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鄭成功的功勞
聽見朱由棟說,廈門是鄭經和陳永華在主事。頓時張煌言大驚,道:“怎么可能,那延平王去了哪里?他怎么能丟下軍隊不管呢?”朱由棟道:“現在鄭成功正領軍在臺灣,也就是大員。三月的時候,就已經去了臺灣了。估計這時候,應該已經攻下臺灣了吧。”
這回不光是張煌言不了解,鄭成功的行動了。扶綱也道:“延平王怎么能突然如此行軍?留下滿清這個大敵不顧,反而去攻打臺灣呢?這不是舍本求末嗎?延平王應該不會如此糊涂,難道是南京大戰的事情,太過刺激,導致延平王失去了理智?”
得,直接懷疑鄭成功有神經病了。朱由棟道:“不管他是因為什么原因去的,但是現在廈門,確實是鄭經在主事。如果延平王在,可能還會放這些王爺們北上,但是鄭經會不會放人,就說不定了。我們現在占領了南京,想要讓他輕易的放這些王爺們,北上來南京,估計不會太順利。”
張煌言道:“殿下過慮了,鄭經是延平王長子,一直為延平王留守后方。想來鄭經也不會太過無力,既然殿下不放心。我就親自去一趟廈門,我于延平王的軍師陳永華相熟。到時候有他鼎力相助,相信鄭經還是會給臣幾分薄面,不會強行扣留眾位宗室王爺。”
朱由棟道:“不用了,蒼水你的事情比這重要的多。先把朝廷的馳道修好,督促前來為大明效力的這些匠人。好好的為大明打造更加便利的工具和兵器。”
見朱由棟不讓自己離開,反而讓自己去關注那些奇技淫巧的事情。張煌言忍不住道:“殿下,臣實在是不明白,為什么殿下如此關心這些匠人。奇技淫巧,不過是小道,治國和光復大明,還是需要圣人之言,虎狼之師。”
朱由棟道:“奇技淫巧當然不是小道,我們居住的房屋,防守的城池,都是出自這些能人之手。還有我們能用到的耕作農具,哪一個不是這些人造出來的?只要用好了,這些小東西能起到大作用。”
扶綱道:“殿下,難道忘了熹宗之事?當年熹宗就是因為沉迷于木匠,才讓朝堂上,被魏忠賢弄的烏煙瘴氣。還請殿下不過過于沉迷于其中,以免荒廢國事。”朱由棟道:“你們啦,就是太過了。朝廷不但需要讀書人,還一樣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大明才能中興強大。”
見兩人還要勸說,朱由棟忙道:“好了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我們就是爭論的再多,也于事無補。既然蒼水說不知道怎么做,那就這樣,將這些人全部都不歸朝廷。我單獨成立一個科技院,也不用占據朝廷的編制,俸祿我來發放。到時候他們做出東西了,再讓你們大開眼界去。”
張煌言也不是古板的人,見朱由棟如此說,當即便道:“既然殿下決定了,我們也就不在強求了。”然后話鋒一轉,又道:“可惜延平王去了臺灣,不然得到殿下帶領大軍攻下南京,應該也十分高興。”
扶綱也道:“是啊,要是延平王能率軍到來,兩軍合兵一處。想要光復大明,也就容易的多了。哎,延平王怎么就如此急的去攻打臺灣呢?”
朱由棟道:“我雖然不知道,鄭成功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急著去攻打臺灣。但是大概的原因,還是能猜出一些。”張煌言一愣,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說,延平王已經知道皇上被害的消息。所以才不顧滿清的威脅,執意要去攻取臺灣,作為大軍的后方?”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朱由棟道:“八成是這個原因,廈門太小,不足以作為大軍的后方。而金門又離大陸太近,同樣時時刻刻,都要受到滿清水師的威脅。鄭成功這才急著想要攻取臺灣,作為抗清的后方。”
錢謙益道:“可是殿下已經攻取了南京,還與西南三省作為抗清的后方啊。哎!大木這次糊涂了,要是他不去臺灣。得到殿下收復南京后,就率軍北上,現在已經和殿下匯合了。說不定現在浙江和福建已經光復了。”
朱由棟道:“對于這一點,我到是不覺得他做的有錯,畢竟,在當時鄭成功不知道我們復明軍已經東進。再說了,就算他知道了我們東進,也不一定會相信我們。畢竟鄭軍,沒有和復明軍打過交道,也不知道復明軍有如何的能耐,能不能打下南京。”
扶綱道:“就算如此,延平王也該派人打探才是,怎么能夠貿然的就領軍去了臺灣呢?聽說哪里還被西洋的紅毛給占領了,能不能打下臺灣都還不一定。”錢謙益道:“能不能打下臺灣是小,如果在那里兵力損失太嚴重,如何在抵擋清軍的進攻啊。”
