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戰山神使
游離和興云交流片時,山崖之內也沉寂了好一會兒后,終于傳來一陣異動。
“小心,是土石陣!”
興云提醒一聲,當即掐出一道繁復的指訣。隨后,胸前的泰山石瞬間漲大了了數十倍,比先前那塊砸落在伏龍河中的巨石還大了兩倍有余。
游離看著那驟然間蓋滿頭頂天空的巨石,內心“臥槽”不已。
下一刻,山崖的大洞內飛射出無數碎石,密密麻麻地撞擊而來,宛若下了一場橫向的碎石雨。
游離躲到興云身后,用心感受著碎石雨撞擊在泰山石上所發出的轟鳴聲,暗暗咋舌。
要知道,圣山縣境內的絕大多數山峰,石質都極為堅硬,那薩烏教的修士卻挖山如挖土,看起來毫不費力。而興云呢,更絕,僅僅憑借泰山石就輕松擋下了對方的攻擊。不僅如此,他不斷變換指訣,居然能透過泰山石對那些碎石進行十分細致的控制,將絕大多數土石吸附在泰山石上,不使其墜落,以免砸傷砸死下面的己方人員。
游離見狀,也隨時關注著泰山石下方,自動查漏補缺。
十余息后,石雨終于止息,原本完整如一體的崖壁仿佛被鑿空了一般,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凹坑。坑內土石紛亂,塵土飛揚。
興云凝目感受了一番,指訣再次一變,那碩大無比的泰山石迅速縮成芥子大小,瞬間消失在原地。
游離急速運轉傳心術,加大神識的釋放,卻驚訝地發現,那原本還大如小型山岳的泰山石,竟然從他的神識感應中消失了。
等到一息過后,那粒小如芥子的泰山石再度出現在他的神識中時,卻在堅硬的山體內部橫沖直闖,四處游走。
又十余息后,興云終于收起指訣,那泰山石立即返回其手中,變回原本的拳頭大小。
“老夫剛剛在山崖內無差別攻擊了一番,還是沒能揪出那個搬山族修士。”興云搖搖頭,略有些失望。
“對方所修的是什么術法?竟然連前輩都無法探查?”游離問道。
“芥土術。使用此術,可使人的身形和氣息皆如草芥一樣,隱遁在土石之中,是一種極為高明的土遁之術。”興云笑道,“大桓的搬山一族極為擅長這類土屬性術法。薩烏教副祭司蕭統的成名絕技——遁地術,便是從芥土術演化而來。”
游離見那人徹底斂藏起氣息,隱匿在山體之中,一直龜縮不出,找又暫時找不到,干脆繼續問道:“既然芥土術這么高明,那蕭統為什么還費心推演自創遁地術?”
“芥土術可不是誰都能學得來的,非五行親土之人不能修習。”興云耐心解釋道,“想必你也知道,人類中五行親土的體質是十分罕見的,可謂萬中無一。而搬山一族人數雖少,但每一代人中都會誕生一兩個具備土靈根的天才之輩,是修行界一個不小的謎團。”
興云再次施法,將泰山石縮小為指甲蓋大小,繼續操控著鉆入山體,搜尋那人的蹤跡。見游離一臉好奇,心里泛起一股閑聊的興致,于是繼續說道:
“這搬山一族,其實原是歷史上一個名為‘岫嶂’的小國的皇族。該國位于庫什干沙漠西邊的群山中,曾是強盛一時的蕭國的藩屬國,但隨著匈奴人的崛起和蕭國的衰落,最終被匈奴人吞并。由于該國皇族血脈的特殊性,匈奴人才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將其收歸治下,尤其是具備土靈根的孩子,更是直接吸納入薩烏教,賜予優厚的修煉資源和社會地位。”
“原來如此。”游離聽得津津有味,笑道,“那么,搬山一族應該就是歸屬于薩烏教六部中的山部了?”
“沒錯。”興云很干脆地點頭稱是。他曾經跟隨丹澤帝國大軍南征北戰,也曾與匈奴人交戰于庫什干沙漠西北地區的天陰山下,其對薩烏教的了解程度,比絕大多數的大隨本土修士要多得多。
于是,他又補充道:“不僅如此,據老夫所知,薩烏教當代的山神使正是出自搬山一族,此人的名字老夫倒是不太清楚。你若有興趣,回頭讓陽生著人去查查看。”
游離看著他那副好為人師的熱忱模樣,笑道:“不用查,薩烏教山神使的名字我知道,叫山嵬。”
然而,他話音剛落,耳機突然響起一個低沉的嗓音:“沒想到山某在大隨的名聲都這么響亮了嗎?連一個小小的道徒都知道了?”
游離聞言,登時覺得感到腦后一陣惡寒。他正要有所應對,身旁的興云卻已經先動了。
只見其右手一揮,袖中飛出一道紅光,擊中了游離身后那只不知何時出現的山魈。
山魈又名“魈鬼”,性喜晝伏夜出,以神出鬼沒知名。襲擊他的這只山魈,通體漆黑,身高達丈余,獨腳,上肢卻極其壯碩。它偷襲不成,反而被興云的笞鬼符打中,吃痛后慘叫一聲,立即憑空隱遁而去。
興云一擊得手,豈肯善罷甘休?單手掐訣念咒,那原本隱藏了身形的山魈,卻在山崖的凹坑內現了身,正在不顧一切地拍打胸前燃起的大火。
游離見狀,一邊暗自慶幸,一邊好奇地問道:“敢問前輩,剛剛所用的是什么符箓?”
