再做出些,一定讓你老還有村里幾位長輩嘗嘗咱自家釀出的酒。”


  里正五爺爺仍陷入吃驚中,“你外婆上手就成啦?”


  朱興德?lián)u頭,哪有。


  回答前還嘆息一聲:


  “做什么都不容易。


  時隔這么多年,我外婆全靠回憶。秘方雖然在她心里,但是手生得狠。


  你們是不知道,聽說我外婆這些天就沒睡個好覺,一天全加上至多睡兩個時辰。


  那么大歲數(shù),反復(fù)的琢磨,一遍遍試。


  就不提那些差一點(diǎn)兒都不成的細(xì)致活要全靠她一人,只說扒玉米制玉米漿留著做酒用,我外婆右手五個手指頭腫四個。


  聽家里二妹講,我外婆是故意趁我們不在家才制酒的。


  她怕她想不起來,到頭來白忙我們跟著上火。也確實(shí)浪費(fèi)了些糧食,好在通過一次次失敗最終制出酒。”


  朱興德有些話并沒有騙人,比如外婆為制酒一天睡不多足,為扒玉米磨出玉米漿手指腫。


  因?yàn)樽蛞钩跃虏撕凶拥臅r候,他看見外婆的手了。


  昨夜和滿山一鋪炕上睡的,滿山也提起,說這些天為制酒給外婆累夠嗆。


  “沒想到你外婆竟然有如此本事。一個女子能記下秘方還能制出來,沒讓這手藝失傳白瞎,且心里是極有成算的。”里正五爺爺如此評價道。


  能沒成算嗎?


  沒下雨前,就找他要背秸稈。


  問干啥也不說,就說需要很多很多柴火和秸稈。


  看來那時候就打算要在家鼓搗酒。


  里正的幾位兒子跟著點(diǎn)頭,沒想到撇子的岳母不是一位普通老太太,這誰能想到呢?


  最開始,撇子的岳母剛來村里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撇子家要來位難纏的。那一看就不是位好相與的。唱念做打,想罵誰、埋汰誰都不用打草稿,張嘴就來。


  還曾跑到大地里朝左撇子要錢花,說沒事兒要進(jìn)城溜達(dá)。


  當(dāng)時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心想:誰攤上這樣的岳母誰倒了血霉。


  現(xiàn)在再看,人家撇子哪里是倒霉,別看那位秀花老太太仍然不好相處,但只這一樣制酒的手藝能帶到姑爺家,能掙錢就抵得上外面一百個老太太。


  “那成,爹啊,咱家糧就賣給撇子家吧。倒是德子啊,剛才你說要多給我們一文錢,一斤多一文,我們沒聽錯吧!睆臎]見過主動要給提價的。


  朱興德笑著說,沒聽錯。


  并且這事兒,是家里外婆還有岳父岳母主動提的。


  至于為啥嘛……


  (https://www.dzxsw.cc/book/169806/90838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