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關鍵路段
在山中奔流的河谷是天然的道路。人若是在山中迷路,沿著河流順流而下,一般能找到定居點。戰爭中,群山中的地形,一個一個盆地、谷地的人類定居點就像是能夠提供營養水分的瓜,串連起這些盆地、谷地的川谷通道則是連結著瓜的藤蔓。山地戰爭就是對盆地、谷地的爭奪,與之相隨的是對川谷通道的控制。
嵐州、憲州是一小片連在一起的山中盆地,從方山縣出發占領嵐州、憲州,實際上就是從赤洪水谷地到了汾水谷地。能夠進攻大同府的寧武關通道,則是從汾水谷地,進入灰水谷地。沿著灰水逆流而上,就進入了大同盆地。
王宵獵從晉州,經石州進攻大同府的大迂回,實際上就是繞過太原盆地,直接進入大同盆地。在金軍集結重兵于太原府前線時,截斷其后路。
這樣的大迂回,想出來并沒有多么奇怪,難的是執行。
從晉州到朔州一千多里路,都要在山間穿行。要保障幾萬軍隊的物資,使其進攻有力,在這個時代,除了王宵獵沒有人能夠完成。甚至在金軍眼里,連王宵獵也無法完成。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王宵獵經略石州后,占領憲州實際上就是為了進入寧武關。占領憲州,就邁出了第一步,就意味道大迂回戰略正式開始了。
王宵獵在石州,收復陜西,奪回麟府路,做了很多大事。在王宵獵忙碌的時候,姜敏在干什么?難道就只是閑在那里,等著王宵獵把一切事情都做好?
當然不是。
姜敏在組織人力、物力,修筑從石州,經平夷、隰川、蒲縣,到晉州的道路。這條路不能只行走,還要能并排行駛兩輛大車。現在道路基本完成,正在整修。
王宵獵提出戰略,姜敏負責完成。不但包括戰斗,還包括交通運輸、糧草籌集、兵力集結諸般事情。大迂回戰略以前王宵獵都不敢明確提出來,難度可想而知。姜敏硬是一點一點的,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
來憲州前,姜敏跟梁興詳細講過王宵獵的大迂回戰略。明確告訴他,到憲州后的主要目的是武寧關,不要管周圍的州軍。要進武寧關,先要打下寧化軍。
這一段路,其實就是從汾水谷地進入灰河谷地。兩河谷的中間山地,也就是兩河分水嶺,應該是天然隘口。如果在隘口處設立關卡,會給進攻方造成極大的困難。
但實際情況,是這一帶人煙稀少,很多地方人煙罕至。在隘口設置關卡,實際無法補給。不要說在隘口,實際上一直到朔州,金軍都沒有設防。梁興最主要的任務,是攻下寧化軍后,修筑道路。
寧化軍城,位于兩山之間,中間汾河流過。軍城位于一處平地,剛好把南北道路卡死。
站在山坡上,梁興用望遠鏡看了很久。放下望遠鏡,道:“這一帶山路艱難,只要有一二百人,守死軍城,就截斷了南北道路,可謂險地。不過,對于我們來說,手中有了火炮,就容易了。”
中軍統制秦祥道:“寧化軍守軍不足百人,而且都不本地蕃兵。不用火炮,我們只要蟻附攻城,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梁興笑道:“既然有大炮,為什么不用呢?注意派出游騎,把軍城徹底封死。明天運兩門火炮過來,轟開城門!”
秦祥叉手稱是。
看了看四周的群山,梁興嘆道:“憲州到陳家谷口二百五十里,最難的不是金軍固守著險要,而是軍隊要怎么走過去。你看這路,在河邊僅有一線,運輸物資只能人扛肩背,連騾馬都行不了。這樣怎么行呢?宣撫想從這里送幾萬大軍到前線,路上就餓死了。”
秦祥道:“我們該怎么做?”
梁興道:“我們這個時候占領寧武關,就是要用后邊幾個月的時間,把道路修好。最起碼,要能走大車。只要道路能走大車,多少物資運不上來?只是這個任務,很艱巨。”
秦祥點了點頭,沒有再答話。
這里是汾水上游,對接灰河上游。上游水小,川谷相對發育不完善,又是在群山之中。這種地形,想修道路,難度可想而知。迂回一千多里,難度最大的就是這一段路。
轉身看了看,梁興道:“幸虧我們有了火藥,可以開山,不然哪有辦法?打下寧化軍后,前方再無金軍,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路了。下個月,都統會派工兵團來,還有工程隊,想辦法把路修通。”
攻占寧化軍,對于手下有一個騎兵團、一個步兵團的梁興來說,根本就不是艱巨任務。只要軍隊來了,踩也把軍城踩平了。問題是,軍隊怎么來?
下到河谷里,梁興沿著路,一直向下游走去。看著兩邊群山,心事重重。
石州州衙,姜敏看著桌子上的地圖,緊皺著雙眉。
張均捧了一杯茶水,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圖,到旁邊坐下。道:“再怎么看,也還是那些路。現在除了憲州到寧武關外,其他地方都探測完了,也畫出了地圖。接下來的工作,無非就是按圖施工罷了。”
姜敏道:“在山中作戰,說白了,就是爭奪一個一個的盆地和谷地。連接這些盆地的川谷,則分布著險要。而這些川谷通道,大多是河流。所謂修筑道路,就是把這些河流,一個一個連起來。石州往南,沿著寧鄉水過平夷縣,轉到蒲水的水游,順流而下到了隰川縣。而后沿昕水到蒲縣,再翻過山,就到晉州了。”
說到這里,姜敏也坐下。道:“我們的工作,一是沿著河流修筑道路,再一個就是翻過分水嶺修鞏道路。如果這些道路修通了,不用說,我們坐著大車去大同。如果修不通,今年冬天可就不好過了。”
張均道:“憲州以南,原來有道路。雖然狹窄了些,但終是有路基,我們只要加寬就好。憲州到寧武關,只有山間的小路,人也難行。要把那段路改成能行大車的路,屬實不易。”
“是啊,我也在擔心那段路。”姜敏嘆了口氣。“金軍在那一帶的防守,只有一個寧化軍。遼朝本來在寧武關附近還有一個神武縣,最近聽說金朝也廢充了。那一段道路,說白了,金軍就是認為不可能有軍隊能走。”
張均點了點頭。道:“我們準備給梁興一個工兵團,八千修路工,夠不夠?”
姜敏道:“我現在想,可能一個工兵團少了。兩百五十里,一天修五里,也要五十天。可一個工兵團,在那種地方能修得了五里路?恐怕不行。”
張均聽了不由皺眉:“一個團三千人,又有火藥,又有修路經驗,一天還修不了五里路?”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64170/7338039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