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發(fā)現(xiàn)端倪
第二日,王竹山、沈濟、史梁瑞繼續(xù)開堂審理此案,強行擺出證據(jù),坐實了韓奇?zhèn)卧靽鴤铮缓蟊銓㈨n奇謀反的事情押后再審,讓厲兵秣馬準備應(yīng)對此事的牛繼宗兩人始料未及。
牛繼宗、柳芳兩人對視一眼,意識到今日事情有變,忙打起十二分精神應(yīng)對。
王竹山瞥了眼兩人的神情,便下令傳召牛塬上堂。
牛繼宗聞言一驚,萬沒想到這把火竟然燒到自己頭上,立刻緊張起來,臉色極為陰沉的問道:“不知王大人召喚小兒何事?”
王竹山冷聲道:“等人到了牛大人自然就清楚了,沒準此事和牛大人也有些關(guān)系,牛大人也不必回避了!”
牛繼宗聞言臉色更加難看,當時兒子沒有被抓,自己還以為兒子逃過一劫,如今看來事情沒那么簡單,暗恨自己不該出頭。
牛塬到后,王竹山拿出牛塬數(shù)次出入楊府和楊弘密謀的證據(jù),又傳楊家下人出堂作證。
牛塬經(jīng)過最初的慌張后,便迅速冷靜下來,說自己只是去做客,否認參與此事。
牛繼宗見王竹山面帶冷笑,心中更加緊張,不敢賭他們手中是否還有其他證據(jù),擔心兒子也如韓奇一般,立刻在公堂上大鬧一場,阻止此案繼續(xù)審理。
王竹山自是不肯,執(zhí)意要傳楊弘上場,最后雙方僵持不下,案子再次擱淺。
王竹山看著牛繼宗、柳芳匆匆離去的身影,臉上露出一抹譏笑,方才他只是虛張聲勢,還未說服楊弘倒戈指證牛塬,不過楊弘心思已經(jīng)動搖,想必等他見到家人,就會做出最后的選擇。
牛繼宗兩人出了刑部后,忙找北靜王幾人商議對策。
北靜王見此,擔心楊弘等人變節(jié),安撫牛繼宗一番后,便謀劃干掉楊弘等人之事。
又傳信錦鄉(xiāng)伯韓盛讓其向太上皇呈奏血書,一來自證清白,二來要回兒子的尸身。
當日韓奇被抓時,韓盛便料想到今日,但兒子身死的消息傳回的那一刻,他依然難以承受,悲痛欲絕之下當場咳血昏迷過去。
昨日醒來后,他便想討回兒子的尸身,只是眼下韓府被圍,他無法外出,接到北靜王的傳信后,他便依其言上奏太上皇,即便兒子犯了重罪,如今人已身死,也該入土為安。
太上皇見韓盛奏折不僅字字是血,更是字字如血,知道韓盛中年喪子,心中恨意極深,必須除去才行,思忖一番便有意放縱韓盛,下旨讓王竹山歸還韓奇的尸身,并撤去了包圍韓家的士兵,改為暗中監(jiān)視。
韓家領(lǐng)回韓奇尸體后,滿府頓時哭聲震天,韓盛本欲悄悄安葬,再謀其他。但北靜王以手足情深為由,要親自為韓奇主持葬禮。
韓盛見此知曉北靜王幾人的打算,心灰意冷之下,便放任北靜王施為。
北靜王惱怒元雍帝設(shè)陷阱坑害自己,便將韓奇的喪禮辦的極為隆重,規(guī)格抬的極高,一應(yīng)禮制皆超出五品限制,比秦可卿當日的規(guī)模還要宏大。
韓奇停靈第一天,北靜、南安、東平三王悉數(shù)到場,太上皇亦派戴權(quán)前來吊唁。
其他勛貴早已得到三王的命令,鎮(zhèn)國公、理國公等皆聯(lián)袂而來,賈珍亦攜子賈蓉親自前來。
賈赦不欲摻和此事,便借口酒醉摔傷,讓賈璉帶著賈寶玉代表榮府憑吊。
賈寶玉和韓奇雖然相交不深,但在北靜王府上喝過幾次酒,私下里亦見過幾次面,得知韓奇的死因后,心中既怒且哀,亦隨著眾人痛罵王竹山等人幾句,心里對仕途則更加厭惡。
元雍帝得知此事后淡漠一笑,當初秦可卿之事自己都能忍下何況如今。
其后幾日朝堂不斷出現(xiàn)彈劾牛繼宗和韓家的奏折,將兩家往日做的惡事里里外外扒了一遍。
而勛貴一面喊冤叫屈,一面示弱辯解,并上奏王竹山以莫須有的罪名,逼死忠良之后,牛繼宗更是攜子長跪在太上皇宮前,請求太上皇做主。
