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滄羊郡問題
順王和殿內(nèi)的大臣們都用帶著笑意的眼神看著楊遠。
都是千年的狐貍,你擱這兒玩什么聊齋!
真當我們是棒槌,一聽吹捧的話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能夠成為三大霸主和霸主最看重的大臣的人會是一群棒槌嗎?
當然不可能,他們能不能聽出來楊遠的話只是在奉承?
當然可以。
但順王會呵斥他嗎?
當然不會!
能聽好聽的話為什么要聽難聽的。
難聽的話難道就一定是真心話嗎?就一定正確嗎?
不一定吧。
好聽的話也不一定就是壞話,就是諂媚。
所以大部分王者身邊都有一個“花言巧語”的人。
他們或許能力有限,或許人品也不夠好,但一定擅長一件事情,阿諛奉承,而且是不諂媚的奉承。
只要他們不犯傷天害理的事情,一般而言都能活到王者過世之后。
順王聽過的奉承話不知凡幾,對楊遠這點奉承早就有了免疫力。
只不過看在楊遠年紀的份上覺得有些意思。
能夠大義凜然的說出這些話的人以后肯定能做一個成功的官兒。
大官兒!
其他大臣也對殿內(nèi)的這個年輕人有些刮目相看。
別看這小子年紀不大,可是這臉皮可是夠厚的!
“行了,打仗的事情就先不和你談了,說說滄羊郡的事情吧!”
“不知道陛下想了解哪方面?”
楊遠認真的說道。
他已經(jīng)做好了打算,一旦順王問什么敏感的話題,就以上任之初,主要工作是維護滄羊郡治安,出去剿匪為理由,來個一問三不知。
結(jié)果還沒等他想著如何拒絕,順王的問題已經(jīng)問出口。
“滄羊郡現(xiàn)在恢復的如何?”
“嗯,在劉郡守的領導下......”
“行了,那些沒用的就不要說了,有什么說什么痛快一些,小小年紀這么老成可不好!”
“呃,是,陛下!滄羊郡恢復的還行。”
“什么叫還行?”順王追問道。
看到順王一副追問到底的樣子,楊遠心中懷疑是不是他已經(jīng)知道了滄羊郡的變化?
不能吧?滄羊郡距離王城那么遠,而且還是窮鄉(xiāng)僻壤......
怎么不能?滄羊郡再偏遠也是順國的疆土,而且還擔負著抵御蠻族的重任,順王在那里怎么能沒有眼線?
他就是知道了滄羊郡的變化,現(xiàn)在這么問恐怕是不懷好意啊!
順王看到楊遠面色陰晴不定的樣子,還以為滄羊郡還沒有恢復正常,所以才不知道如何回答。
順王:“到底是什么情況如實回答即可,不必遮掩。”
完了,這是確定了吧?
都這么說了順王是不是已經(jīng)全都知道了!
不過楊遠還是決定裝傻一波,只要順王不想直接將他拿下,他就打算頑抗到底。
只要不拿出證據(jù),他就咬緊牙關,絕不松口!
但是順王的問題又不能不回答,只能盡量糊弄了。
“稟陛下,滄羊郡經(jīng)歷了去年的旱災和蠻族南侵之害后,百姓傷亡慘重,活下來的百姓也是流離失所,多虧朝廷免了滄羊郡兩年賦稅,讓百姓們能夠重新安定下來。
不過距離恢復戰(zhàn)前的狀態(tài)還是比較難,可能需要數(shù)年的休養(yǎng)生息。”
說著楊遠輕輕搖頭,仿佛對滄羊郡的情況非常憂心。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只有去過滄羊郡真正見過此時滄羊郡面貌的人才有資格發(fā)言。
殿內(nèi)這些人肯定沒有去過滄羊郡,就算去過也不是今年取得。
其實順王手下的情報組織真的有一些關于滄羊郡的情報,不過還沒有傳到他的手上。
因為下面的一個隊長認為這份情報非常不真實,很可能是一份假情報。
每年送到王都的假情報不計其數(shù),有一份關于滄羊郡的假情報一點都不奇怪。
所以他沒有主動上報滄羊郡的情報,如果順王不催著要滄羊郡的情報,他會在驗證這份情報是真的后歸存檔案,直到有人需要它再調(diào)出來。
朝會之前順王還真沒有想起來要看滄羊郡的情報,所以現(xiàn)在他對滄羊郡的了解只能通過楊遠的講述。
至于真假只能由他自己判斷。
順王沒有懷疑楊遠說的是假話,因為按照他的認知,楊遠描述的畫面是正常的。
如果把滄羊郡換成其他郡也是一樣的結(jié)果。
這不是順王的錯,也不是楊遠編的瞎話有多真實,而是時代的局限。
順王沒有想過楊遠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在滄羊郡掀起如此大的波瀾,并且抗住了敵對勢力的反撲。
順王不想清查土地?不想讓削弱世家實力?不想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嗎?
想!他比任何人都想!
但他沒有辦法做到,為什么?
因為他沒有壓倒一切的實力,除非他有決心把一切都推倒重來,重建天地!
但他不敢,因為中州上不僅僅有順國一個國家,周圍還有其他兩個大國在虎視眈眈,有無數(shù)小國期盼著壓在他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分崩離析。
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他想的是循序漸進解決他認為需要解決的世家,一個個的解決問題。
幾十年的努力堅持下來,他取得的成果還不錯。
順國沒有繼續(xù)衰落下去并且還在復蘇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現(xiàn)在不行了,他老了,沒有時間和那些人繼續(xù)斗下去,所以這幾年才消停下來。
滄羊郡的情況讓順王有些憂心,去年的傷疤還沒有痊愈,今年的傷痛又要降臨,滄羊郡百姓能承受的住嗎?
放棄滄羊郡他當初是保持默認態(tài)度的。
現(xiàn)在他突然對滄羊郡百姓產(chǎn)生了一種愧疚之情。
這對一個王者而言是不能外露甚至不能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
順王,終究還是老了!
“楊遠。”
“臣在!”
“大旱之后必有大水,你回到滄羊郡之后必須要盡快做好防備水害的準備!”
“是,臣明白。”
楊遠在滄羊郡生活了十幾年,怎么會不知道這件事?
他的水利網(wǎng)可不僅僅是為了灌溉的。
順王正在考慮應該怎么樣補償一下滄羊郡的百姓,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拿出點來?
不行不行,此例不可開,否則以后那些大臣肯定會死死盯著孤的小金庫。
還是得和丞相們商量商量!
順王沖著旁邊站著的內(nèi)官示意了一眼,內(nèi)官非常默契的領會了他的意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恭送大王!”
大朝會結(jié)束,但楊遠沒能跟著其他官員一起離開王宮。
今天中午,有人請他吃飯!
(https://www.dzxsw.cc/book/163980/63776608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