“笞鬼符。”興云言簡意賅。此時的他正在雙線作戰,一邊以本命法兵泰山石大肆破壞山體內部,尋覓那搬山族修士的身影,一邊又打退了山魈,一時有些無暇他顧。
游離吐了吐舌頭,知道自己問得不是時候,便識趣地閉了嘴。
其實在得知符名為“笞鬼”后,僅是顧名思義,他就已經能夠猜知,這是一道克制陰煞之物的符箓。那么,這就是一道典型的“衛道符”。
按照《道藏》的分類,符箓分為斗法、衛道、功德和雜部四大類,即所謂的“符法四部”。而“衛道符”,便是指其中的衛道部符箓,主要是指那些能夠降妖鎮邪、除魔衛道的符箓。
以上“符箓四部”的分類之法,由于載入道門通典《道藏》之中,而被廣為接受,屬于修行界通用的分類之法。但對于玄真門來說,還有第五部符箓——神靈部。不過,這只是獨屬于玄真門的“一家之言”,外界知情者甚少而已。
再說回那笞鬼符,游離所不知道的是,其實這是金山派的知名符箓之一。
說來也巧,天下聞名的“符箓四派”,在“四部符箓”中各擅勝場,且正好各自擅長其中一部。而金山派最為擅長的,便是“衛道符”。
至于“符箓四派”中游離接觸最多的凈靈宗,最擅長的則是“斗法符”。
所以說,那山魈也是倒霉,一出手就碰上了興云這么個出身金山派的克星。任它如何在石坑內打滾鬼叫,胸前的淡藍色火焰非但沒有熄滅半點,反而有越燒越旺之勢。
就在這時,游離眼睛一陣恍惚,半息后才發現,那山魈旁邊冒出了一個體型魁梧的壯漢。那人只露出半截身子在外,下半身則留在山體之中。饒是如此,其外形依然只比山魈小了一號,端的魁偉異常。
只見他一把摁住那山魈,厲喝一聲:“此符以你的陰氣為引,你越掙扎,它燒得越旺盛,速速凝神斂氣,火勢自退。”
言畢,竟是單手拎起那只七八百斤重的山魈,舉過頭頂,然后狠狠摜在地上,砸出了一個不小的凹坑,膂力著實過人。
山魈經過一陣慌亂過后,此時終于冷靜下來,居然依言趺坐,狀若人類。
隨后,那壯漢一步跨出,半嵌在山體中的身子竟是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直接來到懸崖邊緣。
到這時,那人的整個身子終于暴露在游離和興云二人眼前。
這一刻漫說游離,就是見多識廣的興云也忍不住張了張嘴。無他,實在是因為這個名叫山嵬的搬山族,體型太大了,目測足有九尺,簡直跟一座移動的小山一樣。
“難怪拎起那山魈就跟拎小雞似的,原來這貨也是個小巨人啊。”游離暗自腹誹道。
山嵬對興云道:“不知這位道友高姓大名?”
興云負手而立,答非所問道:“你很緊張那山魈?”
山嵬回頭看了一眼渾身冒煙的山魈,咧嘴笑道:“打小就養在身邊的。”
“難怪。山魈這類精怪,天性謹慎、桀驁,人類很難馴服。也只有精通土屬性術法的搬山一族才有豢養的手段。”興云點點頭,自言自語道。
山嵬不置可否,沉聲道:“不知道友剛剛所用的,可是東岳泰山石?”
興云嘿嘿一笑,不承認也不否認。
山嵬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他當初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求來參與這次刺殺時,多少也搜集了邢陽生的一些信息,卻是沒想到這個貼身侍衛如此克制自己。
山魈就不說了,已經被一道五品笞鬼符打得險些命喪當場,以至于他不得不提前解除芥土術,現身搭救。
至于他自己,最擅長的土行術法在泰山石面前,也被克制得十分厲害。
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山嵬心里已經隱隱萌生一絲退意。只等山魈恢復一些狀態,便打算使用芥土術溜之大吉。
不過,就算是跑路,也要跑得像一些,不然若是給副祭司蕭統看出了端倪,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而且,他現在還需要為山魈爭取一些療傷的時間,逃遁之前少不得還要經過一番血戰。
想罷,他二話不說,目露精光,雙手連續掐訣,最后十指交握成團,朝著游離和興云的方向狠狠砸去。
下一刻,山嵬身后的山體仿佛活了過來,崖壁表面如波浪般起伏,晃動不已。緊接著,“浪濤”中突兀地伸出一對巨大的石手,分別抓向游離和興云。
興云看著那聲勢驚人的巨掌,面色沉凝道:“傀石術?對方用全力了,小友先行后退!”
游離早已駕御青梟,退出數丈外。
然而,那無數碎石凝聚而成的巨掌,卻又漲大了倍余,如影隨形,一手遮天,瞬間將其捏入掌中。
(https://www.dzxsw.cc/book/164696/86142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