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發展火器
張煌言見朱由棟不肯讓步,況且朱由棟說的也沒錯,教書育人,教化天下,本就是禮部干的事。只是禮部可不光干這些事,職權和體面也不是一個祭酒,或者學政能比的。張煌言知道現在怎么說,朱由棟也不可能改變,也只好先這樣。
朱由棟見張煌言不在糾纏王熙的事,便道:“張大人,我這里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張煌言笑道:“不會是侯爺也看我張某懶散慣了,想打發我去做點什么事,少來礙你侯爺的眼吧。”
朱由棟忙道:“當然不是,張大人的才氣,能力,還有愛國的情懷。這都是無可挑剔的,張大人要是還這樣說,可就是挖苦我了。”張煌言也不可能是真的對朱由棟有意見,畢竟朱由棟以一人之力,光復三省之地,這對于一直謀求復國的張煌言來說,這已經高過了其他的事。
當下道:“不知道侯爺需要我去做什么事?”朱由棟沉吟了一下,道:“如果張大人不愿意,我也不勉強。”張煌言道:“侯爺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是為光復大明,就是要我付出這條性命,我張煌言也絲毫不懼?”
朱由棟看著一臉堅定的張煌言,慎重道:“我們現在和清軍交戰的地方,大多是山區。這些地方的地利條件,讓我們云貴川的軍隊,在清軍面前占盡了優勢。但是如果我們出湖廣,進入江南。或者是北上進入中原,甚至是追著清軍進入北方草原。那我們對上清軍就沒有地利可言,那里盡是利于騎兵作戰的天地。”
張煌言疑惑道:“侯爺這么說也不無道理,但是這和侯爺讓我去做的事有關嗎?”朱由棟道:“有,當然有,南方多水當重水師。”張煌言道:“侯爺是想讓我去訓練水師?”
朱由棟搖頭道:“讓張大人去訓練水師就有些大材小用了,水師交戰,多用弓箭和火器,但是我們的火器根本就沒辦法直接鑄造。我們有的也僅僅是,從清軍那里繳獲過來的,而且很多都很老舊,根本就無法使用。”
張煌言道:“那侯爺的意思是?”朱由棟道:“我想張大人在延平郡王的軍中待過一段時間,據說延平郡王的軍隊,多用火器。想來張大人對火器也十分了解,所以我想請張大人去主持鑄造火器。”
張煌言一聽,心里明白了。自己以前也是帶兵之人,就算是客居在延平郡王鄭成功那里,也是自己單獨一軍。如今朱由棟不給自己軍隊,反讓自己去做一個督造火器的匠人。朱由棟這時心里有些顧忌,怕自己不同意。
張煌言想明白后,當即道:“侯爺放心,我一定將我在延平郡王那里,看到的火器全部造出來。”朱由棟見張煌言答應,頓時也高興道:“好,張尚書能答應,我真的很高興,但是我要的不是只模仿的造出來。”
張煌言道:“不只是模仿?難道侯爺還有其他的什么想法?”朱由棟道:“當然,以前我大明的火器,有單眼銃,三眼銃。但是這些火器都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射速慢,裝填慢,射不準。清廷后面也都是模仿我大明的火器,樣式也并沒有多大改變。”
張煌言道:“這些都是火器的通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變的。”朱由棟道:“所以我們才要去改變,我們只要改變了火器的這些缺點,加上我們現在的士兵敢戰,不畏敵,那滿洲人就再沒有什么可以仰仗的了。”
張煌言道:“侯爺說的沒錯,光我在延平郡王那里,就見道了很多種火器。最厲害的就數斑鳩銃和魯密銃,其他的還有更為好用的燧發槍。”朱由棟當然知道火器的發展,弓箭刀槍根本就不能比擬的。當即焦急的道:“蒼水能造出來嗎?”
