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商初試(中)
答完第五題后,王素秀自覺這一題答的很滿意,隨即臉上露出些笑意,看向第六題:
蜀地張家、王家、李家,皆賣藥于市,張家擇良藥而賣,計入為出,不虛價,不議價,亦不過高贏利。
王家將良藥與劣質藥混在一處,根據買者意愿而定價,若有人察覺,便言其藥有好有次,價格亦隨之而變。
李家則專挑劣質藥,以低價賣之,買者欲貪利多拿,亦笑而送之,于是買藥者眾,日日門庭若市,買者接踵而至,未及歲余,李家便大富。
王家顧客雖數量不及李家,但日積月累,兩年亦富足有余。
唯賣良藥的張家,一直門可羅雀,無人購買,其日日食不果腹,旦食昏不足,仍堅守理念,初心不改。
請評析三家藥商經營理念,及經營成果,若汝為張家,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
王素秀看到這道題后,頓時深有同感,自家一直本本分分,誠信經營,卻一直不如那些投機取巧,花言巧語之輩,于是大肆抨擊以欺詐者為賢,以忠廉者為傻的商場現象。
離王素秀不遠的薛寶釵,自入考場后,先是靜心凝神半刻鐘,隨后便一直在奮筆疾書。
昨日她便得陸璟透露的前六題,且得到了陸璟的提示,因此早已做出了前六題的答案,只是為了不惹人懷疑,先思而后答。
同時對陸璟贈題的行為,心中極為感激,常不自覺的便回想起,那日和陸璟見面的場景,為了不給陸璟惹麻煩,題目的事情,她一直深埋心底,誰也沒告訴。
答完前六題后,薛寶釵腦海中不自覺的又浮現出陸璟的身影,愣了一會兒,臉上嫣然一紅,忙收斂心緒,暫時將兒女情長放到一邊,看向第七題:“如何將梳子賣給仁濟寺的和尚,方法多多益善?”
驟然見到如此奇怪的題目,薛寶釵一時間沒了頭緒,心中不禁疑惑,和尚沒有頭發,哪里用得到梳子。
苦思良久,想到游客風塵仆仆而來,頭發凌亂,于佛不敬,或可以此為由將梳子賣給和尚,但對此答案仍不甚滿意。
開始思忖內務府出這道題的用意,只是一時間也猜不透出題人的用意,又難以想到更好的方法,于是看向第八題:
“海外有一島國,名為印安國,島上居民祖祖輩輩皆赤腳,問:能否將鞋賣于此島上居民,若不能請闡述理由,若能該如何賣?”
看到此處,薛寶釵頓時眉頭緊蹙,又是一道稀奇古怪的題目,心中猜測這個島國,恐怕又是陸璟杜撰的。
思忖未久想到‘先欲取之,必先予之’這句話,便以此作答。
論述一番后,給出具體方案:將鞋做的漂漂亮亮的,然后送予島上的女人、孩子,等島上的女人、孩子喜歡上鞋子后,再漸及男子,等島上的人有一半開始穿鞋后,再賣鞋。
工工整整的寫好答案后,遂看向第九題:“江南揚州張、李兩家布商,正在爭奪當地的布匹市場,張家剛制定出計劃未久,便發現身邊有李家的眼線,且眼線已將自家制定的計劃透露給李家。”
“問:若你是張家掌舵人會如何應對此事?”
“問:針對你寫出的應對計劃,再站在李家的立場上,寫出應對方略?”
薛寶釵看后,心中了然,這一題考察的是做生意布局的智慧,雙方需要斗智斗勇才行,自己并無這方面的經驗,只能憑借幼時父親的教導,以及自己的想象作答。
眾人答題時,陸璟并未閑著,巡視一圈后,見考試已經進入正軌,商人正在答題,監考、巡檢等各司其職,于是便開始整理試卷的評分標準,等試卷收上來后,就需要為閱卷官講解。
陸璟正忙碌時,暢春樓卻迎來了一位意外的訪客,太上皇身邊的戴權。
兩人一番見禮,戴權傳諭,太上皇召見。
陸璟一邊隨戴權去見太上皇,一邊暗自思忖太上皇來此地的用意,難道是想保幾個人晉級。
及至皇莊行宮,陸璟忙拜道:“臣陸璟拜見上皇!”
