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你爹是誰
天晏六年,二月末。
春寒料峭,涼風拂面。
朱標帶常皇后和太子朱允熾,皇子朱允燁以及朱允煬,去鳳陽私訪。
六年來,自登基,朱標從沒有離開京城一步,這次為了對太子言傳身教,也順便看看一路工廠的建設,朱標高興的踏上私訪之路。
大明皇宮中有老朱坐陣,朱標很放心。
一路很順利,兩岸桃紅柳綠。
朱標看了眼朱榑,道:“這次帶你一同出來,希望你多加磨煉,朕日后也好委托重任于你。”
朱榑點頭:“臣弟之前所做的錯事,如今想起來很是汗顏,當向四哥學習,規(guī)避他的缺點。”
聽到這話,朱標臉色立刻沉了下去:“老四沒有缺點,他丟失莫斯科公國只是失誤,朕相信他。”
朱棣去年遭敵軍誘惑,使剛打下的莫斯科公國友丟失,但朱標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況且朱棣已經(jīng)發(fā)誓補救,便給他機會。
“朱榑,你們這些弟弟也該向老二和老五學習,老五憑自己為大明醫(yī)院做的貢獻,朕封他為王爺,從朝鮮府和東倭府劃分土地給他,是應該的。
你們也要做出事情來,朕才好提拔你們,且不可心比天高,否則朕也幫不了你。”
眾人到了鳳陽,陸忠和唐賢將隨從安排好,便住進了臨時租下的民宅。
鳳陽有行宮,但朱標卻打定主意住民宅,這次不打算大張旗鼓的出行,是因為他知道那樣只能看到粉飾的太平。
所以,他帶常氏和三個年長的兒子,以及朱榑他們,先去鳳陽巡視,再上陜西。
最重要的是為了鍛煉不成器的朱榑和太子。
按照老朱的祖訓中規(guī)定,皇子宗室每年都要去鳳陽學習歷練,甚至練兵。
從京城到鳳陽這些路程,有一半都是要步行,不準騎乘。
不知怎么走了風聲,有鳳陽知府過來,朱標只是打發(fā)他們回去,勒令不準張揚。
當朱標再次踏上鳳陽,距離當年初次來鳳陽,已經(jīng)過去許久,那時候他還是個少年。
鳳陽府這幾年越發(fā)的富裕,淮河岸的大水車十分醒目,官道兩側的柳樹也吐出嫩芽。
灰青色的水泥路裂開小縫隙,綠草鉆了出來。遠處正在修建的新型機器,朱標還能聽到聲音。
常皇后帶著朱允燁他們去看附近的百姓,也算是走訪。
朱標站在淮河邊上。
不遠處,唐賢和陸忠拿著魚竿釣魚,眼睛掃視這周圍。
現(xiàn)在大明四海升平,國庫充盈,遠處的行宮早就修建完整,和京城的格局建筑基本一樣。
涼風有些寒意,呼呼沖擊著朱標的披風,朱允熾從河堤附近的小路出來,搓著手。
旁邊的內侍立刻叫著殿下,蹲下身要擦靴子上的灰塵。
朱標站著俯視他:“在這里,朕讓你自己擦。”
這次朱標鐵了心要好好的磨煉朱允熾。
“嘿,魚,陛下,大魚。”陸忠立刻收桿,往后退著,魚不斷的掙扎,力道很大。
“年年有余。”朱標指著魚,手指比劃:“給太子。”
回到鳳陽府城,朱標走進院子,又有官員送了不少的東西,朱標把魚丟給朱允熾。
“太子,把這魚洗了。”
朱允熾接過魚,點點頭。在江山殿時,朱允熾也是做過這些的。
常氏和朱允燁,朱允煬過來,坐在屋內喝茶暖手。
以往,常皇后看見朱允熾受苦,鐵定是第一個求朱標。
這次她到?jīng)]有,今日去農家慰問時,沈貴妃和徐貴妃這兩個孩子,做事說話,是她都忍不住喜愛的,在看看朱允熾,她也明白了朱標的良苦用心。
院子外,朱允熾蹲在那里洗魚,宮女內侍得到朱標指示,都沒有上前。
“那么多人吃,洗就本宮一個人洗。”朱允熾碎碎念。
朱標走出門外,站到朱允熾身后。
“太子,你在說什么。”
“父皇......”
