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揣測
余秋實說的這些真實性還有待考證,畢竟沒有人親眼看到過,過程全憑個人揣測。
但是如今世界都已經(jīng)這樣了,別說月亮上面有外星人了,就是你說太陽被二郎神的哮天犬給吞了,都不會有人懷疑。
只不過外星人之說更接地氣一些。
太陽對與地球上的人類和所有依賴它生存的生命來說,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
即便人類的科技已然達到一種空前絕后的水平,但是對于頭頂上掛著的那顆大火球而言,依舊是遙不可及。
于我們而言永遠無法觸摸的存在,卻被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外星人輕易熄滅了,這是何等驚懼的事情。
由此可見外星人的文明科技已經(jīng)發(fā)達到了什么程度,跟人家一比,人類的科技簡直就沒眼看。
稱人類為低等文明文明,還是抬舉了人類這個物種。
“若說太陽是外星人關(guān)閉的,那外星人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們這么做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聶兵不想糾結(jié)外星人的問題,直擊核心問題。
余秋實贊揚的點頭回應(yīng):“問的好,既然他們能夠遙控太陽,那便證明太陽就是他們制造的產(chǎn)物。”
“假設(shè)他們最先制造太陽的動機,就是為了地球上能夠孕育生命,那為什么現(xiàn)在又要關(guān)閉它,導(dǎo)致地球生物鏈斷裂,使整個星球淪為死地?”
余秋實的慷慨陳詞非常吸引人,眾人的注意力皆被吸引到他身上。
“我們可以拿自己打個比方,假設(shè)我們養(yǎng)了一群羊,自然是會給它們創(chuàng)造最好的環(huán)境助其成長。但卻絕沒有故意破壞它的生長環(huán)境,任其自生自滅的可能。所以,地球養(yǎng)殖場之說不成立。”
“那么再假設(shè)為了觀察某個生物,我們是不是要先為它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實驗場地?比方說觀察螞蟻,是不是要為其制造適宜生活的透明箱體,使其能夠正常繁殖供觀察員觀察。”
“等觀察實驗結(jié)束,這個螞蟻箱是不是就沒什么用了,那等待它的該是什么命運?”
“心善一點的人可能會倒掉,任其回到大自然自生自滅。稍微冷酷一些的人為了省事,可能會將其直接滅殺。這就是地球?qū)嶒瀳鲋f。”
聶兵心中一抽,感覺自己還不如一群螞蟻。至少它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可是人類的命運卻已注定。
人直到有了切膚之痛,才會真正的體會他人所經(jīng)歷之痛,否則只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無病呻吟。
“照你這么說,人類被觀察完了,沒用了,頭頂上的燈泡兒就被熄滅了?”雖然余秋實解釋了前因后果,還打了非常合理的比喻,聶兵卻依舊不相信自己只是實驗室里的一只小白鼠。
“事實的真相尤為可知,但是我有個辦法可以證明我們究竟是不是試驗品?”余秋實眼神篤定的道。
“怎么證明?抓一個外星人來問?”聶兵不以為然,反問道。
“嗯!意思差不多。”余秋實眉毛一抬,淡笑回答。
“哪里有外星人?你見過?”
聶兵無語至極,連這個事件都是他猜的,更別說連外星人長啥樣都沒見過,上哪兒找外星人。
再說了就算找到外星人,他說的語言人能聽得懂?
人家可是高等文明,會愿意跟一只圈養(yǎng)的螞蟻交流心德?
聶兵覺得余秋實的話,實在不靠譜。
季勝男站出來壓場,給聶兵和余秋實各續(xù)了一杯茶,才道:“聶兵別急呀,先喝杯茶,聽秋實把話說完。”
聶兵短暫的軍旅生涯,將他溫暖的性格鍛煉成了鋼鐵直男,優(yōu)勢是有了常人沒有的決斷能力,這種性格更適合戰(zhàn)斗。
缺點也顯而易見,他失去了普通人交流時所具備的圓滑世故,顯得更加冷硬急躁。
這是成長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
季勝男適時的打岔,使他心中竄起來的火漸漸被壓了下去。
聶兵輕咂一口,茶水二次加水,香氣已經(jīng)沒有第一次那么濃烈了。
望著杯中褐色的茶湯,他忽然想起平日里每次去柳絮哪里,她都會為自己沖一杯桃花瓣制的花茶。
粉紅色的花瓣飄在水上,散發(fā)的淡淡香氣雖然沒有茉莉濃烈,但卻經(jīng)久不息,無論加幾次水依舊不減其香氣,回味悠長。
正當(dāng)聶兵思想跑毛時,余秋實幽幽道:“我還真知道哪里有一個外星人?”
“咳!”聶兵一口茶湯含在嘴里還沒咽下去,聽余秋實正兒八經(jīng)的說出這句話,差點沒給嗆到。
“你說什么?真有外星人!在哪里?如果有,國家為什么不公布信息?”抹掉嘴邊濺出來的茶水,聶兵不可思議的質(zhì)問。
“你傻呀!我們國家要是有那玩意兒,絕對會被設(shè)定為一級機密,普通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外國到處都是不明飛行物,我們國家你聽說過。”熊業(yè)給出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好吧!是他的常識不夠,怪不得連熊業(yè)都鄙視?_?`。
余秋實不急不徐的娓娓道來:“事情是這樣的,自截獲電磁脈沖信號以來,天文臺便一直密切關(guān)注著月亮與太陽的任何變化。”
“大約兩個小時后,我國的天眼與其中一個用來觀側(cè)宇宙的繞地衛(wèi)星,從不同角度同時拍到了一個詭異的畫面。”
“從月球的背面飛出來四個小光點,起初由于光點兒太小,大家都以為那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星星。知道他們以極快的速度飛向地球,其所帶的光影被近地衛(wèi)星捕獲,才被引起重視。”
“當(dāng)時,我剛好在天文臺的余教授手下當(dāng)值,有幸也看到了那一幕。”余秋實以自己為鑒,證明那是他親眼所見。
“這四個光點飛行的速度比流星還快,很難捕捉。能夠被地面衛(wèi)星捕捉到軌跡,還是因為它們在珠穆朗瑪峰頂略作停頓,又以極快的速度速度飛向了南極,最終在南極大陸上空消失不見。”
“但是四個光點中,其中有一個不知是出于好奇還是機器故障,或者因為別的什么原因,竟然脫離了他們的隊伍,獨自一個飛向了城市領(lǐng)空,最終掉落在了……”
------題外話------
對于地球養(yǎng)殖場之說和地球試驗場之說,你們更支持哪一個?小伙伴們請在評論區(qū)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
(https://www.dzxsw.cc/book/169693/88501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