“免禮!”太上皇笑道,他在太極宮待久了,難得靜極思動,早幾日便聽說今天舉行皇商評選,故而來此地尋些樂子。
只是轉了一圈后,甚感無趣,便要了一張試卷,想要看看皇商考試和科舉考試的試題有何不同。
粗略瀏覽一遍后,發現上面的題千奇百怪,與科舉試題更是天差地別,頓時覺得甚是有趣。
其中有些題目句意雖簡單,卻極有深意,有些題目看似簡單,卻暗含圈套,甚至有幾道題目自己也解答不出來,便詢問是何人出的題目。
一直陪在太上皇身側的內務府協理大臣黃永忠不敢隱瞞,亦不敢貪功,忙坦言稟報所有題目,均是陸璟所出,且此次皇商評選,亦是陸璟主導,內務府和通政司更多是輔助。
太上皇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去年皇上一意孤行將陸璟派去浙江,主導杭州織造局事務時,他就想見見陸璟,只是后來忘了這茬。
如今又聽到陸璟的名字,便想起了前事,按捺不住好奇心,就讓戴權將陸璟傳召了過來。
此時見陸璟驟然看到自己,雖然驚訝,但并不慌亂,心中暗暗稱贊,確實有幾分本事,于是問道:“聽說此次皇商評選乃是你一手操辦?”
陸璟忙搖頭道:“微臣只是提了些建議,具體事物都是由內務府、通政司的大人們在操持。”
“尤其是黃大人更是勞苦功高,一直默默付出,卻從不居功,微臣這些時日,一直再向黃大人學習!”
站在一旁的黃永忠聽到陸璟如此說,心中暗贊陸璟會說話,對陸璟的態度亦發生轉變。
皇商評選原本只是內務府的家事,皇上卻交給陸璟來辦,這讓他心里一直有個疙瘩,雖然因皇上的命令,一直配合陸璟行事,但對陸璟的態度很是疏遠,如今卻有了幾分親近之意,忙謙虛一番,又當著太上皇的面,夸贊了陸璟幾句。
太上皇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對陸璟不居功的態度頗為欣賞,年輕人能有這份氣度,無論做什么事都會有所成,隨后拿起手中的試卷,問道:“聽說這些題目都是你所出?”
“微臣只是提了些微不足道的建議,大方向都是由內務府黃大人和通政司嚴大人議定!”陸璟聞言忙回道,心中暗自吐槽,太上皇是不是專門來給自己挖坑的。
雖然這些是事實,但自己只是策劃,也不能將功勞都往自己頭上擱,萬一黃永忠心眼小,豈不是要記恨自己。
太上皇洞悉陸璟的心思,笑了笑,繼續問道:“這上面的題目你可清楚?”
陸璟點頭道:“清楚!”
“如此正好!”太上皇笑道:“索性無事,你便給朕講解一番!”
“微臣遵命!”陸璟執禮道,心中送了一口氣,太上皇來此,應是興之所至,并無特殊目的。
太上皇淡淡的看了陸璟一眼,指向第一題道:“就從頭開始吧,朕方才看了一遍,繞的有些頭暈,你且說說這道題該如何解?”
陸璟解釋道:“第一題確實有些迷惑性,但只要將鄰鋪剔除就簡單了,鄰鋪付出一兩又得一兩,并無損失,因此可以忽略。”
“顧客得了一千八百五十文錢和一雙價值一百五十文的鞋子,總共是一兩銀子,而這一兩銀子正是鞋店所損失的。”
太上皇思考片刻,質疑道:“如你所說,那雙鞋子進價一百文,鞋店應損失一千九百五十文錢才是?”
陸璟回道:“太上皇如此說也對,只是他們身為商人,要有商人的思維,本來應該能賺五十文的交易,結果卻賠了一千九百五十文,所以算下來應是賠了一兩銀子,外加進貨的時間成本和交易的時間成本。”
“因此這道題的答案,就看誰能點出這些,當然若是答出一千九百五十文也不算錯,只是得分會低些。”
“你這么說也有道理!”太上皇點頭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方能通透。”隨即問起第二題。
陸璟繼續解釋道:“這道題也有伏線,就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時間問題,答案可以是得利十兩,也可以是賠了二十兩,具體要看答題者如何分析題中商人的行為,以及人參的市場價值變動。”
“若是能指出短期內市場價值有變動,則答案是得利十兩。”
“第一次交易:五十兩買進,六十兩賣出,得利十兩。第二次交易:六十兩賣出,七十兩買進,賠了十兩。第三次交易:七十兩買進,八十兩賣出,得利十兩。三次相加,最終得利十兩。”
“若是認為短期內市場穩定,而商人心性不佳,頻繁操作,則答案是賠了二十兩。”
“這只參最后的價值是八十兩,若是等到第四天再賣,一次性完成交易,可以從五十兩直接賣到八十兩,獲利三十兩,但最終只獲利十兩,算是賠了二十兩。”
太上皇搖頭失笑道:“朕還以為是賺了二十兩,看來有不少人會栽到這道題上。”
陸璟聞言點了點頭,心中期待有人能答出賠了二十兩這個答案。
(https://www.dzxsw.cc/book/161367/84108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