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朝天宮!
羅浮界仙道發(fā)展至今,已過數(shù)千載歲月。
除卻鎮(zhèn)壓九州的六宗之外,仙山,福地,洞天各地比比皆是。
千百年來,有史可考的證道真仙之輩,全都是自六宗出身。
因此若是想尋個三五百年逍遙,天下各處盡能去得。
但若是想要羽化成仙,只有在六大宗內(nèi),才有跡可尋。
旭日東升,夜幕星辰隨著一抹灼眼的光亮露出,隨之消失不見。
晨光照入大地,朦朦朧朧間,可以見得一座道宮,浮于太乙主峰之上。
懸空而起,立于云霄。
云海茫茫間,更襯的其道韻非凡。
一點紫氣顯現(xiàn),百里盡是道緣。
成仙之法不可輕易傳下,但是大道修行,若真有緣分,自能于其中悟出一二來。
法不可輕傳,道卻能盡觀!
這就是身為仙道大宗的氣魄!
新入門的二十三位弟子,此刻就立于這懸浮道宮門外,目光看向眼前這座宏偉的宮殿。
“此地乃是我太乙宗真正的底蘊(yùn),朝天宮!
“你們這輩子或許也只有這么一次機(jī)會,能夠完整的見到此地的真面目。”
路遙背對眾人,聲音悠悠傳出。
今日路遙的裝飾,與往日又有所不同。
身上不再是樸素白袍,而是改為了一件廣繡綢緞大衣,鑲金邊紋路,道道華彩點綴其上,沒有摻絲毫雜質(zhì),晶瑩若玉的道冠將烏發(fā)攬起,衣裝整潔尊貴,氣機(jī)浩渺。
六根通天柱,撐起朝天宮。
而這朝天宮里,則蘊(yùn)含了太乙宮最深奧的傳承,也是太乙宗立道根基所在。
每一根通天之柱間,都流轉(zhuǎn)著讓修道之士沉迷其中的道則。
其代表的不是別的,正是六道無上神通!
神行之術(shù),縱地金光!
禁錮之法,袖里乾坤!
移山倒海,劃江成陸!
無窮妙用,身外化身!
攻伐無雙,五色玄光!
窺測陰陽,太乙望氣!
何謂神通?
能在一個領(lǐng)域之中有著其余術(shù)法道法所不能比擬之處的,才叫神通!
云天之間,靈氣氤氳。
一眾新弟子循著一襲盛裝的路遙,步入位于云海之間懸浮的朝天宮內(nèi)。
蜉蝣生于天地間,不過滄海之一栗。
當(dāng)這群新弟子第一次進(jìn)入朝天宮時,都不可避免的浮現(xiàn)出了這樣一種感受。
這是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的一種感覺。
古樸、莊嚴(yán)都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內(nèi)涵宇宙,變化萬千才是其真正的面貌。
周圍所有太乙峰附屬的山川河流,溝壑樹林,都是這朝天宮陣法的組成部分。
走過與地面齊平的云流,眾人拾階而上。
周圍裝飾建筑,古色沉香,歲月氣息濃郁,整體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極大,但卻不會讓人感到空曠,無有絲毫散落之感。
千年道宗的滄桑底蘊(yùn),從這里便可以看得出了。
在這最上首的地方,赫然有幾人立于其間,衣貌皆不似凡間之選。
為首莊重肅穆,身著掌教冠冕,手捧卷軸之人,正是路遙的師兄,太乙宗掌教真人,李長庚。
“師兄。”
看到李長庚位于上首,路遙將弟子帶到后,輕輕頷首,隨后抬起腳步,走到了幾人的旁邊。
見到路遙上前,周圍的幾人都對著他打了聲招呼。
于上首者,加上路遙共有六人。
俱都是已經(jīng)證得元神業(yè)位,有資格進(jìn)軍仙道的大能之修。
而這六人,同時也是太乙宗六道神通的傳承者。
也是太乙宗的六大道脈掌尊之人!
立于最左,須發(fā)微紅,呈怒目相者,乃是太陽峰首座九陽真人,掌神通劃江成陸,可劃天下江河,一指點出,翻江倒海!
立于最右,清凈無常,最具仙風(fēng)道骨之人,乃是太元峰首座靜虛真人,掌神通五色玄光,玄光一掃,可將萬物身形泯作灰飛,元神也難逃磨滅!
于掌教李長庚左手邊立,不顯山不露水者,為太始峰首座觀星真人,掌神通太乙望氣,上可測帝王,斷王朝氣運,下可觀萬民,曉運勢所向!
位于后方,一矮小童子狀者,為太初峰首座極樂真人,掌神通身外化身,乃是一等一的悟道法門,可身化法身,一心多用,游歷世間紅塵,遍嘗喜怒哀樂,雖外表不顯,但其向道心性之堅,是除卻路遙之外,太乙宗最有希望證得真仙果位的存在!
而路遙,則是太華峰首座,掌神通縱地金光,袖里乾坤,天資千載無出其二,也是太乙宗當(dāng)代唯一證得真仙的大修行者!
最后立于中間,目露威嚴(yán)的老人,就是掌太乙主峰,管理太乙宗的李長庚真人,曉得神通袖里乾坤,手中權(quán)柄沉重,握一宗事務(wù),一言遞出,可斷一州風(fēng)云變幻!
道法神通,貴精不貴多。
能修成元神之輩,即使將六道神通全部掌握,入門也不算難。
難得是之后的修行。
因此大部分太乙宗真?zhèn)髦谎辛?xí)一種神通,少有能夠完全掌握兩門神通的修士。
真要是斗法較量,任由對面千般法術(shù),萬般神通,我自巍然不懼,一力破萬法。
一式神通,便可盡破之!
李長庚將手中卷宗徐徐展開,等到手中卷軸展開之后,下面的眾弟子才意識到,這是一副畫卷。
只見這畫卷之上,幾十位人物栩栩如生,神韻風(fēng)姿入骨三分,宛若真人一般。
李長庚輕撫下須,將手中畫卷拋起。
畫卷剛一離手,便從卷身流露出了數(shù)道流光,如一條小龍在眾人頭頂盤旋飛舞,將畫中內(nèi)容,顯示在了諸位弟子和峰主們的面前。
路遙等人見到畫卷,并沒有露出意外,但仔細(xì)觀之,仍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目光之中,透出了敬重之意。
“此卷上述的人物,皆是為我太乙宗立下過大功,從而被后人采其三分神韻,繪于其中的前輩祖師!”
“自我太乙宗立道以來,有真仙六尊,元神真人數(shù)十位不止,為我宗門護(hù)持披荊斬棘,不辭辛勞!”
“如今我太乙經(jīng)閣之中的典籍之所以浩如煙海,全賴諸位祖師一代一代的努力!”
“若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太乙宗的今天!”
長庚掌教話語凝練,聲音雖不大,但一字一句皆是擲地有聲,落于諸弟子耳中,更是如同驚雷,讓他們盡皆銘刻在心,不敢忘記。
“諸位同道,諸位弟子,請隨本座一拜!”
老人輕撫頜下須,緩緩彎起了脊梁,雙袖并攏,對著畫像就是一拜下去!
(https://www.dzxsw.cc/book/164082/83115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