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 > 第218章 好消息

第218章 好消息


  三天后,李昌憲回到了萬陵縣,而且還給萬陵縣縣衙帶來一百萬兩銀票。


  連續幾天的路上奔波,李昌憲感到身體很是勞累,但是縣衙里的眾多事務讓他不得不放棄休息,在回來后的第二天上午,就來到萬陵縣縣衙召開了會議。


  “何岳,縣衙對這次戰爭中死難的官兵是怎么安置的?死者的家屬補償了沒有?”


  死者為大,李昌憲第一件事就是詢問那些死難者的安葬和其家屬的補償問題。


  “大人,都安置好了。”


  何岳站起來,從懷里掏出一張紙來,估計紙上面詳細記載著死難者的信息。


  “按照大人的指示,我們在死難者尸體運來后的當天就聯系到了死者的家屬,盡早讓死難者的棺木入土。


  對于每一個死難者家屬,縣衙都補貼了一百兩紋銀,而子女幼、父母老者,縣衙負責把死難者子女養大成人,并且給死難者父母養老送終。


  但是還有一百多名死難者在萬陵縣未發現有家屬,所以縣衙這里只能統一安葬,同時也在積極地尋找死難者家屬,爭取把死難者的補貼都發放到其家屬手中,如有死難者的家屬愿意來萬陵縣定居,縣衙會優先安排住房和土地。”


  從一開始,李昌憲就讓縣衙對戰死的士兵要有重賞,而且還制定出養老恤孤的具體政策。


  對于那些在戰爭中的傷殘者,縣衙也根據傷殘情況給予一定撫恤,無論工作與否,待遇與當兵時一樣。而且還給予終身救助。


  這次和叛軍的交戰,雖然將叛軍擊敗了,也俘虜了八九萬人,但是有上千名萬陵縣官兵離開了官兵的隊伍,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聽完了何岳對死難者和傷殘者的安置情況后,萬陵縣所有的官員開始談論萬陵縣目前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當初李昌憲制定的五年計劃,好像第一個目標現在超額完成了,就連李昌憲聽說了都忍不住摸著自己的鼻子,極力掩蓋著自身的尷尬。


  第一個目標是實現了,但是離第二個目標卻越來越遠了,人人有田有房,按照以前的分田方法,萬陵縣的土地好像不夠了。


  房子倒是好說,不夠可以安排人去建造,但是建造幾萬個房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而且還牽扯到縣城用房面積的擴大,可能讓整個萬陵縣城再度膨脹。


  這一切都給縣衙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首先是治安問題,縣衙的衙役已經從一千多名急速擴張到四千多名,依然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


  其次就是難民們的住房問題,舊縣城改造而修建好的房屋已經發放,上年來的居民大部分都已經住上了新的房屋。


  所以建造房屋的隊伍來不及休息,按照縣衙的規劃,繼續往外擴大建筑面積。


  即使是這樣,萬陵縣縣城還是有很多的窩棚,不過比前段時間的情況好了很多,大部分家庭都找到了工作,而且孩子們都進入到了學堂,讓找到工作的家庭再也沒有后顧之憂,都在努力地工作,爭取在下一年能得到屬于自己的房子。


  萬陵縣的學堂也是急速擴張,已經由原來的兩個學堂,一下擴張到八個學堂。萬陵縣縣城這里有六個,其他兩個直接建在萬陵縣南部地區的月牙灣附近,那里也聚集了大量的難民,在月牙灣一帶修路蓋房。


  由于人口的急速膨脹,縣城內的糧食、蔬菜和肉食消耗很大,也讓萬陵縣的商業再度擴大,每天都是車來車往,船只往來川流不息,也使得萬陵縣的船塢再次擴建,力爭一次性能停靠上千支大大小小的船只。


  所有的萬陵縣人都在痛苦中快樂地生活著,雖然有怨言,但是人人感到很幸福。


  現在萬陵縣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處理這八九萬的俘虜,這些俘虜不同于那些逃難來的難民,這些人都是在戰場上見過血的,打過硬仗的,而且很多人都是一些狂熱分子,極度地不好管理。


  萬陵縣縣衙已經用鄉情、親情,甚至于好言勸說,分化了一大部分人,讓他們甘心在萬陵縣參與修路和建房,而且萬陵縣縣衙還許諾他們等勞教結束后,會給他們提供住房和分田地。


  還有一些桀驁不馴的一部分人,李昌憲和張克文等人商議了很久,決定讓這些人遷徙到南洋,讓他們為萬陵縣人開疆辟土。


  前去江浙一帶買海船的許胖子和曹云兩個人已經傳來好消息,已經從江浙一帶的大船廠購買到三四十條大海船,正準備從江浙一帶的出海口出發,估計半月左右到達月牙灣港口。


  與此同時,萬陵縣縣城通往南部沿海的道路基本上快要完工,這一年多的規劃和修建,萬陵縣縣衙投入了將近七八萬人的勞動力,終于要打通這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這則好信息讓所有的萬陵縣人都感到歡悅鼓舞。


  如果通往萬陵縣南部沿海的道路打通了,那就是預計著萬陵縣的海貿生意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時間,萬陵縣的所有商戶都加緊進貨,準備在這一次的海貿生意中要大賺特賺。


  這兩則好消息讓李昌憲和張克文等人也受到了鼓舞,既然事情都這么順利,那遷徙俘虜的事情就得加快了。


  “大人,這個事情還得你去俘虜營去動員一下,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到南洋去!”


  李昌憲聽了何岳等人的話,感到有點不忿,說道:“為什么這種事情都是我?”


  看到李昌憲這個樣子,張克恩和何岳等人都一臉好笑,說鼓動人心的本事,還是要找李昌憲,不光是他們,就連哪些土著部落都被他說的一愣一愣的,而且還深信不疑。


  事實上,李昌憲所說的話都得到了驗證,讓眾人再次對他崇拜起來。


  這次讓這些俘虜到南洋去,就是要他們為萬陵縣人開疆辟土,首先要讓他們歸心。


  要讓這些俘虜歸心,就要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張克文和何岳這些文人不行,估計他們文縐縐的話,俘虜們沒有一個愿意聽的。


  至于阿布達等一些官兵將領更不行了,或許有些俘虜還不服氣他們,就不要他們去勸說這些俘虜歸心了。


  “能者多勞嗎?這個事情,你李縣令不去,誰能代替了你?”


  “是呀,大人,只要你去,相信每一個俘虜都感動的痛哭流涕,爭著要去南洋。”


  張克文和何岳兩人奉承的話讓李昌憲聽了極其舒服,“是嗎?我還有這樣的能力,我怎么不知道?”


  頓了一下,李昌憲有點半信半疑地說道:“那我這兩天找個機會到俘虜營里看看?”


  “好!”


  張克文和何岳兩人欣然同意,齊聲回答道。


  (https://www.dzxsw.cc/book/169701/89291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