朱允熾打了個哆嗦,道:“本宮就要洗魚,你們不許和本宮搶,本宮就愛洗。”
用完午膳,朱標躺著睡覺,常氏帶著陸忠他們去鳳陽收留老人孤兒的地方送米面錢。
現(xiàn)在除了老百姓平價醫(yī)院,去年朱標又讓明商局入股,帶著那些藥材商,建立惠民藥局。
嚴格控制藥價,讓百姓減少治病難,抓不起藥的問題。
敬善院。
老人和孩子都排著隊領米面,年齡越大的可以領更多的米面。
常皇后穿著粗布衣服,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玩耍。
敬善院外就是大街,巷子不遠處是口水井,幾個婦人嘻嘻哈哈說著話。
其中有兩個年紀大的,倒是說起夫妻的事情,聽得眾人嗤嗤發(fā)笑。
常皇后剛走出來,聽到了一兩句什么女子也要主動些,更有風情。
她耳根紅著,和陸忠他們一起離開。
但心里卻總是想起這聲音。
深夜,朱允熾和常皇后他們告退,常皇后卻悄悄折回。
在朱標驚訝的目光中,常氏走到床榻邊,似乎是下了很大決心,才摟著大明天子的脖子。
輕聲道:“陛下,今晚臣妾想服侍陛下。”
朱標用手探她額頭,又摸了摸自己的頭,疑惑她怎么了。
隨后木然的點頭:“準了......”
第二日清早,朱標還沒醒,朱允燁和朱允煬就過來敲門,問可不可以出去溜達。
朱標當然不同意,吩咐他們等候,自己帶他們去。
在宮中呆久了,幾個孩子興致很高,就連常皇后也表現(xiàn)出與宮中不同的一面。
牽著朱標的手,看看胭脂水粉,這些宮里不缺,但因為在民間就多了些不一樣的感覺。
“你喜歡的話,可以買下來。”朱標挑了些買下來遞給常皇后。
城中的熱鬧,朱標怕是鳳陽知府刻意為之,便帶著幾個孩子和常氏往附近的學校走去。
鳳陽府鄉(xiāng)村密集,這些年人口暴漲,道路寬闊干凈。
“街道司把這些事處理的很好。”朱標指著干凈的路面。
走了幾步,朱標看見豎著自己石像的村落,雞犬相聞,又些傷殘人員在門口編草鞋。
這里住的是五大軍區(qū)退役下來的將士,他們曾經(jīng)是鳳陽當?shù)氐娜耍氐嚼霞摇?br />
朝廷給了土地,每月還有退休金,逢年過節(jié)。衙門派人慰問,送些必須品。
朱允熾和朱允燁幾人,帶著幾個錦衣衛(wèi)到處溜達。
鄉(xiāng)村民風淳樸,朱標便是沒有阻攔。
大槐樹下周報亭,朱允熾和朱允燁正蹲著聽他們說書。
不讀周報時,這些讀報的就講當今皇帝的事情。
天晏帝在他們的心中,從當年的太子變成了大帝。
說書的口水四濺,說著去年葡萄牙使臣進京的事情。
“那幾個洋鬼子進京調戲大明女子,當今圣上得知,奉天殿大喝一聲,天地變色。便要抓他們進大牢,朝中官員反對,陛下又是大喝一聲,將這幾個異族拿下。”
說書的啪嗒一聲,咽了口唾沫繼續(xù)講:
“幾個文臣怕惹事,阻止陛下,陛下怒聲道:“洋人犯事,欺的是大明子民,如何處理不得。”陛下大喝一聲,把幾個洋鬼子直接拉出去砍了頭。真是過癮。氣的洋人反擊,陛下派魏國公出兵,將他們打的落花流水。”
村民聽得直鼓掌。
朱允熾聽得皺眉,反駁道:“什么洋人,是葡萄牙人。還有,陛下把幾個欺負女子的葡萄牙人囚在死牢,沒有殺,怎么到了你們這里,就是砍頭呢。”
大家聽得正過癮,看見有人打斷,不滿意了。
有幾個村民指著朱允熾道:“你這少年,不懂別說話,一邊去。當今陛下是圣人。”
朱允熾不服,朱允煬道:“魏國公和駙馬趙云生一起。”
“對,明明是葡萄牙和荷蘭攔截船隊,販賣大明百姓,陛下才打他們的。料羅灣海戰(zhàn)知道嗎。陛下親自刊登的。”
旁邊幾個村民不樂意了,這幾個少年郎質疑大明皇帝,這是誰家的熊孩子。
“你們懂什么,聽誰說的。”村民臉色變了,問道。
“當然是聽我爹娘說的。”朱允燁看村民質疑他們兄弟幾個,反駁道。
“你爹誰啊,你爹呢。怎么跟孩子胡說。”
朱允熾看了看站在路邊的朱標,道:“爹。”
(https://www.dzxsw.cc/book/169188/91387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