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接踵而至(求訂閱)
就這個小小茶盞,價值上百萬。
林玲玲小心翼翼地將茶盞放到桌上,目光又投向那座“飛龍在天”。
“聽說有外國收藏家,愿意花幾十萬買你的根雕作品,是這個嗎?”
她欣賞了一番后問道。
“哦,你說的是那匹‘烈馬’,已經被大衛先生帶走了!
夏杰搖了搖頭說道。
“可以了解一下,你當初是為什么想要回農村創業,然后又做起了主播,讓你爺爺和你,都成為了網紅呢?”
林鈴鈴跟著直言問道。
“嗨,什么網紅啊,我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山村青年,我爺爺是干了一輩子的木匠活,咱們做的這些事兒,也都是大家通過學習,都能做到的。”
“至于為什么回來,一方面是現在挺流行農家樂的,大城市的人想要到農村體驗體驗生活,所以回來試試,另一方面就是爺爺年紀大了,所以想回來照顧照顧他!
夏杰很坦然地說道。
“那你這個根雕手藝和瓷器手藝……”
林鈴鈴話還沒問完,夏杰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是馬達康打來的。
“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
夏杰笑了笑,然后拿起手機走到一旁。
“喂,馬哥,你效率真夠快的,記者都已經來了!”
“啥?來了?沒有啊,我們還在路上啊,馬上到你們村子。
電話那頭的馬達康有點懵了。
自己身邊這兩位,明明是上午剛從高鐵站接來的央視記者啊。
“?你們還在路上,那我這邊的央視記者又是哪的呢?”
夏杰不由得扭頭看了看林鈴鈴。
這么漂亮的女孩,難道是個騙子?
可是自己這里不過就是普通農舍,又不是什么礦區化工廠的,來了也沒紅包給啊!
“你那有央視記者去了?那你可得問清楚了,我們馬上就到,直接去你家。
馬達康立馬說道。
“行行,我在家等你!”
掛了電話,夏杰重新回到桌前,很認真地問道:“林記者,可以將你的記者證給我看看嗎?”
“可以!”
林鈴鈴從包里掏出記者證,遞了過去。
說實話,夏杰也沒見過央視記者證,不過看上去,還挺正規的。
“嗨,看啥看,小杰,人家可是央視記者,還能忽悠你嗎?”
劉長根揮揮手說道。
夏杰撇撇嘴,這年頭,假記者可真不少呢!
“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
林玲玲察言觀色,不由得問道。
“哦,南瓜平臺那邊也聯系了你們央視農廣天地的記者過來搞個專訪,我還以為你們是一起的呢。”
夏杰一邊說著,一邊看著對方的神色。
沒有絲毫驚慌,很淡定。
“哦,這么巧,看來你們確實很有閃光點,還好我先到一步了!
林玲玲笑了笑。
自己可是新聞頻道,重要性自然要比對方高出一截。
這邊聊著的時候,外面傳來了汽車喇叭聲。
“夏老弟,我們到了!”
人還沒進,馬達康就大聲嚷嚷起來,跟著一群人蜂擁而至。
“咦,玲玲,你怎么也在?”
農光天地的記者沈飛看到正在屋里的林玲玲,不由得面帶幾分驚訝之色。
對方雖然比自己晚了兩年來央視,可能力真是沒得挑,深得領導器重,如今已經能在新聞頻道挑大梁了。
“呵呵,沈哥,看來你的眼光也很敏銳!”
林玲玲微微一笑,從容說道。
呃……
自己還真沒你這么敏銳,這不是受邀過來嘛!
原本覺得過來搞個專題,有點小題大做的沈飛,忽然意識到,或許這個專題應該會很有看頭。
老村長劉長根此刻是看傻了眼。
又來記者了,還是央視的?
怪不得今天出門就看到喜鵲叫,簡直就是雙喜臨門!
“得趕緊跟鎮上說一下,央視兩個臺的記者都來臥牛村采訪,這真不得了了!”
劉長根扯了扯夏杰衣角,小聲說道:“小杰,趕緊招呼好記者同志,我去打個電話!
“嗯,老村長,你忙你的,我這兒沒事。”
夏杰點點頭應道。
反正咱該干嘛干嘛,一切都是最真實的,不需要刻意做作。
不過林玲玲和沈飛既然碰了頭,兩邊一商量,決定兵分兩路,一邊先去采訪夏長江,一邊則留在夏杰這邊繼續拍攝。
得到了央視新聞頻道和農業頻道的記者都到了臥牛村,進行專題采訪的消息,鎮上宣傳口子的領導頓時激動了。
不用說,趕緊跟市里面匯報。
市里面一聽,那還了得,平時想上央視新聞露個臉那可都是難度不小,現在居然一下子來了兩個臺。
尤其是新聞頻道的分量,那可是十足啊。
于是乎,市里面領導也激動了,一邊跟省里面宣傳部門匯報這個情況,一邊直接安排人下去。
央臺都來采訪了,市里面難道不該行動起來嗎?
這點覺悟都沒有的話,還怎么干新聞工作呢?
雖然夏杰和夏長河面對接踵而至的記者采訪,表現得很淡定,很從容,并沒有覺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村里上上下下都沸騰了,簡直跟過年一樣。
畢竟這么多年,村里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別說央臺了,市里面也沒人來采訪過啊。
如今聽到那些記者對山村環境的贊賞,對夏長江精湛手藝的贊嘆,對夏杰年少有為的夸獎,村里人似乎都有種一榮俱榮的感覺。
“哈哈,我一直都說長江叔的手藝,那絕對沒得挑,用京城人說話,那可是蓋了帽了!”
“是啊是啊,夏大爺做的木工,那就是實在!”
“夏杰這孩子也是不簡單,搗鼓的那個什么根雕,不僅把老外給引來了,還把電視臺記者也引來了!”
“這上了大學的娃兒,當然不一樣嘍!”
……
隨著對夏杰和他爺爺了解的不斷加深,林玲玲的想法也更多了。
眼下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將全世界緊密相連。
雖然時尚潮流一直在變,但有些東西,卻是永遠能夠贏得人們的追捧。
諸如傳統的工藝,所謂的工匠精神,這是華夏原本就有,而且也一直傳承下來的。
如果按照舌尖上的中*國,來制作一檔子文化技藝傳承類的節目,應該也會引起廣泛關注吧。
夏爺爺的木工,夏杰的根雕還有瓷器手藝,這些儼然都可以成為一個個專題。
名字就叫十指上的中*國,還是華夏的老手藝?
有待商榷!
不過這個想法似乎挺可行,回去就跟領導提一提!
林玲玲暗暗決定。
————————————
各位請多多支持下正版吧,二萬收,才幾百訂,才慘淡了,給我點信心吧!
(https://www.dzxsw.cc/book/163973/86211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