連續(xù)幾日,雙方你來我往斗的不亦樂乎。
京中有識之士見朝上紛紛擾擾,堂下又自說自話,心知勛貴又和皇上起了沖突,擔心惹禍上身皆保持靜默。
匯聚到京中的商人沒想到能見到如此激烈的朝堂爭斗,知道非是自己等人能夠摻和,便更加深入簡出,也不拜訪也不聚會,輕易不敢出門。
百姓卻將這些事當成熱鬧來看,感覺誰更可憐便說幾句憐惜的話,誰做的過了,便聲討幾句,也不放在心上。
九月十八日日暮時分,皇商第三輪評選便徹底結(jié)束。
陸璟一面關(guān)注雙方的爭斗,一面和黃永忠統(tǒng)計各小組的成績。
晝夜忙碌兩天后,終于將各小組的成績?nèi)坑嬎愠鰜恚瑫r將前五十個小組的個人成績排序完畢。
兩人取前三百名成為皇商,其后掛名昭信局,其中陸璟關(guān)注的王友祥王家和薛寶釵薛家,其成績均排在前列成為皇商。
結(jié)果出爐后,黃永忠便將此事上報元雍帝,卻被元雍帝壓了下來。
元雍帝此時無心處理皇商的事情,便下旨等到假國債之事完全了結(jié),再行公布結(jié)果。
陸璟完成皇商評選的所有事情后,便將目光投向昭信局。
雖然這幾天朝中大多數(shù)的目光都被勛貴和三法司的爭斗所吸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guān)于假國債的處理方案依然懸而未決,此事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大。
那些買到假國債的官紳幾乎天天來昭信局詢問,尤其是一些官員更是頻繁施壓,欲要昭信局承擔此事。
雖然他們買時便想著可能收不回來,打算到時候做個順水人情,主動將國債收益捐給朝廷,如此也能在皇上眼中落個好。
但此事一出,主動舍棄變成被動舍棄,意義就不同了,不僅失去了金錢,還失去了后續(xù)的政治利益。
周琨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幾乎拖延不下去時,見陸璟終于忙完內(nèi)務(wù)府的事,如遇救星,忙找陸璟商議解決假國債的事情。
陸璟開始只是勸周琨此事最終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不發(fā)話咱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但漸漸的發(fā)現(xiàn)事情不對,如今對昭信局不利的流言太多了,那些朝官向昭信局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昭信局的討論度比著韓奇等人的案子亦不逞多讓。
見此情況,陸璟頓時留心起來,仔細分析了眼前的局勢,發(fā)現(xiàn)勛貴反擊看似聲勢浩大,但翻來覆去就那幾招,似乎只是為了保全牛家和韓家,和勛貴以往的風格不符。
仔細思考各種可能后,陸璟意識到勛貴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要搞垮昭信局,想到此處,心中暗自惱怒,勛貴不好好和皇上斗法,竟然惹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將此事告知周琨。
周琨聽后仔細思索近日的變化,頓時發(fā)現(xiàn)異常,心中極為緊張,忙會同黃永忠向元雍帝稟報此事。
(https://www.dzxsw.cc/book/161367/84214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