張煌言見朱由棟激動的直叫自己的字,知道朱由棟很在意火器的制造。但是張煌言還是搖頭道:“侯爺說笑了,煌言之前也是一直帶兵,四處漂泊,那里能造出這些火器來。”
朱由棟頓時失望道:“也是,難為張大人了。只是我們想要出去和清軍一較高下,想要將清軍徹底的趕出中原,可離不開這火器啊。”張煌言見朱由棟有些氣餒,道:“侯爺何必這樣說,之前侯爺沒有一刀一槍,也能起兵抗清。憑著將士手里的刀劍,如今不也打下了這西南三省。不過是區區火器,侯爺何必沮喪。就算是滿洲人騎射厲害,咱們也不比他們差啊。”
朱由棟聽張煌言這樣說,頓時也打起精神道:“張大人說的對,沒有火器,我們也不懼清軍。只是我還是希望,張大人能幫助我們造出自己的火器。如果我們在去北方,中原大地上,清軍不光有大量的騎兵,各處關隘還有大量的火炮。如果我們沒有可以克制清軍的有力武器,我們還要死傷多少人啊。”
張煌言道:“這點侯爺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早日為大明造出火器。”朱由棟道:“好,我等張大人的好消息。對了,如今的水師也需要張大人多加指導,之前復明軍安排的那個將領,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水戰經驗。”
張煌言道:“之前跟我一同來的幾人,都是水性極佳的漢子,也都是南京的義士,何不讓他們去水軍里做事呢?”朱由棟道:“這沒問題,我一會兒就讓人帶他們去水軍。”
張煌言又和朱由棟商量了一些,關于火器制造的細節,凡是張煌言提出的要求,朱由棟都毫不猶豫的答應。這讓張煌言更加認可朱由棟,之前去了鄭成功的營里,鄭成功因為手下將領一見不同,對張煌言的要求也是要考慮良久。
朱由棟又讓周大柱將之前大都督府的兩千火器部隊,全部交給張煌言。只要造出來火器,就直接裝備這兩千軍隊,讓他們去實驗和檢測火器的性能。對于朱由棟的做法,張煌言也沒有反對,欣然的接受了朱由棟的安排。
云南的復明軍經過將近二十天的進攻,羅仁一路已經完全堵住了,清軍退回廣西的道路。本來在元江府和那嵩一起起兵的許名臣,高應鳳,兩人也從城里逃了出來。被山里苗人救下來,也送道了羅仁軍中,只是朱養恩和龍贊揚兩人,卻死在了突圍的戰事里。駐守元江的清軍,見通往廣西的道路被封鎖,發兵攻了幾次,復明軍打退后,也退回元江府,不敢再來。
其他幾個方面的復明軍也都進展順利,蔣超得到郭李愛的支援后,前后夾擊屯齊,屯齊所率領的清軍,紛紛崩潰。屯齊兵敗之下,力戰突圍不成,直接自殺了。
然后郭李愛帶著大軍,到姚安和劉迎南匯合,攻入孟化府,大理府。由于滇西道路曲折,各軍不敢過于冒進。
另外順寧府的米聰見復明軍分幾路挺近,于駐扎在順寧府的清軍將領,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子巴爾堪一商量,由巴爾堪親自督促守軍出戰。但是這些清軍都是湖廣地方的軍隊,如今被復明軍氣勢洶洶的姿態嚇的那里還敢出戰。
最后米聰搜刮了整個順寧府的府庫,湊出來了三萬兩銀子,犒賞大軍。這些守軍才磨磨蹭蹭的跟著巴爾堪出戰,結果出城不到十里,被躲在山里的彝族人和復明軍哨探一騷擾。這些守軍就被嚇的四散逃跑,任由巴爾堪怎么怒斥鞭打,也管不住這些逃跑的士兵。
最后巴爾堪被自己的侍衛,保護著逃回了順寧府。而在山里的三百彝族人和五十多人的復明軍哨探,卻押著三千清軍俘虜返回了蒙化府大營。最后審問這些清軍才知道,現在順寧府,根本就沒有能指揮的將軍,加上大軍缺糧,軍隊根本就沒有戰心。
巴爾堪只是一個剛剛二十歲的人,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處在溫柔鄉里的人,那里經歷過真正的戰場,這次也不過是跟著大軍,到云南來見見世面的。如今聽見四處傳來的明軍進攻消息,早就沒有了主意,還是在米聰的勸說下,鼓起勇氣帶著大軍出來。結果清軍被嚇的一哄而散,巴爾堪只好逃回順寧去了。
