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御龍下嶺南
得寶軒轅圣陵,取得九州氣運的關(guān)鍵性一鼎一鏡,趙佶沒有了其它謀劃,那些不太重要的寶物實在沒有謀劃入手的欲望,純屬浪費時間。
出了圣陵,封了墓道,便準(zhǔn)備回大宋,謀取九州。
“鄭八姑,我即將帶顧炎武南下嶺南,起兵討伐妖清,交給你個任務(wù),如何?”
趙佶不準(zhǔn)備帶鄭八姑回去的,嶺南大宋多得是高手,不缺少鄭八姑這樣的戰(zhàn)力。
但在中原,在妖清腹地,蜀山的勢力范圍內(nèi),有鄭八姑這樣的散仙魔種存在,足可以當(dāng)一顆重要棋子來用。
她可是蜀山世界土著,蜀山那些善于推算的高人,也難推算到她的頭上。
即便推算到了,此時因為九州龍脈激活,天機已亂,又能推算到什么。
而且,鄭八姑的悟性、實力,也都尚可。
是一顆不可多得的魔種。
“今日得見軒轅圣皇真靈,明悟修行人該走的路。鄭八姑悟了!前輩但有吩咐,八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今時今地,鄭八姑服了,心服口服。當(dāng)日得趙佶一顆龍元恢復(fù)了肉身,只是一場交易,現(xiàn)如今,才是真的產(chǎn)生了一種要為九州謀萬事之基業(yè)的人生目標(biāo)。
她的人生規(guī)劃,得到了升華!
“不要反抗,我給你一點造化!”
趙佶伸出手指,朝著她的眉心一點,一道神念灌輸而入,隨之說道:“這是一部我參與所著的《道經(jīng)》,以你的悟性,足可保你凝聚純陽金丹,入得天仙。天有三十三重,丹有三色:金光耀世,紫光氤氳,無色萬千。希望你能悟大道,待我大宋南來,成為助力……至于任務(wù),時機到了,你自然知曉!”
感受著那《道經(jīng)》,鄭八姑瞳孔都為之收縮:“前輩,這是玄門正道功法?!”
“前輩大恩,八姑……”
說著,就要大禮參拜,但趙佶卻是已經(jīng)帶著顧炎武飛遁而去。
鄭八姑遙望那毫無絢爛光華,無形無跡的遁法痕跡,好久這才壓抑住興奮,細(xì)細(xì)領(lǐng)悟那部《道經(jīng)》。
《道經(jīng)》,是無崖子為主,邀大宋道家中人所著的道門修行正法,經(jīng)過趙佶以氣運頓悟修改之后,這才大成。
首位著作人,可不就是趙佶,相比于逍遙三老,他領(lǐng)悟得更深。
所謂道門,便是證道的門戶,通過修行這些道法,便如穿過門戶進(jìn)入房中,證得大道。
既然是門,便有正門,有旁門,有魔門。
就像蜀山世界的道統(tǒng),峨眉、昆侖、武當(dāng)這種門派,由煉氣筑基開始,凝聚金丹,再由丹中孕育本命元嬰,成就散仙,最后再以元嬰還丹去陰,煉成陽神飛升仙府,成就天仙,若是再積累了無量善功,便是金仙也能成就。
這便是正門。
然而有人得不到符合仙界大道的功法,只機緣巧合尋得修行的只言片語,東鱗西爪之法,苦思窮解,難入正門;蛘咦陨砣毕荩┤绮菽揪`,或者是鬼道眾生,無法走正路修行,另辟蹊徑,各用別法代替,便是旁門。
正門之中修行,循序漸進(jìn),一路坦途,少有劫難,最終大多修成陽神,以天仙之身飛升。有個別悟性、資質(zhì)、機緣全都極好的,花上千年歲月積累功德,更是以金仙的境界肉身飛升。帝師廣成子便是集大成者,純陽真人,武當(dāng)派初祖三豐祖師,峨眉派的長眉真人,也都是這樣。
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那般悟性和際遇,只能以天仙的境界陽神飛升。
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種最差的,是元嬰飛升,便是散仙時候不能把元神徹底去陰存陽,修成陽神,最后脫去軀殼尸解飛升,也能到達(dá)仙界,這種被稱作神仙。
既然有一個神字,便注定了要受拘束,不得自由,到了真正的仙界,要受天條約束,奉守職司,如風(fēng)神、雨神、土地、山神等全都是這般,很多修行者即便轉(zhuǎn)上一劫,重修一世,也不愿意憑此類飛升。
趙佶所冊封的陰神,開辟的香火成神道,便是此類。
然而像旁門、魔門的散仙,便是連這最后一種修行法門也是沒有,他們最多只能修成元嬰,成就地仙,再往上修行,直至飛升,那便沒有辦法了。
因為仙界不接受他們的移民!
只能挨到天劫臨頭的時候,要么拼力應(yīng)劫,過不去便要化作劫灰,形神俱滅,即使僥幸過去也得立即準(zhǔn)備應(yīng)付下一次更厲害的天劫。
如果不想應(yīng)劫,就得在天劫來臨之前尸解轉(zhuǎn)世從頭再來,方能躲避過去。
因此對于世間所有修行者來說,一部道門正統(tǒng)的修行法門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這關(guān)乎移民仙界的必要條件。
世間修行者少有呂祖、長眉那樣的悟性和資質(zhì),修成金仙的希望無比渺茫,但即使修成天仙,甚至再退一步,能夠修成神仙,很多修行者也是求之無門!
鄭八姑自然是屬于這一列,而曾經(jīng)與她同門的玉清,因為舍去了臉皮苦苦哀求,倒是拜入優(yōu)曇門下,得授佛門大法,如若不犯大錯,今后天仙可待。
如今,她也終于得道了!
如此大恩,怎不讓鄭八姑肝腦涂地。
魔種不過是上不得臺面的陰招,傳下道統(tǒng),才是正大光明的陽謀,只要去修行,就打上了大宋神朝的烙印。
是大宋的打工人!
而趙佶施展遁法,直接攜帶著顧炎武,御龍氣朝著嶺南廣州府遁去。
此去,就是大宋入主中原的開端;此去,兌現(xiàn)向軒轅黃帝的承諾;此去,要使這九州天下,再姓炎黃;此去,為炎黃子孫謀個人人如龍。
趙佶踏云光而行,御龍氣于九天之上,當(dāng)真有乘風(fēng)萬里之逍遙。
顧炎武這個凡間的讀書人,縱然讀過萬卷書,走過萬里路,卻還是驚為天人。
此乃神仙手段。
腰纏大氣運,御龍下嶺南。
這個蜀山世界,無比浩瀚,從陜西到嶺南就有兩萬里之遙,不過趙佶也只飛了三個多時辰。
均速,近三倍音速!
如此遁法,在蜀山世界也是絕頂?shù)燃,或許佛門的心光遁法,玄門的靈光遁法,以及某些飛劍身與劍合,在短距離內(nèi)能達(dá)到電光石火的速度,但超長距離的遁法,幾乎無人能超趙佶之右。
即便有人能夠達(dá)到,也必然要借助特殊的法器。
論穩(wěn)定輸出,有什么能比得上龍氣浩瀚。
第四大宋,廣州府,到了!
:。:
(https://www.dzxsw.cc/book/161411/86964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