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學編程求收藏推薦
當然,話題回過來。
秦曉再一次腹誹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真的有點簡陋啊。
作為一個手持系統(tǒng),還有秦觀幫忙的金手指人士,秦曉一瞬間恨不得讓警察局把那些仍在犯罪或者在逃的凡人都一一抓起來。
但秦觀很快提醒了她,現(xiàn)代社會抓人要證據(jù),有些事情秦觀和系統(tǒng)也力有未逮。
但凡現(xiàn)在監(jiān)控攝像頭多點,秦曉都敢用系統(tǒng)超越時代的技術(shù),把人給找出來。
相比后世連農(nóng)村里都有不少監(jiān)控攝像頭的情況下,犯人除非不用任何現(xiàn)代設施,一旦用了就留下了痕跡,再也逃不了。
而現(xiàn)在基本上只有一些交通要道有些監(jiān)控,到底聊勝于無。
秦觀幫秦曉寫了個篩查程序,會自動運行,平常只要注意點,以后會根據(jù)查到的東西,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投放證據(jù),進而讓犯人繩之於法。
畢竟秦觀用的那些用于監(jiān)控的機器人并不適合大范圍使用。
秦觀得知秦曉的想法后,給她布置了一些任務。
那就是學習了解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水平,至少以后借用系統(tǒng)做事的時候,她不能啥都不知道。
所以剩下的暑假時間里,秦曉像是忽然對計算機產(chǎn)生了興趣,專門找父母說要報編程班。
秦曉之前報的游泳班已經(jīng)算是結(jié)課了,畢竟學的很快。和她一起學習的秦源也早結(jié)課了。
秦源有點天賦,但對游泳沒有特別的想法,更喜歡去游泳館旁邊的室內(nèi)籃球場和別人一起打球,也認識了好些個打籃球的同伴。
鋼琴班的話,其實秦曉還真只是能勉強應付過去,她的樂感有點遲鈍,反正在這方面一點也看不出天賦的樣子。只能靠著苦練,還沒有太大長進。
和教她游泳課劉老師的侄女相比,都有所不如。
當然通過劉老師帶著些許驕傲的話語里,秦曉也知道她的侄女似乎在這方面很有靈氣和天賦。
所以秦曉也暗自安慰自己,沒有完美的人,她在這方面沒天賦也是老天爺不給飯吃。
原本資質(zhì)平庸的自己,有秦觀在,才成長到如今這樣,也該知足了。
當然,秦曉沒有完全放棄鋼琴,她學這個也是想了了當初的念想。
如今雖然沒天賦,但學習音樂藝術(shù)類的東西,總是對自己也有些好處的。熏陶一下也好。
剩下的跆拳道就也是在按部就班的學,秦源也報了這個班,兩人因為學了這個,平常玩笑打鬧時殺傷力變得有點大,嗯,總之秦曉是滿意的。
本來暑假期間,秦曉是想著多去游泳館的,畢竟天氣實在炎熱。
但秦源卻不怎么愿意,打籃球可比游泳熱多了,去了每幾次以后,他就不愿意再和秦曉結(jié)伴去游泳館了。
但一聽秦曉挪用去游泳館的時間,要去學編程,當即也鬧著要學。
他想的很好,學編程就可以玩電腦了,而現(xiàn)在的電腦是很嬌貴的,當初試聽編程課的時候,大家都要帶上鞋套,進入裝著大空調(diào),還十分陰涼的電腦室里。
當初秦源是不樂意學這么簡單的東西,畢竟記憶里他未來學的就是計算機專業(yè)。
但這里夏天的威力著實厲害,秦源不想悶在家里,又懼怕外邊滾燙的熱浪。
所以就算是貪涼,電腦上也是個很不錯的地方。
兒女一起要求學編程,成績又不用擔心,所以秦父秦母都爽快的答應了。
不過巧合的是,秦母在給兒女報興趣班時認識的那位老家是東北的趙大媽,她的兒子也在編程班上課。
出于家長們的熱情,這個和秦源同齡的小男孩,叫施少恒,滿臉哀怨的聽自家老媽夸贊著對方兩兄妹的優(yōu)秀。
看得出來,他整個人都不好了,還試圖用眼神狠狠盯著面前兩個別人家的孩子。
秦曉和秦源對視了一眼,眼神里都帶著笑意,顯然達成了共識,這是個很好的小弟人選啊!
施少恒還沒意識到自己即將落入魔掌,只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然后有點迷惑的看了眼空調(diào),有點納悶,開著的空調(diào)冷氣剛才對著他吹了?好像方向不太對啊!
其實施少恒已經(jīng)上了好幾個月的編程班了,他頗有些得意地看著剛才讓他在家長跟前丟臉的兩人。
“我學編程好久了,你們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問我啊!”
秦曉和秦源聽了忍住笑,秦源一胳膊搭在對方脖子上,道:“好啊,到時候我不會的話,就問你!”
說完這話,秦源差點沒忍住笑。
這話是當著雙方家長說的,很是驚了一大些人。
秦母別管話上和別人怎么說,但這近一年來,兒女的表現(xiàn)給了她高昂的信心,她一直覺得兒女是非常聰明的,一般人根本比不上自己的孩子們,所以聽到這話,一時也有點不太高興。
不過看到女兒兒子和小孩還算親近,也就不計較了。
而趙大媽是有點胖胖的女人,她性格和善爽朗,和秦母認識雖然是巧合,但正好將來會是鄰居,所以也有心交好。
而且她也聽過秦家兩個孩子都很聰明,和自家兒子差不多的年齡,結(jié)果已經(jīng)跳級考上了初中不說,據(jù)說還要再跳級。
她拉著自家兒子過來給人家認識,其實心里是存了些小心思的。
同樣作為這個城市的異鄉(xiāng)人,她和丈夫在這打拼,掙的都是辛苦錢。
當初他們夫妻倆在老家都是國企員工,后來因為時代因素,只能下崗。
他們倆人在親戚朋友的幫忙下,毅然決然的來這里打拼,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
可曾經(jīng)的觀念是很難改的。
趙大媽夫妻倆是東北人,在那邊,個體戶的地位其實不高,東北作為國家重工業(yè)基地,有共和國長子的稱號,那邊大家都以進國企工作為榮。
趙大媽和秦母相處久了,也知道人家在這可是有背景的。
人家的堂哥堂嫂都是官面上的人物,尤其是堂嫂,更是管教育工作的。
趙大媽又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傻子,她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對人情往來很是熟悉。
所以除了本身的性格以外,趙大媽難免也想和對方相處的更親密一些。
到時候萬一有事情請幫忙的時候,好歹也能開口。
個體戶本就不如在國企里工作安穩(wěn),趙大媽也難免居安思危。
所以趙大媽覺得自家兒子不如人家優(yōu)秀不說,還有點飄了,得好好治治才行。
東北媽媽的鐵砂掌新鮮出爐。
:。:
(https://www.dzxsw.cc/book/164258/89768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