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 章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看罷棉田以后,錢昱準備打道回城的時候,突然間想起后世炙手可熱的和田玉,就隨口問了李從德一句。
“于闐盛產美玉是天下皆知,現(xiàn)在的情況怎么樣?”
李從德一聽錢昱提到了玉石這件事,心里面暗中猜想是不是皇上對玉石有什么想法。
“稟報皇上,于闐確實是產玉石,臣早已準備好了極品美玉數(shù)百斤,正要進獻給皇上。”
錢昱沒有想到李從德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他從李從德的語氣中聽出,似乎和田玉現(xiàn)在的產量非常大。
極品美玉數(shù)百斤,好家伙,那不如極品美玉的和田玉豈不是更多。
錢昱印象中和田玉在后世那可是論克買的,就這樣還是美玉難求。
自己雖然說不是多么喜愛這類東西,但是,穿越后能夠見識一下和田玉眼下的產量也是一件幸事。
“皇上,目前正是采集玉石的大好時節(jié),如果皇上有興趣的話,臣想請皇上去看一看玉石出水的情景。”
庫房官吏看見錢昱沉吟不語,試探著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嗯,你既然這樣說確實是勾起了我的興致,好,現(xiàn)在天色還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玉石是如何采集的。”
李從德此時方才明白了錢昱剛剛問話的真正目的,他也急急忙忙地補充著自己剛剛的失誤。
“皇上,從這里到那個地方還有很長的路,今日去了恐怕是就趕不回來了,不過,那里有一處官衙可以住宿,臣先派人去安排一下。”
“好,你有心了。”
錢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李從德感覺到自己這一次算是做對了。
心里面欣喜的李從德立刻交代自己的親兵,讓他提前去布置接待錢昱的一切事務,同時叮囑他不得泄露錢昱的身份。
親兵打馬狂奔一騎絕塵先走了,錢昱、李從德他們在后面不慌不忙的趕路。
和田玉石產在昆侖山和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之中。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采玉的方法也經歷了幾個發(fā)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下河撈玉,第二個階段是下河踏玉,第三個階段是攻山采玉。
一路上,李從德向錢昱講解著目前采集玉石的情況,錢昱聽過以后方才明白,此時的采集方法是下河撈玉和踏玉。
李從德還告訴錢昱,玉石按其產出情況,可以分為三類:山料玉、山流水玉、子玉。
其中,子玉的開采最為方便,質量也是最好的,惟一的不足之處就是產量有限。
山流水玉石質量次之,產銷量稍為大一點大,產量最大的是山料玉,但是因為地處高寒交通十分不便,還沒有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采。
玉石特別是子玉主要產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老百姓都習慣地稱為“白玉河”、“墨玉河”。
每年春夏之際,昆侖山山洪爆發(fā),洶涌澎湃,把玉石礦石從山上沖刷下來,經過上萬年的反復磨滾撞擊,雜質盡去,剩下圓潤光滑如凝脂般的寶玉。
撈玉是目前采玉的主要方法,撈玉就是在河流的河灘和淺水河道中揀玉石、撈玉石。
采玉是有季節(jié)性的,主要是在秋季和春季。
夏季時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漲,流水洶涌澎湃,這時山上的原生玉礦經風化剝蝕后的玉石碎塊由洪水攜帶奔流而下,。
這些玉石碎塊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帶因流速驟減,所以就堆積在河灘和河床中。
秋季時氣溫下降,河水漸落,玉石顯露,人們易于發(fā)現(xiàn),這時氣溫適宜,所以秋季成為人們揀玉和撈玉的主要季節(jié)。
當錢昱趕到“白玉河”的時候,映入他眼中的是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美景。
藍天白云之下,清澈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水面金光閃閃,一群人正分布在河水中低頭彎腰忙碌著。
突然,錢昱在這些采集玉石的人群中,看見了數(shù)量還不少的年輕少女。
“采玉人中為什么還會有年輕的女子?”
錢昱的話語中隱隱約約有一絲不快。
女孩子這樣在水中長時間浸泡,會對她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錢昱才會有些不高興。
“稟報皇上,這是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因為先輩們認為,少女、秋月、河水與美玉同屬“陰”,她們在水中可以互相召喚和吸引,采到的玉石不會丟失。”
李從德的話讓錢昱是眉頭緊皺,庫房官吏還向錢昱進一步說明,當?shù)厝硕嘣谇锾煊忻髟碌囊雇聿捎瘛?br />
采玉人會借助月光觀察河水中的鵝卵石堆,有玉石聚集的地方,會加倍反射月光,而顯得特別明亮。
“無稽之談。”
錢昱聽罷李從德與庫房官吏的話,強壓著心里面的怒火沒有罵出臟話。
“從此以后,采集玉石禁止女子下河,她們如果確實是想賺錢補貼家用,就全部都由我來安排吧!”
錢昱打算把她們都送到新建的紡織工坊里去,在那個地方同樣可以賺錢,相對的身體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李從德、庫房官吏不清楚錢昱為什么會因為這件事不高興,不過,他們想知道錢昱對這些女子的具體安排卻又不敢打聽。
和田玉是天下最富盛名的玉石,特別是其中的純白玉石,由于滑膩如羊羔的脂肪,所以被稱之為“羊脂玉”。
回到官衙休息的錢昱,恰好見到了一塊剛剛從河水里撈上來的羊脂玉。
撫摸著這塊羊脂玉,錢昱禁不住是浮想聯(lián)翩,和田玉歷史悠久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將相的最愛。
歷史上從周代祭天的禮器,秦國的傳國玉璽,明代的子岡牌等都是采用和田玉制成。
潔白珍貴的和田玉作為貢品,進獻給歷代的皇帝,輕則一塊玉石幾百斤,重則一塊幾千斤,甚至達到幾萬斤!
你爭我奪的傳國玉璽,于清泰三年(936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也被后唐末帝李從珂帶著一同自焚了,從此以后傳國玉璽就不知所蹤。
公元936年,距離眼下不也僅僅是才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錢昱突然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夠找到那塊傳國玉璽。
這件事不可以大張旗鼓的去辦,只能夠悄悄地在私下里進行,想到這里錢昱就決定把此事交給老管家錢元盛去辦。
(https://www.dzxsw.cc/book/164106/83152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