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你猜我,猜不猜
……
邵默眉目冷淡,身體下意識往后退了幾步,包圍著他的燈籠似察覺到他后退半步的動作是認真的,轉動得速度越發的快。
緊接著,十幾盞燈籠飛射而出,一字排開,并列橫陳在他的面前。
邵默薄唇抿著,漸漸壓成了一條直線,手指摩挲著劍柄,隨即一把扣住劍柄,輕輕一推,清亮的金鐵摩擦聲響起,往外劃過一道完美弧線,劍刃處有一道波浪紋路,泛著微微青光,令人一看便知其鋒銳無匹。
長劍出鞘,冷鋒襲人。
什么時候該先下手為強,什么時候又該敵不動我不動,邵默已然從陸盡歡身上學到了精髓,因而他并沒有率先出劍攻擊,只是將劍橫于身前,作出防守之態。
包圍住邵默的萬千盞燈籠里的燈芯越發明亮起來,浮光明滅之間似是海水般洶涌無止息,又似一顆顆墜落的星辰,伸手可觸,灼耀中多了幾分陰寒。
下一瞬,燈籠中倏地飛射出一簇簇燭火襲向邵默,初時火焰微弱,漸漸拔高,匯成一道火焰屏障,疾如流星,不斷逼近,熾烈灼人的火焰屏障以千鈞之勢迫壓著邵默。
昏黃的火光搖曳在邵默臉上,明暗交錯間,竟顯出一種說不出的陰郁和冷漠。
他屈起的指節微不可查叩了叩劍柄,下一刻,手中利劍斜指,劍尖一顫,無數點青光旋繞劍身,在及至時火焰時,又盡皆化作一枚枚青色的泛著寒意的小劍,隨著劍光一同斬向逼壓過來的火焰屏障。
劍光潑灑,力量瞬息爆發,若巨浪排空洶涌澎湃,無數火星飛濺開去,寒意湛湛的劍勢強而有力的壓倒了火焰屏障。
邵默黑色衣袍被劍風吹的獵獵作響,黑色發帶纏繞著黑發,折落在脖頸,襯得面如玉,唇涂朱,血肉如凜凜寒刃豐艷逼人,他面容情緒平淡,眸心勾出一抹鋒銳的冷光,手緊握著長劍,盯著緩緩褪卻的火焰。
火焰屏障逐漸消退,再無方才的咄咄逼人的千鈞之勢了。
萬千盞燈籠仿若星辰被烏云遮擋住,四周也驟然昏暗下來,不等邵默再出劍,燈籠一層層散開,顯現出一個小小的人影。
是雙手提著燈籠的陣童。
陣童看著邵默,歪了歪頭,見邵默面色只是平靜眼神冷漠的瞥了自己一眼,彎了彎眼眸,心中覺得這隔著幾百年,遇上的修士都相當有趣。
“道友,要猜燈謎嗎?挑一盞吧。”
清脆的童聲,神態亦十分可掬。
邵默視線落到童子手中提著的兩盞燈籠上,隨即又移向四周浮空著的燈籠。
心中有些奇怪,這個童子就是他之前遇上的那個陣童,而現在又出現在這里……
小字印天,果然沒有這般簡單。
先前遇上這陣童時,這陣童還只提著一盞燈籠,眼下卻是兩盞。
更遑論他身側成千上百的燈籠。
且依這陣童所言,是讓他挑一盞。
邵默心下微沉,有些想不太明白這是怎么樣的一個規律,難不成是第一次是強制性的猜字謎,而第二次則是有選項?
可……
這選項是從陣童手里的兩盞挑,還是說可以從四周的燈籠選擇?
邵默思及此,定定凝著陣童,寒涼的劍芒掩不住他清冽的目光,沉默了好半會,才才開口道:“怎么選?”
聞言,陣童眼眸完成月牙,露出尖尖的虎牙:“你猜。”
邵默:“……”
邵默蹙了蹙眉,指尖驀然用力按了下手中的劍柄,一股寒意順著指尖延至心底,將躍上心中的不耐給壓了下去。
他雙眸如利劍般直視陣童,一字一頓的回答:“我笨,不猜。”
語調之鏗鏘有力,語氣之理所當然。
寫作誠實,讀作囂張。
陣童:“……”
陣童一噎,頓時不知該說什么好,他從未見過如此理直氣壯冷著臉說自己笨的人。
他不是應該接“你猜我猜不猜”嗎?
這個修士怎么不按套路來。
邵默對陣童的惡趣味分毫不知,他只是覺得如果猜的話,要說得字好多,麻煩。
陣童因為過于震驚,以至于陰險毒辣的惡趣味技能無法讀條。
此刻與邵默大眼瞪小眼,氣氛陷入了凝滯的沉默中,甚至連四周的燈籠都仿佛被靜止在半空中一樣。
良久,陣童才轉動了下圓溜溜的眼珠,緩緩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從我手里挑一盞燈籠吧。”
邵默眼睫半闔,思索片刻,才言簡意賅道:“左邊。”
聽到他的選擇,陣童似乎有些開心,雙手晃動了下提著的兩盞燈籠,須臾間,兩道紅光從燈籠飛射而出。
邵默背脊挺如松柏的靜靜站在原地,伸手一招,那兩道紅光便在他手中濺開。
展開一看,是兩句話——
人語漸無聞,一鉤心月伴三星;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邵默劍眉微蹙,這是兩道字謎,所以剛剛有選擇的必要嗎?
陣童笑瞇瞇地看著邵默的神色,見他眉心微斂,便猜到他心中所思,笑得越發的燦爛了。
嘻嘻嘻,沒想到吧。
無論他怎么選,左邊也好,右邊也罷,反正都是一起猜。
他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不過就是想教這個修士一個道理——
修行一途,福禍相依,生死有命,端看個人選擇罷了。
他真是個熱愛做好事的陣童。
邵默沉思了一瞬,答案便了然于心,他瞥了一眼陣童手中的兩盞燈籠。
劍尖一點,當即劃出一道劍氣,劍光閃現,劍氣一分為二,分別沒入兩盞燈籠中,燈籠瞬息間驟然明亮的刺眼。
猜中了。
邵默眉宇舒展開來,秦師兄在他結丹前曾給他講過——萬物非萬物,幻出諸形相,耳目隨心靜,止水與明鏡。
這說得便是堅定道心,明以至純粹,心氣通達,故而根基堅固矣。
諸形相,乃先通心氣之法,一竅通則百竅通,此一竅者,乃心竅也,心竅通,則手戰之道百法皆通之也。
擔心他不理解,以及思及少英大比的文考,因而秦師兄便就此拓展開來,與他講解了一些雜文知識。
這兩道謎面便是根據道心與心竅延伸來的——
“人語漸無聞”是為道,而“一鉤新月伴三星”即為心,因而字謎答案,是道心;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是與人體的脈象有關,因而答案是為開竅。
這兩道燈謎看似不相關,實則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邵默眉目淡淡的想著,不等陣童反應過來,身形輕輕晃動,長劍破空殺出,化為兩道璀璨刺眼劍光。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1/6878960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