看著巴爾堪帶著大軍出去,結果不到半天,就只剩下他自己帶著親兵回來。米聰也被氣的不行,現在四面八方都傳來明軍攻來的消息,又不敢直接逃走,最后在知府衙門里自焚而死。只留下巴爾堪在順寧府惶惶不可終日,乞求大清軍隊能來就援。
大理府知府盧桂生,眼看著大明軍隊攻來,這時盧桂生又想反正歸明,于是派人前往永昌府,尋找還在永昌府堅持抗清的吳子圣部。之前盧桂生在磨盤山出賣了李定國,導致李定國在磨盤山伏擊清軍不成,最后打了個兩敗俱傷。現在要投降,盧桂生可不敢去找李定國投降。
結果沒想到吳子圣部和高文貴等人,在十月底的時候就已經前往緬甸救永歷,吳子圣和高文貴一路打到了緬甸境內。眼看這明軍攻勢兇猛,這時緬人害怕了起來。又去逼迫永歷下圣旨將二將擋回去,永歷在緬人的逼迫下,只得又下了圣旨,讓二人退出緬甸境內。二人被圣旨駁斥,見皇上居然要求他們推出緬甸境內。高文貴一氣之下,加上長時間的勞累,終于一病不起,最后郁郁而終。
吳子圣獨自一人帶著大軍返回云南的時候,碰上了同樣再次殺入緬甸的李定國。李定國見吳子圣帶的大軍,士氣全無,將士疲憊。一問之下才知道又被永歷的圣旨給擋了回來。
李定國悲憤的吼道:“皇上這是做什么啊,我們來接他回國,怎么三番五次的用圣旨將我們呵斥回國。”吳子圣道:“皇上是不想回國了嗎?他是要拋棄我們啊。文貴聽說這事,已經病死了。這樣下去,我們將是缺衣少食,如今已經是臘月的天了,看看我們的將士,如今依然只著單衣,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么希望。”
李定國道:“不管怎么樣,我們一定要救回皇上,只有皇上在,我們才有機會打敗清軍,光復大明。”跟在李定國后面的白文選,也帶著大軍前來,聽說前去救援永歷的軍隊,又被擋了回來。道:“如今將士疲憊,強攻緬甸也不可能,不如我們還是先行休整一下吧。”
李定國道:“如今也沒有辦法了,吳子圣你先帶著大軍返回云南,我和文選再去一次。我不相信皇上會放棄回國,當初也只是說暫時避入緬甸,怎么突然就變了。”吳子圣道:“當初還說的是直接去四川呢,害得慶陽王他們已經先去了四川,如今也是生死不知。”
白文選見吳子圣這話有些指責李定國的意思,畢竟當初李定國也同意改走滇西的。見李定國的臉色有些不好,當即拉住吳子圣道:“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目前是救回皇上要緊。”
吳子圣這時也反應過來,見李定國的神情,也道:“行,你們再去一次,我看也沒有希望,我聽說現在清軍那邊,吳三桂已經帶著一萬大軍進入了緬甸,肯定是逼迫緬甸將皇上交給清軍。”
李定國一聽,頓時焦急道:“一定不能讓皇上落入清軍手里,否則大明就完了。”然后又責怪吳子圣道:“你既然知道清軍已經進入了緬甸,怎么還獨自返回了呢?”
吳子圣將身上的圣旨往李定國面前一遞,道:“你看看,皇上下了圣旨來,我能不退嗎?”李定國頓時也沒有話說。白文選見兩人又要吵起來,剛要上前勸說兩人,就看見李定國的兒子李嗣興帶著一伙緬人過來,說是有永歷的圣旨。
李定國等人出營來看,果然有一伙緬人擁著兩個官員前來,李定國走近一看,確實吏部侍郎楊生芳、錦衣衛丁調鼎二人。見到大明的臣子,李定國等人頓時非常高興。不等二人開口,李定國已經問道:“皇上怎么樣?為什么大軍幾次前去迎接,皇上就是不愿歸國。”
(https://www.dzxsw.cc/book/164107/83154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