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滄羊郡的變化
秦王并不想看到滄武郡的江湖平靜下來,亂起來的滄武郡才符合他的謀劃。
“能不能再讓他們亂起來?”
李過對身邊的謀士問道。
當初就是他們討論出了袖手旁觀這個計策,讓秦王府不要參與江湖的斗爭,坐視那些江湖勢打生打死,以待坐收漁翁之利。
這個計策很符合秦王的心意,滿心期待的等著江湖動亂,惹得滄武郡百姓民怨沸騰的時候就是他秦王府出面收拾殘局的時候。
沒想到幾位自詡正道魁首的人站了出來,講了一番義正言辭的話之后,單雄海竟然就同意了他們的提議,出面制止了紛爭。
那些密謀奪權的人已經(jīng)在這場紛爭中奪得了足夠的利益,見到單雄海出面,還有其他幾個大派的掌門參與,這些人是不得不停手。
不管怎么樣,滄武郡的局勢暫時穩(wěn)定下來,秦王就算想要搞事情,也需要一點時間去謀劃。
每多一天的時間,都會讓天下會等四個勢力變強一分,以后就算秦王想搞什么幺蛾子,段浪他們也不怕任何挑戰(zhàn)。
說完滄武郡,再來看一看楊遠離開后的滄德郡,與滄武郡不同,滄德郡的風波止于官府的干涉。
滄武郡的官府和江湖是對立大于合作,而滄德郡的釀酒世家與官府的關系是合作大于對抗。
很多時候滄德郡守最大的作用就是為滄德郡的釀酒業(yè)保駕護航,齊國的官員對滄德郡的釀酒業(yè)的容忍度越來越低,朝中有儒家的大臣曾經(jīng)數(shù)次上表,表示滄德郡釀酒業(yè)消耗了大量糧食,與百姓無益,造成了滄德郡糧價虛高,導致臨近的郡縣竟把糧食運往滄德郡銷售,加大了百姓的生存成本。
基本符合事實,但是卻有些片面。
他們只說了滄德郡釀酒業(yè)壞的影響,沒有說好的影響。
滄德郡是消耗了不少糧食,但是也賺來了很多其他貨物,其中有很多都是草原特產(chǎn)和其他國家的特產(chǎn)。
如果沒有滄德郡的美酒,齊國可能需要更多的糧食和銀子才能買回來。
而且滄德郡的釀酒業(yè)至少養(yǎng)活了三成的滄德郡百姓,難道這還不夠說明釀酒世家的重要性嗎?
但朝中的那些大臣看不見這些,或許看到了卻不愿承認。
所以滄德郡的郡守之位就非常重要,近十年來,滄德郡的釀酒世家們守住了這個位置,郡守一直都在為他們保駕護航。
所以當郡守制止他們繼續(xù)爭斗之后,趙山河和張家人才會迅速停止爭斗。
不過明面上的爭斗已經(jīng)結束,但是滄德郡的暗流比滄武郡還要洶涌,趙山河可不是一個會吃虧的主,他和張家的斗爭遠遠沒有結束。
楊遠已經(jīng)在滄德郡安排了眾多后手,一旦滄德郡再次爆發(fā)釀酒世家之間的斗爭,他的人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出現(xiàn),到時候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
說完滄武、滄德兩郡之后,我們的主角也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地盤滄羊郡了。
楊遠離開的時候,滄羊郡的積雪還沒有化,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田里的麥苗已經(jīng)已經(jīng)長到了膝蓋高。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長得十分壯實,楊遠的心情立刻變得舒暢。
“好。∵@麥子長得不錯,郡守大人和雨溪先生辛苦了!”
楊遠作為郡尉,他的職權中并沒有督促農(nóng)桑,但誰叫他已經(jīng)把滄羊郡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對于農(nóng)業(yè)之事當然異常上心。
郡守府也非常配合,幫助郡尉府推廣良種,良肥,這才讓滄羊城周圍的農(nóng)田長出了這么好的莊稼。
回到郡尉府之后,楊遠給雨溪先生放了一個小長假,“雨溪先生,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幾天,等到休息好之后再來府內(nèi)即可!
雨溪先生也沒有拒絕,扔給楊遠一大摞需要他簽署的公文,然后便跑回了家。
據(jù)說連夜出城去了城外的別院,想必是怕楊遠臨時把他叫回去。
楊遠回來之后,立刻成為了一個勤奮的郡尉,每天都在簽署公文,閱讀文件。
通過手下匯報的公文和黑翼交上來的情報,楊遠對滄羊郡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
不過文字看的再多楊遠對滄羊郡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想要了解的更透徹,留在郡尉府是不行的,甚至留在滄羊城都是不行的。
所以剛剛回來沒幾天的郡尉大人這一次又要離開郡城。
“楊猛,跟我出去一趟。”
楊遠這次出行只叫上了一支近衛(wèi)隊,滄羊城的盜匪大部分已經(jīng)被神衛(wèi)軍剿滅,斥候營早就撤出了圍剿山賊的行列,只有霍青還經(jīng)常帶著騎兵營清掃各縣,現(xiàn)在普通百姓也能夠安全的行走在滄羊郡的路上。
這大大增加了滄羊郡各縣的商業(yè)交流,恢復往日的繁榮指日可待。
而且楊遠還修正了商稅,減輕了中小型商號的負擔,大大增加了商號的數(shù)量。
順國原本的商稅很高,很多貨物的稅率到達了十稅一,因為順國本就不支持百姓經(jīng)商,八成的商號背后都有著世家或者官府的支持。
那還不是這些人想交多少就交多少,而那些數(shù)量不多的私人商號要承受的稅款簡直多的嚇人。
而且更過分的是每過一個縣都有可能被收一次稅,所以這些商號根本無法繼續(xù)擴張,除了本地,他們就沒有了支持,光是收稅就能讓他們破產(chǎn)。
經(jīng)過楊遠的修正之后,稅率大大降低,從最高的十稅一變成了最低三十稅一,這已經(jīng)讓那些商號欣喜若狂。
而且楊遠還強調(diào),不管這些貨物來自哪里,只要經(jīng)過滄羊城或者在滄羊城售賣,一律只準收一次稅,由郡守府派下去的稅務官收取。
沒錯,我們可敬的郡守劉志大人又為楊遠背鍋了。
沒辦法,誰讓楊遠只是一個郡尉,收稅這種事情根本不是他權力范圍。
不過也不是完全無關,在郡守大人的“強烈”的要求下,郡尉府成立了一支護稅隊。
誰敢不澆水,或是破壞滄羊郡的稅法,護稅隊就會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專制的力量。
楊遠沒有針對那些背后有人的商號,一視同仁就足夠了。
即便如此,滄羊郡第一季度的收的商稅也比過去一年還要多。
由此可知這些商號到底逃了多少稅。
不過楊遠倒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兒,他已經(jīng)派黑翼秘密收集證據(jù),這些可都是秋后算賬的理由。
多么可愛的商號!
簡直就是一座座移動的寶庫,你們快快賺錢吧!
:。:
(https://www.dzxsw.cc/book/163980/87374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