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名 陶詩寧
所以逼宮,只會讓他們名不正言不順的遭到百姓的抵抗。更何況還有其他皇子也在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動作,大有著看他們行動就揭竿而起的打算,如此一來更要小心為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泱泱大國的百姓就是水,他們要想乘船就只能擺穩船身,等待時機順流而上。而那時機,他感覺不會太遠了...
就在京城因為官員考核明爭暗斗的時候,姬臣與姬士學已經憑借著耐人的毅力,靠著小花一路爬山涉水,終于在半個月后到了高陽。
夕陽西下的余韻,紅耀了城門上拳頭大的銅門釘,留下了斜斜的影子。腳步匆匆的行人,趕著在城門關閉的最后時間里進出,生怕晚了一步進不去出不來,而這些人之中便有姬臣三人。
此時的三人,風塵仆仆,一臉的疲倦。誰能忍受得了這連續一個半月的來回奔波?從福臨縣眼看著都到了京城的地界了,一道密旨將人給發往了邊關,這小毛爐的身架可負擔不起父女倆的體重,更何況還有一個半道救下的陶氏。
說道陶氏,姬臣不得不從心里佩服她。自從那夜被清寒點穴之后,第二日清醒過來,便不發一言,可事事都搶著做。
一開始,身體十分的虛弱,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后來隨著每日都能吃飽飯,就開始照顧起他們父女的生活起居。
若是在天黑的時候來不及進城,宿在外面的時候,他們父女簡直是無用武之地,一切都打理的妥妥帖帖。一手好飯食更是虜獲了姬臣的胃,漸漸的她便于陶氏親近起來。
也會試探的問問她可還記得家人?可惜,她除了說自己叫陶詩寧,就再也不肯多說一個字。
姬臣想著,這么好聽有詩意的名字,應該不會是窮困的目不識丁人家給起的。往小了說,家中應該有讀書人或是小康家庭。往大了說,指不定會是個小姐。具體是什么樣的家庭,她不說,她也只能放在心里自己想想了。
姬士學避著她與姬臣說過,她被拐的時候怕是都有十五六歲了,對于自己的家人不可能不記得。不愿說出來,有可能是家中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臉面回去。
反正不管哪個原因,這一時半會的也不能將她一個姑娘給拋下。所以暫時就不要問了,等到她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的!
姬臣聽了,覺得爹說的有道理,她不愿說,她也不能做惡人逼迫人家。反正她也就跟在他們的身邊,也不需要爹或是她照顧。
反倒是她,真的是心靈手巧什么都會做,處處的都在幫他們父女二人,這點十分符合姬臣的需要。
因為她自己就是十指不開叉的笨蛋,那繡花針和手術針,可以說都是針。可放到她的手里,那就是一個扎手的武器,一個是得心應手的工具。這兩樣哪個是哪個你們自己分辨,嘿嘿...
這一路的長途跋涉,姬士學不知道穿爛了多少雙鞋,多少雙襪子。每每,姬臣只能忍著心疼,等到了城鎮給他買新的。
(https://www.dzxsw.cc/book/164752/84818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