朱由棟道:“我反而覺得延平王這次沒有錯,在當時延平王的情況下,出兵臺灣是最好的選擇。他不像是我們,我們當時在四川起兵的時候,軍中大多數都是光棍一個,根本沒有什么后顧之憂。”
朱由棟看著扶綱等人,道:“可是鄭成功不同,他們的軍中有大量的家眷,老人婦女兒童更多。要是沒有穩固的后方,大軍也不能安心的出征。我反而覺得,鄭成功攻取臺灣有些太晚了。要是早幾年攻下了臺灣,把臺灣作為后方基地。將婦孺家眷都安置在臺灣,大軍出征也不會時刻惦記著后方。”
然后問向張煌言道:“蒼水,我聽說,鄭成功當初在南京城下,就是帶著大量的家眷來的?”張煌言道:“殿下說的是,當時延平王為了激勵士氣,所以帶上了全部的家眷,以表收取南京的決心。”
朱由棟道:“這個方法,在出征的時候,確實能激勵將士的士氣。但是里南京后,也正是因為家眷的拖累,才導致軍紀敗壞。否則以延平王當時的情形,清軍就是想偷襲,也不會輕易得手。”
張煌言一想,頓時覺得朱由棟說的有理,道:“可惜,當時延平王沒想道這個道理。以至于在南京城下打敗,延平王的精銳也損失慘重。最后退出長江的時候,居然連崇明都攻不下了。”
朱由棟道:“雖然鄭成功失敗了,但是也告訴我們,滿清在江南的兵力十分薄弱。只要有大軍來攻,清軍的防守簡直不堪一擊。這也為我們東進提供了可靠的情報,否則我們也不能輕易的東進了。”
扶綱道:“這也算是無心插柳,還好殿下抓住了這個機會,千里
奔襲,終于攻下南京。否則,延平王損失了上萬的精銳得來的消息,也就無用武之處了。”
朱由棟笑了笑,當然不會說,自己就算沒有鄭成功攻打南京,也會率軍東進的。現在鄭成功的態度不明,能給他留些面子,總好過相互拆臺的好。
等三人離開后,朱由棟帶著彭昌寶來到周大柱的軍中。找到周大柱后,道:“這段時間訓練的怎么樣了?”周大柱道:“殿下,我覺著火槍根本就不用訓練啊,就這幾下,還沒有什么陣勢變化。整天這樣重復,不要說士兵了,就是我都煩的很。”
朱由棟道:“現在不要覺得煩,等上了戰場,你能在交戰的時候,多放一次槍,就能多殺一個敵人。要是軍中的人,都能多方一次,敵人就能死傷幾千人。你想想要是用刀去砍,你們要死多少人才能殺死這幾千人?”
周大柱驚道:“殿下,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吧。要真是這樣,還練什么刀槍啊。直接用火器,就能將滿清給趕出中原了。”朱由棟道:“你也不要高興的太早,你剛才不是說軍隊訓練的煩了嗎?大家都煩了,你能訓練出什么結果來。”
周大柱道:“這不是之前不明白為什么要訓練嗎?現在知道了,當然不能煩了。”朱由棟道:“這些事情,等過幾天再說。你剛才說訓練的煩了,讓你帶著軍隊,先去干件其他的事情。”
周大柱忙道:“殿下請吩咐,末將隨時聽從號令。”朱由棟都有些感慨了,還是軍中好啊,只要自己軍令一處,根本沒有任何人反對,也沒有任何人質疑。不像那些文臣,自己說一句,他們劈里啪啦能給你扯一堆出來。
朱由棟感慨了一下,道:“我們來江南也有些時間了,但是地方士紳,對大明不是很配合。他們依然把持這地方,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而且還在四處串聯,想要找關系偷逃朝廷稅銀。”
周大柱道:“殿下只管說讓我們去做什么,這些事情不是我們去考慮的。殿下只管下令就是了,我們一定嚴格執行殿下的命令。”朱由棟見周大柱一副義無反顧的樣子,頓時也不再說什么了。
對周大柱道:“明天開始,你們的軍隊,全部以百戶為一隊,分散進入松江,蘇州,鎮江,常州。配合江蘇巡撫朱國治,全面開始清欠。”
周大柱一愣道:“讓我們去清欠?朱國治不是做的好好嗎?”朱由棟道:“朱國治之前的清欠,做的太過片面。只是將需要繳納銀子的數目,分發給各縣。然后各縣有分給鄉下的士紳,保長。讓他們去收取稅銀。”
周大柱皺眉道:“江南的稅銀一直都是這樣收的啊。”突然周大柱想到四川的情形,想朱由棟問道:“殿下是想讓我們自己去收?像四川那樣,將這事士紳全部打散,還要打斷地方士紳的特權?”
朱由棟道:“你說的對,但也不全對。我們不但要像四川那樣,還要比四川更加徹底。因為現在江南的士紳們,比四川的士紳們更加復雜。他們是實力盤根錯節,還與官府勾結,所以你們面臨的情況也十分復雜。”
(https://www.dzxsw.cc/book/164107/87923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