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想一覺睡到午時!
他們可是知道,整個大明朝的人,起床都十分的早。
父皇每日勤于政事,四更天便起床。
而那些大臣們,為了上早朝,也都必須趕著四更天甚至是三更天,便得起床。
他們這些皇子,雖然還未長大,但生活也是十分悲慘,早上必須得四更天起床。
城外那些農(nóng)民們,雖說可以起遲一點,但還是得趕著破曉時分,起床就行。
最讓他們羨慕的是,聽說城內(nèi)那些富家少爺們,也可以睡到辰時才起床。
但是,最遲的辰時距離午時,也足足有兩個時辰。
更別說四更天了!
想著,朱樉與朱棡等小只,對于朱子安所說,便是滿臉目羨。
“此種人,并不在大明!”
朱子安緩緩搖頭說道。
“子安兄長,可是海外某個蠻夷之國的國王?”
聽罷,想到什么,朱棣滿臉憤恨,“如此懶惰的國王,必定奢侈無度,國內(nèi)暴政橫行。那個國家的百姓們,一定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老四說的極是,父皇每天起那么早,大明國內(nèi)還有那么多的貪官污吏,仍有很多的老百姓,處于饑餓中。而子安兄長所說的那個國外,竟可以如此懶床,其國內(nèi)必定黑暗無比!”
“咦,子安兄長,你說的可是倭奴國的那個什么天皇?”
朱棣與朱樉等人,都紛紛猜測,臉上又是嫉妒,又是不屑。
同時,眼神深處,還有一絲向往。
可以睡到午時啊!
想想,都是極爽無比!
“并不是什么國王,也不是什么天皇,而是一些平民百姓!”
朱子安臉上閃過一絲笑意,輕聲說道,“那里的人每天只需干四個時辰,賺下的錢便可以吃飽喝好,衣食自足。因此,他們每點五天的卯,便可以休沐兩天或者一天。”
“什么?”
聽到朱子安這么說,朱標與朱樉等人,都滿臉震撼,不敢置信。
“二哥,如此神仙般的生活,真的存在?”
朱標連忙問道。
“殿下,此種生活,可以存在。但是,卻是不在大明朝。”
朱子安輕嘆一聲,道:“不過,我已經(jīng)在努力創(chuàng)造這種生活了。”
“二哥,你所說的可是那鹽廠與工廠?”
朱標眼睛一亮,想到那些手下之人,給他稟報的那些鹽廠與工廠那些工匠的生活模式。
“正是!”
朱子安輕輕點頭說道。
“子安兄長,那鹽廠與工廠的工匠們,可以睡到午時嗎?”
年齡最小的朱橚,傻乎乎問道,滿臉向往,甚至還有一絲蠢蠢欲動。
聞言,朱子安與朱標都啞然一笑。
“五殿下,只要他們休沐的時候,想要一直懶床睡到午時,也是可以的!”朱子安道。
朱橚眼睛一呆,隱隱感覺朱子安在調(diào)侃他,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問題。
不過,有此種感覺的不僅僅是他一人,朱棣與朱樉幾人,也都滿臉笑意。
“好了,此事在我大明,是不會出現(xiàn)的,你們便不要再想了!”
見此,朱標連忙抬了抬手,制止自家這幾個弟弟的幻想。尤其是老五,天生便有些愚鈍,最容易相信別人的話語。
只要父皇在一日,他們這群皇子,永遠別想著,睡到五更天再起床。
甚至,只要他們還是皇子一天,便別想著偷懶。
“二哥,昨日您說城外的甘薯與土豆都已經(jīng)成熟,今天是不是可以收取了?”
朱標正了正神色,繼續(xù)說道。
而在朱標說完,朱樉與朱棣等小只,便滿臉期待的看向朱子安。此事,才是他們今日如此之早,便來朱府的正事。
就為了個這個事情,就這么早來擾亂自己的清凈?
聽罷,朱子安一臉無奈的看向朱標,滿腹埋怨。
深深吸了口氣,緩聲說道:“殿下說的沒錯,城外那些土豆與甘薯都已經(jīng)成熟了!”
“既然如此,二哥,我們快動身吧!”
朱標連忙說道。
朱子安:……
滿心無奈的躺在椅子上,想了片刻,看到面前這五雙欣喜渴望的眼睛,最后還是緩緩站起來。
“石福,備車!”
“是!”
……
半個時辰后,南京城外。
雖然正是天氣炎熱之時,但是在朱子安那一百畝的良田處,竟密密麻麻的站了一群人。
其中,最里邊的是朱子安與朱標朱棣等人。
身后,便是石福還有幾個府上的老兵。在之后,便是一眾滿臉喜色的老農(nóng)。
“小真人,請!”
這石福拿過一柄嶄新的鋤頭,雙手舉起,恭恭敬敬的遞給朱子安。
見此,朱標與周圍一眾人,都滿臉熱切的看向朱子安。
第一鋤,必須由朱子安這個地主,來帶頭。
嗯!
對此,朱子安也不多說,輕輕點了點頭之后,便是直接揮動鋤頭,輕輕將已經(jīng)有些干黃的甘薯枝葉,都給清理干凈,露出下面光禿禿的枝干。
隨后,朱子安便舉起鋤頭,瞅準位置,用力揮了下去。
嗯?
久久,都沒見朱子安將土刨出來。
圍在周圍的朱標與石福等人,不由滿臉疑惑。
“二哥?可是出了何事?”
朱標疑惑道。
“殿下,你可是將此事,告知了皇上?”
朱子安一臉無奈問道。
“昨日在與父皇稟報之時,我順口說了一句!”
朱標一愣,不懂朱子安為何會突然問此事,但還是連忙回道。
“嗯,既然如此,那我等還是再等上片刻吧!”
朱子安說道。
“等上片刻,這是為何?”
朱標與朱樉幾人,都是一臉疑惑,滿是不解。
“殿下,請看那邊!”
朱子安微微朝著大道方向,努了努嘴。
“嗯?”
聞言,朱標與朱棣幾人,都連忙轉(zhuǎn)身,朝后看去。
隨即,都不由的滿臉驚詫。
不知何時,在良田之外,有四五輛馬車,都快速朝著自己等人駛了過來。
當(dāng)然,最讓朱標幾人臉上大變的時候,那駕車之人,他們都還有些熟悉。
甚至,那些馬車他們也都十分的熟悉。
宮內(nèi)的馬車。
定神仔細的觀看了片刻,朱標與朱樉幾人,想到什么,臉色一變,便連忙往良田之外,走去。
等到他們走出田地之后,那一對馬車,也都來到良田外,靠著田埂,停了下來。
很快,朱元璋與李善長、湯和、楊思義等朝中大臣,都從那些馬車上,鉆了出來。
……
(https://www.dzxsw.cc/book/169653/90450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