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滄德郡大亂5
即使不攻進營地兩支騎兵也能給齊軍帶來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兩座營地內(nèi)的齊軍并不充沛。
兩名齊將都派了人去山里圍堵青龍軍和驍騎軍。
營地內(nèi)外只有不到一萬士兵嚴陣以待,防守驍騎軍(羽林軍)的進攻,齊軍將士心里確實有些緊張。
一萬步兵對戰(zhàn)一萬騎兵,哪怕占據(jù)了天時地利還是很不穩(wěn)。
齊將在賭乾國騎兵不會大舉進山才決定在營地出阻擊他們。
要不然他們肯定會把所有兵力聚到一起,全力抵御乾國騎兵的進攻。
這樣可以保證更加穩(wěn)妥。
齊將認為他們現(xiàn)在的優(yōu)勢很大,只要守住三處山口,再堵住山里乾軍的出山路徑,勝利就是他們的。
乾國騎兵不可能在花盆山停留太久,那些進山的乾軍遲早都會變成我們的戰(zhàn)功!
齊將原本只想著不犯錯,順便再立點戰(zhàn)功就更好了。
結(jié)果當他們把主意打到乾國戰(zhàn)馬身上后,他們就不滿足于之前的想法。
他們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而且通向這個光明未來的道路并不是很危險。
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的人都知道應(yīng)該怎么選。
不用冒更大的風(fēng)險就能得到百十倍的回報,你會不會做?
肯定啊!
這樣的冒險簡直越多越好!
三位齊將動心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暗中謀劃起山外的乾國戰(zhàn)馬來。
“必須先找到山里的乾賊,只有找到他們,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計劃。”
“找到他們并不難,就算我們不去找他們也會自己跳出來。”
“山外的騎兵想把山里的乾賊帶走,不然他們不會留在花盆山不肯離開。”
“只要我們守好出山的通道,乾賊必然會自投羅網(wǎng)。”
“到時候只要我們把他們?nèi)拷叵聛恚酵獾那\騎兵想要把他們救走只有兩條路,要么從山口打進來,把我們的所有兵馬從花盆山趕出去,要么放棄騎馬從密林中進入花盆山。”
“不管乾賊選擇哪一種,我們都立于不敗之地!”
保證自己不敗,這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記住,一定要讓山里的乾賊到了外圍再攔住他們,得讓他們看到希望,乾賊騎兵才會冒險來救援他們。“
若是讓乾賊騎兵看不到就走山內(nèi)乾賊的希望,他們怕是要直接離去。
一切謀劃都要落了空。
那樣可就不美了。
故意放青龍軍靠近花盆山外圍,然后再攔截他們,不能讓他們沖出山去。
“將軍這是什么意思?找到乾賊后直接殲滅,何苦要大費周折,浪費時間?”
普通的齊軍將士不知道三位將軍的謀劃,但他們知道滄德郡的戰(zhàn)況對他們齊國不是很好,為何要在花盆山浪費時間。
去其他地方支援,抵抗乾軍不好嗎?
士兵們有怨氣,軍官如果不管不顧肯定會造成不好的后果。
但軍官很難和每一個士兵解釋清楚將軍的將令。
他們不需要知道的那么清楚,只需要完成將軍的命令即可。
太聰明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戰(zhàn)場上的士兵應(yīng)該是一個整體,一個思想統(tǒng)一的機器,太多的想法會讓這臺機器運轉(zhuǎn)失靈。
不管齊軍士兵理不理解,他們都要按照三位將軍的命令行事。
尋找青龍軍并不困難,因為趙博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主動走出了密林,正在全速撤離花盆山。
給他一天一夜的時間定能撤出花盆山!
只是全速撤離的代價便是行蹤會很快暴露。
一支數(shù)百人的兵馬在密林里穿梭留下的痕跡很顯眼,趙博也來不及讓人把這些蹤跡抹除。
“只要我們的速度比齊軍快,我們就是安全的!”
山外有驍騎軍和羽林軍接應(yīng),趙博不擔(dān)心被齊軍追殺到筋疲力竭。
只要出了山便是海闊天空!
趙博知道帝國戰(zhàn)馬的優(yōu)勢,即便多載一個人也比齊國戰(zhàn)馬跑得快,齊軍追不上。
趙博現(xiàn)在要思考的應(yīng)該是如何離開花盆山。
他覺得齊軍不會放他離開花盆山,這可是他們唯一能夠留下青龍軍、驍騎軍和羽林軍的機會,也是最后的機會。
“他們應(yīng)該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趙博與三位齊將交手多日,對他們也算有些粗淺的了解,他們不是無能庸碌之人,如此潑天大功擺在面前,他不信三人會無動于衷。
所以他認為出山會是青龍軍要面對的最后一道難關(guān),過了這道關(guān)他以后還能繼續(xù)為大王征戰(zhàn),過不了......
他和身邊的數(shù)百青龍軍以及驍騎軍戰(zhàn)士全都得埋骨花盆山。
這還是不是趙博最擔(dān)心的,他最擔(dān)心的是牽連到山外的驍騎軍和羽林軍。
如果為了拯救自己而讓兩軍傷亡慘重,趙博寧愿他們沒有來救援自己。
騎兵是乾國最鋒利的一把利劍,要是因為自己讓乾國利劍受損,自己可真是萬死莫辭。
現(xiàn)在的乾國看似強大,其實卻危機四伏。
蠻族、順國、齊國、以及遠隔千萬里的楚國,都對乾國虎視眈眈。
一旦乾國露出軟弱之勢,他們就會變成一群餓狼撲上來,讓新生的乾國尸骨無存。
楊遠為何要親自來邊境支援攻齊之戰(zhàn)?
還是因為乾國無力給玄武軍和青龍軍更多的支援,只能同意大王再次御駕親征。
其實很多乾國官員、將領(lǐng)都清楚,最好的處理辦法是立即罷兵,與齊國和談。
可楊遠不同意。
大王不同意,乾國與齊國之間的戰(zhàn)爭便無法結(jié)束,所以楊遠來了滄水,親自支援入齊的乾軍。
趙博已經(jīng)知道大王來了邊境支援他們,絕對不能因為我影響了大王的大事。
趙博讓軍情司的人去稟告馬騰大帥,“如果發(fā)現(xiàn)齊軍的伏擊,千萬不要進山!”
他思來想去,齊軍的最終目標肯定不是自己這伙殘兵,山外的驍騎軍和羽林軍才符合他們的胃口。
畢竟三位將軍,數(shù)萬兵馬都在這花盆山,他們要是沒什么想法趙博都會瞧不起他們。
估計他們自己也會瞧不起自己。
馬騰接到趙博的匯報后并沒有太在意,他早就知道齊軍要打他的主意,那又怎樣?
成功不了有再多的計劃又能如何?
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把趙博那些人從花盆山接出來。
他不擔(dān)心齊軍能威脅驍騎軍和羽林軍,但山里的趙博等人能不能掏出齊軍的包圍就難說了。
驍騎、羽林二軍不能在山外干等著趙博自行突圍。
“得想辦法接應(yīng)一下趙博才行!”
這才是馬騰發(fā)愁的事情。
不好辦吶!
(https://www.dzxsw.cc/book/163980/7557123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