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鄉(xiāng)試(二)
鄉(xiāng)試的號房窄的很,個子稍高些的,躺著的時候腿都不能伸直。棚里面的東西也不多,有上下兩塊木板,外加上一盆炭火和一只蠟燭。上面的木板用來當桌子,下面的當椅子,睡覺的時候兩個一拼就是床了。
蠟燭不用說,炭火可以驅(qū)寒,也可以用來做飯。云起將考籃放在桌上,又將腰上掛的一串水壺給解了下來。這才撿了塊抹布,浸了點水后,開始擦那兩塊木板。
天熱,也無需燃炭火。等著木板干了以后,他就縮在木板上瞇覺。
天蒙蒙亮的時候,棚子上就響起了梆梆梆的聲音,云起一個機靈爬了起來。簡單收拾了下,就就著些冷水,吃了一大張薄餅。這薄餅是府衙提供的,為的就是怕考生夾帶。
吃完后,他又在棚子里活動了下腿腳,這才讓外面守著的士兵帶著他去了趟茅房。雖則才入場,茅房已經(jīng)泛起了股臭氣。路過茅房旁邊的棚子的時候,云起飛快的往里面瞟了一眼,就見著一位臉色虛白的兄臺靠著棚子坐著,瞧那樣子怕是昨晚根本沒睡。他搖了搖頭,不知道該可憐這位還是該慶幸。
很快,他就沒心情想這些了,第一場很快開始了。他先從考藍里拿了一塊細布蓋在桌子上,又拿出硯臺磨好墨,這才在桌前坐好等著。等鐘聲響起,就有人往下發(fā)試卷。云起拿到卷子,并沒有馬上寫,而是仔細檢查了下卷子有沒有缺漏,在確定沒有問題以后,這才將卷子小心的放在桌子上。等著鐘聲再次響起,他這才開始填寫名字和籍貫。
第一場是帖經(jīng)、內(nèi)容主要出自《左傳》、《禮記》這樣的大經(jīng)。需要提的是,后面有一半不僅需要帖經(jīng)還需要加上注釋。
每張卷子十條,一共十三張卷子,數(shù)量不少。云起先大概掃了一眼,拿起一張稿紙,先將自己會的寫出來。這一寫就寫到了傍晚,連中飯都沒吃。許是早上的餅子吃的多,天氣又熱,所以并不覺得餓。等他的肚子開始咕咕叫的時候,這才停了筆。待稿紙上的墨干了,這才將其和卷子一起收好放進考籃里。
等著考藍也安置妥當了,他這才點了炭盆,將早以涼透的薄餅放在上面考。天氣原就熱,再加上棚里不透風,炭盆一點,就更熱了。且天黑了后,蚊子也多,嗡嗡的吵的人心煩。周圍不少考上發(fā)起了牢騷,只到外面的士兵重重咳嗽了一聲后,眾考生這才不敢再言。
緊接著,拍蚊子的聲音就開始此起彼伏,擾的人實在難安。云起也被蚊子咬了好幾口,但他皮糙肉厚的,所以倒沒覺得有甚。加上肚子又餓,餅一熱就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后,他也沒再繼續(xù)寫。而是用巾子沾了水壺里的水給自己擦了擦,擦完后又央求外面守著的士兵帶著他再次去了茅房一趟。
這次去的時候,他照樣往茅房旁棚子里瞟了一眼,卻是沒見著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被臭暈了后被抬出去了。他的位子雖然離茅房比較遠,但中午的時候還是聞到了陣陣的臭氣。也不知道誰拉肚子,廁所的味道一飆十里。好在做土化肥的時候,時常跟農(nóng)家糞打交道,他大概是免疫了。
一天下來,卷子做了大半。回來后,他就將兩塊木板一拼,強迫自己睡覺。先時死都睡不著,后來心靜下來后,這才慢慢進入了夢鄉(xiāng)。
第二日天亮的時候,守門的士兵見他又未醒,再次敲了敲木棚。云起朝他笑了笑,又央著人帶他去了趟廁所;貋砗笏惋炞拥木偷搅耍麑⒛秋炞右痪恚齼上鲁酝辍R矝]歇息,又開始悶頭寫了起來。這一場,他考的倒是順利。到中午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把所有的題目都寫完,只未謄寫。
原本他能早點完成的,奈何毛筆字實在費時,所以才耽擱了些時間。這一天,他倒是吃了中飯。吃完又開始將稿紙上的答案往卷子上謄寫。這一寫,天又黑了。
怕汗水污了卷子,他一直都是寫一會擦一下手。又想著把字寫好,所以寫的越發(fā)的慢。喉嚨干的冒煙,也沒來的及喝口水。只到天擦黑,他估摸著明天還有時間謄寫,這才停了筆。吃完喝飽了水,又逼著自己睡下了。
第三日上午他就謄寫完了,檢查了一遍后,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他就拉響了棚子上的鈴鐺。等著收卷的人將卷子收走了,他這才真正輕舒了口氣,跟著一位士兵往前院走。
提前交卷的人不少,都待在前院。眼瞧著大家都圍在井水邊上擦洗,他也湊了上去。
在棚子里待了三天,人都快臭了。不過他到底還沒徹底適應(yīng),所以只將帕子沾水擦了擦就完事了。洗完,他就圍著院子走來走去。實在是那棚子太小,坐在里面待了三天,人憋著了。
眼瞧著他在那走來走去,有那書生沒事就也跟著他走來走去,竟讓他結(jié)交了兩個朋友。黃昏的時候,所有的卷子都收了起來,云起他們這才又被趕回了號棚里。當然,也有一些自覺考的不好的,直接放棄后,就會被放出去。
這一夜,他倒是睡的香甜。
第二場考的是試帖詩。試帖詩有兩首詩,別看只有兩首,但是想寫好卻不容易。
早前說過,謝明瑜給他和余正則布置了不少詩題,這一次倒是碰上了一首。見著那熟悉的題目,二話沒說,將他之前寫好的那首默在了稿紙上。
在仔細通讀題目,發(fā)現(xiàn)沒問題后,他這才又將其謄寫在卷子上。
這第二首詩,他卻是先前未寫過。不過,這題目他倒是在現(xiàn)代的時候聽說過,原因是因為祖詠的一首詩《終南望余雪》。那首詩是這樣寫的:“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边@位據(jù)說當時也是考生,題答的也好,卻未寫完。人考官問他為何不寫完,他只說言已盡已。
卻原來這首詩的題目是以“終南望余雪”為題做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絕句,祖詠答的確實好,只可惜不符合要求。
因為歷史拐了彎,云起又不記得祖詠是哪里人,所以也不敢確定這題目先前出過沒有。他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下祖詠的詩,想著或許能得一點靈感。只可惜他在心中默念了數(shù)遍,也沒想出一句來,所以第一日,他除了將第一首詩寫了出來外,硬是枯坐了一日。倒是想了幾句想出來的句子,總是覺得不怎么好,所以也就沒落筆。
到第二日,他硬是先寫了十二句來,后來改了又改,這才勉強寫了一首還算滿意的出來。只他也沒往卷子上謄寫,只到第三日,實在想不出更好的來,他這才將改了數(shù)遍的詩謄到了卷子上。只看那卷面上寫著:“
終南望余雪
昨日雪將停,今朝春已臨。
終南青山嶺,千里臥白云。
冬雪戀新晴,瓊花點翠屏。
獨坐一人飲,高士何處尋?”
。骸#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7/83423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