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全公社轟動2
第264章全公社轟動2
“什么瞎猜的,我是根據事實來分析的,老支書不是一直說,君寧現在很有本事,管著什么君臨集團的辦事處嘛。”
“你再看看,和她并排走在一起的那個人,穿著干部裝,又一身的威勢,這應該是上面來的大干部吧?”
“就連社長和老支書他們都要跟在后面,畢恭畢敬地陪著,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這是上面來人視察,恐怕咱們大隊有大造化了。”
旁邊有人輕嗤一笑,“就算有大造化,也跟我們沒有關系。”
“那可不一定,咱們就等著瞧吧!”
君寧和周澤海在老支書他們的陪同下,在村里轉了一圈。
君寧也把自己看中的地方,指給了沈清平和老支書看,“沈社長、老支書,我們君臨集團看中的就是這一大塊地。”
她還認真地對他們說:“我們君臨集團想在這片土地上,建一個大型的食品廠,再在周圍建一個農場和一個養殖場,以后農場和養殖場的產出,將全部提供給食品廠,食品廠出產的貨物,再由我們君臨超級商城來銷售,做到產銷一條龍,你們覺得怎么樣?”
沈清平和老支書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里看到了驚喜和激動。
他們立刻異口同聲地回道:“沒問題,肯定沒問題。”
在周澤海、沈清平、老支書等人的陪同下,君寧也將開廠的位置、還有農場和養殖場的位置都給定了下來。
確定了以后,他們這一行人又繼續往白鷺島那邊進發。
往那邊走的時候,君寧又問老支書,“老支書,我之前聽說,那個白鷺島上還有一些漁民住在那里,是吧?”
老支書點了點頭,“是的,是有十幾戶的漁民住在那里,島上有兩口大魚塘,他們在幫村里養魚掙工分。”
君寧聽了,又扭頭問周澤海:“領導,那如果我們君臨集團要買下這個白鷺島的整個開發權,這些住在島上的漁民,恐怕就要遷出來另行安置,這個會不會有問題?”
周澤海立刻回她,“不會有問題,到時候,我們可以安排這些漁民遷回村里,幫他們建好房子,讓他們住進去。”
這年頭,大部分的農村人都還住著土坯瓦房,能住磚瓦房的都很少。
住樓房的,城里才有。
除了有工作有工資拿、能吃公家糧不怕餓肚子之外,能住上樓房,也是這個年代農村人羨慕城里人的原因之一。
君寧也笑著對他們說:“等我們君臨集團的工廠、農場、養殖場開起來,也會優先錄用村里和本公社的人去工作。”
老支書聽到君寧的話,瞬間眉開眼笑,“那可太好了,阿寧,你放心,有我在,我保證他們都乖乖聽話,保證幫你干好事情。”
君寧也笑瞇瞇地回他,“老支書,我相信您!要不是相信您老,還有沈社長,我也不會第一時間就把食品廠和農場、養殖場定在咱們白鷺大隊這邊啊!”
老支書和沈清平聽到君寧話里透出的信任,也都高興地笑了起來。
白鷺島的位置,地處珠江入海口,被珠江的主航道所包圍,是一個珠江內河島。
石崗公社因為靠近珠江,水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白鷺大隊,水資源最為豐富,土地也非常肥沃。
在這里建造農場、建造海鮮、魚類、鴨子等類的養殖場,實在是太合適了。
至于白鷺島那邊,君寧的總體規劃是:打造一個集農業種植、觀光休閑旅游、科普教育培訓、農業科技種植于一體的綜合型全生態科技農業園。
當然,現在改革開放的號角才剛剛吹響,老百姓的生活還不富裕,休閑旅游這一塊暫時還做不起來。
但也沒關系,現在她可以先發展種植和養殖業。
就算是現在港城的幾個大農場,種植和養殖這兩塊,也是君寧發展事業中的重要項目。
即使到了未來,生態種植和養殖也只會越來越重要,只要關乎到人類健康的產業,都不會被人忽視。
她手里擁有從末世帶回來的那些變異優化過的水果、蔬菜瓜果、家禽等等,不僅質量優等,且產出量也極高,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而種植和養殖這兩塊的產業,也非常適合當下的農村發展,可以帶動周邊農村老百姓就業和當地的經濟發展。
這也是周澤海、沈清平、老支書他們所看重的地方。
他們都想要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好。
白鷺大隊和白鷺島之間,這時還沒有建架大橋,他們想要過去白鷺島,只能坐船過去。
白鷺大隊這邊有一個非常簡陋的小碼頭,停泊著一艘近十米的的破舊漁船。
有一位皮膚黝黑、滿臉皺紋、看著五十歲左右的男人,正站在船頭。
他在看到老支書帶著人過來的時候,臉上揚起憨厚樸實的笑容,“老支書,你們來啦……”
老支書和他打了一聲招呼,“衛華,這些都是省里城里社里來的領導下來視察的,你快載我們過去白鷺島看看。”
梁衛華笑著應道:“噯,好咧!”
梁衛華迅速搭好了上船的木板,笑著對眾人說:“各位領導,請上船,小心一點哈。”
等到大家都上了船,梁衛華就啟動了漁船,朝著江中的白鷺島駛去。
君寧看著周邊的風景,不禁感慨著說:“這里的江景還真是漂亮啊!”
老支書笑著說:“阿寧,你這是少見這樣的風景,像我們天天看的,可就看膩啰!”
君寧哈哈笑道:“那倒也是。”
漁船很快就停靠在白鷺島的岸邊。
眾人小心翼翼地上了岸。
君寧外放出精神力,掃描著整個白鷺島的環境。
這個時候的白鷺島,還是一片荒地,怪石林立,周圍的亂草長得比人還要高,難怪白鷺大隊那邊也沒人過來開荒。
只有梁衛華他們這十幾戶漁民住的四周,開辟得比較平整。
梁衛華他們這些人,是在解放前就住在島上的,但生活也非常艱難。
早年他們就靠打漁來維持生活,后來生產大隊成立,他們就幫著村里養魚掙工分。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69763/91321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