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詠春戰八極
小男孩看著甄子丹拍的《葉問》,問一旁的老人,“爺爺,詠春拳厲害嗎?”
“厲害啊,前前后后出了不少武林大家,陳華順、葉問、李小龍,幾個人都是一脈相承的!
“那詠春和我們八極拳誰更厲害?”
老人摸了摸他的頭,“武者可分輸贏,武學不論高低。
打個比方,我現在去學太極拳,你繼續學八極拳,過一個月我學會了太極拳的招式,你學會了八極拳的招式,我們倆對打。
肯定還是我贏,因為我力氣比你大,我實戰經驗比你豐富,我可以通過你的姿勢判斷你要進攻哪里。
但這不是剛學了一個月的太極拳帶給我的,所以武學很難分出來高下,幾千年歷史沒斷過代的,誰家祖上沒幾個闊綽人物!
“那咱們八極拳歷史上有哪些厲害人物呀?”小男孩坐在馬扎上,崇拜地看著爺爺。
“我說幾個近代的:清朝雍正皇帝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吳鐘吳弘升的,只身三進南少林寺,機關暗器無一沾身。
一枝大槍南七北六十三省,打遍天下無敵手,被譽為“南京到北京,神槍數吳鐘”
末代皇帝溥儀知道嗎?他的武術教師和警衛官霍殿閣;蔣中正的侍衛隊教官和保鏢叫劉云譙的,都是練八極拳的高手。還有一個叫李健吾的,我不方便說。
他們三的老師叫李書文,號稱“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更是留名青史的好漢!”
在《正定滄縣志》載:“李書文室內排掌擊空,離窗五尺,窗紙振蕩有聲。李以槍刺樹上棗,一槍一只。刺壁之蠅,蠅落而壁無痕。鐵錐入壁,力拔甚難,他以槍攪之,錐即出。”
葉昊然左掌右拳行了抱拳禮之后,并沒有急著出手,而是將手中的兵器展示給李禹哲看,“八斬刀,小心!
刀與前臂同長,可藏于袖中或靴中;刃寬厚利于格擋和反手刀。僅在刀尖前數寸開刃,利于垂直刺入人體。
李禹哲只是震散劍身上的獸血,淡然道:“此劍龍淵!
葉昊然心中驚駭,他猜到這柄古劍不同凡響,但是沒想到竟是十大名劍。這是什么概念?不妨參考一下武廟十哲,多少出類拔萃的人物都沒能給選進去前十。
感受著龍淵劍逼來的寒意,他識趣地收回了刀,擺開出拳的架勢。
李禹哲也是長舒了一口氣,真要是比武器,他可不是啥善劍之人,如果拿個劍鞘強行跟人家雙刀比拼,不開天賦的情況下,他必敗無疑。
對拳的話,就先打打看,實在不行開個天賦直接碾壓,反正他也看過了,這葉昊然可是沒有天賦的,這把,優勢在我。
詠春拳分為四路,分別是小念頭、尋橋、標指和木人樁;臼址ㄒ匀譃橹,還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
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的主要特點,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黏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為手法,以搭、截、沉、標、膀、腕指、黏、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羊馬”的身形步法為標志。
八極拳以頭足為乾坤,肩膝肘胯為四方,手臂前后兩相對,丹田抱元在中央為創門之意。以意領氣,以氣摧力,三盤六點內外合一,氣勢磅礴,八方發力通身是眼,渾身是手,動則變,變則化,化則靈,其妙無窮。
在用法上講究"挨、膀、擠、靠",見縫插針,有隙即鉆,不招不架,見招打招。
在漢朝劉安寫的《淮南子》里記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極!边@里八極代表了極遠之處。八極拳之名也是要本門弟子將八極拳的勁道練到極遠之境。
詠春傳人葉昊然,撐出側傍手,人開倆步半,兩腳與肩同寬或略窄于肩呈內八字站立,兩腿微屈,雙膝內鉗,間隔一拳。
正是二字鉗羊馬,馬開半步,手要鉗肘,腿要鉗膝,力從地起,拳由心發。
八極傳人李禹哲,站身正直,十趾抓地牢,兩膝微下蹲,松胯易佇腰,兩肘配兩膝,八方任飄搖。
兩人都在等待對方先出手,再后手破之,兩人不過隔了一米遠的距離,卻始終沒有出手,彼此交錯步、相互試探。
八極拳技擊講究彼不動,我不動,彼若不動,我以引手誘敵發招,隨即用崩開裹迸之法強開對方之門,貼身暴發,三盤連擊,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舉成功。
詠春拳則長于橋手相接后的感覺和反應,要求不“沖身”、“追手”,“追手”是指離開防守范圍追著去接觸對方橋手攻防、馬步上落和轉變都要以維持重心為原則,盡量避免因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對敵的平衡狀態。
還要求“守攻同期”,即當消解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范圍內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后發制人。
拳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腳如鉆,李禹哲欺身上前,以崩、憾、突擊發勁。
崩,如山崩之勢;憾,如震撼山岳;突擊,為用法突然,動作干脆。須貫通於肩、肘、拳、胯、膝、腳六個部位。發力瞬間勁如崩弓,發如炸雷,勢動神隨,疾如閃電。
周身氣機運轉,始于閭尾,發于項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氣機下沉。
葉昊然橋手招架,來留直送,甩手直沖,拳打中線,先消后打,連消帶打,以打為消。不過眨眼功夫,兩人對拳不下十記。
何謂中線?是指人體頭頂至尾閭一線,在進攻時,詠春拳要求沿著自身中線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之間的最短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當然較快擊中。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也很難卸力,而且受力也較重。
詠春拳的發力基于身體的中心線,這就使得拳手出拳力量直接來源于其身體背部的大肌肉群,這種發力方式與那些力量來源于腰與臂部肌肉的武術體系形成鮮明對比。
詠春拳出拳時,他的肘部也在尋求自我身體的中心線。當肘部尋找到自己身體的中心線后,身體與手臂在一條直線上的沖拳力量也是最為巨大!
八極拳發力于腳跟,行于腰際,貫手指尖,故爆發力極大、極富有技擊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
八極者,無極歸元。靜,則落地生根,動,則山崩海嘯。拳打千斤重,力從腳下發。抓地如生根,站地如立石。進步結如風,變化似蛟龍。發則金剛怒目,守如菩薩低眉。
所以闖出來了個“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拳風剛猛爆裂,近身靠打,絕招鐵山靠更是其中翹楚,也是李禹哲自幼掌握的唯一一門殺招。
以“打人如親吻”的距離接近葉昊然,用肩部撞擊對方。其看似以肩部為發力點,實則結合了腰胯部的扭轉力,合全身之力向他靠去,如同給憤怒的公牛撞過一般,葉昊然捂著胸膛在地上半跪。
李禹哲也是呼吸如老破風箱,呼呼啦啦,初始對拳便已經開啟天賦,否則他根本跟不上葉昊然的拳速。就算是在乎形象如他,此時也累得如同累狗一般,哈巴著嘴費勁的喘息。
葉昊然掙扎著想要站起身再戰,直接摔倒在地一個標準的屁股蹲,不甘心地說道:“你贏了,八極拳夠厲害!
李禹哲此時默默調轉內息,裝出一副高手風范,負手說道:“贏你的不是八極拳,而是我李禹哲,不管是詠春還是八極,拳法難分高低,但是我輩武者可以分。”
葉昊然搖搖頭,倔強的說道:“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我輸了,技不如人!
“你現在是要回廣州嗎?”
葉昊然有些發愣,“什么?”
“現在黑日降臨了,全世界可能都在面臨著這場災難,電力系統崩潰,兇獸橫行,你打算徒步走回去?”李禹哲反問道。
葉昊然知道李禹哲有建議,就沒有答話,只是靜靜看著他的表演。
“我的隊伍里面,缺少你這樣的高強武者,你留下來,等災難暫時遏制住,我送你回廣州,而且你留下來我們倆還能繼續交手!崩钣碚苄∷惚P打的噼啪響。
葉昊然聽到這也有些意動,李禹哲見他有些猶豫,繼續邀請道:“大丈夫生于亂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昊然,你武功高強,倘若你留下來不僅可以安邦定國,更可以和我日常切磋較量,還可以平定亂世重返廣州,一石三鳥,有何猶豫?”
(https://www.dzxsw.cc/book/16285107/624867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