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彭初上本
陸璟到家后,苦思良久后,依然了無頭緒,隨即傳來陸崢,讓其打聽崔家的情況,想要從源頭去了解一下崔博其人。
同時他從此事中抽離出來,將目光聚焦在許承敬身上,思考許承敬這樣做的因由,畢竟他此舉打壓之意,太過明顯,于他自身名譽不利。
一夜無話,第二天陸璟到翰林院后,聚齊趙賢、魯洐、段子彥三人。
四人開始交流各自想到的辦法。
魯洐和段子彥兩人觀點一致,就是拖下去,兩人都是庶吉士,兩年后需要進行考評,若是調離翰林院,此事就會有別人接手,若是不成,就在翰林院熬下去,或許過個幾年,上皇便會忘記此事。
陸璟和趙賢聽兩人說完后,對視一眼,心中的想法基本相同,看來他們兩人私下里已經商量過,要拿時間來賭太上皇的壽命,而且對他們而言,都要在翰林院熬下去,實際上并無差別。
趙賢沉吟道:“我們不如請示上皇,再此基礎上再編一版,到時合我們幾人之力,或許不用三五年,便可成冊。”
“在下昨天已經打聽清楚,當年之所以無人這樣提議,便是不想壞了名聲,咱們本就籍籍無名,這樣移花接木也不會被人詬病。”
魯洐、段子彥聽后,都有些意動,若是真能編撰成功,他們也能留名其上。
陸璟搖頭道:“三位都忽略了一個人,咱們怎么想并不重要,關鍵還是要看彭大學士會怎么做,他若不同意,咱們還能上折子,請求圣上罷免他不成?”
趙賢三人聞言,臉色頓時難看起來,彭初身為總編纂,對此事有著決定權,他的決定亦會牽連到他們。
“想要勸彭大人同意太難了!”趙賢嘆道,頓時有些心灰意冷。
陸璟繼續道:“咱們不能只想著被動接受,依我看倒不如將此事捅出去,雖然修訂是落在咱們身上,可主動提起此事的人,才是罪魁禍首,即便要擔罵名,也不該是咱們。”
趙賢頓時變色道:“懷瑾是想將…將許尚書推出去?”
魯洐和段子彥也被陸璟的想法嚇到,他們都是初入官場的小菜鳥,去干一個六部大佬。
“咱們只需要將此事透露出去便可,自然會有人看不過去!”陸璟勸說道,他主要是懷疑此事沒那么簡單,想要借輿論逼出許承敬的真實意圖。
正在幾人說話間,葛寅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快,張大人叫你們幾個過去!”
“出了何事?”陸璟忙問道。
趙賢、魯洐、段子彥也面色驚異的看向葛寅。
葛寅喘息均勻后,忙道:“聽說彭大人在金殿上觸怒了皇上,如今被下了大獄。”
陸璟面色一變,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幾人忙向張元處趕去。
剛行至半路,林如海便將幾人攔下。
陸璟忙行禮道:“弟子拜見老師。”
趙賢、魯洐等人也紛紛行禮。
林如海打量四周無人,便急道:“上皇派人來問你們幾個話,我先將早朝上的事告訴你們。”
……
今日早朝時,彭初當面向元雍帝上折子,請求元雍帝收回修訂《乾興實錄》的成命,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他寫的奏折高聲誦讀出來。
其文從堯、舜、禹,寫到漢高祖、漢武帝、魏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人,多番論證這些帝皇打天下或者執政時,都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失誤,但瑕不掩瑜,并未影響到他們的英名。還列舉了一些帝皇針對史官,篡改史實,而廣受詬病的例子。
“臣耳聞,崔大學士曾拜請顏余手書,將上皇所賜四字‘務實從錄’,懸于頂上,以此為要,片刻不敢忘懷,嘔心瀝血十余載,憔神悴心,如霆如雷,乃成此書,彌留之際未曾囑托家人片言,唯留‘不負皇恩不負天’一語。”
彭初說完后,叩請道:“臣叩請皇上收回成命,并將此書刊行天下!”
他原本只是打算勸皇上收回成命,可是寫著寫著就替崔博感到不公,便控制不住自己,將心里話一吐為快。
元雍帝臉色極為難看,看向彭初的眼神極為冰冷。
他本想著讓彭初鬧一鬧,將此事傳開便好,沒想到彭初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拿此事指責上皇,立刻怒道:“誰給你的膽子,竟敢非禮犯上,朕本念你是個直臣,以往對你寬宥有加,不想你膽子越發大了,竟然無君無父。”
隨即元雍帝命人摘掉彭初的官帽,將他關入大理寺監牢,等候發落。
馮延吉想要開口為彭初求情,但看到元雍帝冷冽的眼神,立刻止住了腳步。
許承敬心中暗喜,彭初的表現比他預想的,有過之而無不及,相信此事今日便能傳遍朝野,他接下來的計劃將更加順利。
“朕乏了,什么事都不想聽,今天早朝就到這吧!”元雍帝說完,臉帶怒氣的直接離開金殿,留下滿朝神色各異的大臣。
今天的事對他們來說太過突然,當年崔博一事就鬧得滿城風雨,如今竟然又舊事重提,還選了彭初為總編纂。
……
林如海說完后,面色擔憂的提醒道:“今日事情鬧得太大,恐來者不善,你們要小心應對。”
“老師放心,弟子自會小心!”陸璟強自鎮定下來,安慰林如海道。
事情的變化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彭初竟然將上皇都牽扯進來了。
上皇不滿《乾興實錄》的原因,大家歷來都是心照不宣,誰也不敢說出口,畢竟是上皇親自賜下‘務實從錄’四個字,即便后來一直想要修訂,也一直在找其他借口。
但彭初今天竟然當著滿城文武的面,將延康帝的心思一下子捅出來,這完全是在打上皇的臉,怪不得上皇會這么快來問責。
趙賢等人亦是面色凝重的點點頭,和林如海告別,幾人的步履更加沉重。
林如海看著陸璟的背影,眼神中滿是擔憂,原本他以為陸璟的磨難,是在翰林院,沒想到竟然會是朝堂。
陸璟幾人到后,看廳內除了張元,還有五個太監,十幾個護衛。
張元正臉色難看的說道:“他們幾人剛進翰林院,和彭伯修素無交情,彭伯修斷然不會和他們商議。”
太上皇派來的幾個太監中,其有有一人便是戴權。
戴權看陸璟幾人已經到了,隨即說道:“有沒有商議過,還要問過才知,上皇沒將他們召到大理寺問話,已是上皇恩典!”
戴權掃視陸璟四人后,也不管誰是誰,便直接道:“奉上皇諭旨問話!”
隨即命人將陸璟四人分開,分別帶到不同房間問話。
戴權親自來到陸璟這里:“聽說你就是今科狀元?”
“蒙皇上厚愛,僥幸而已!”陸璟謹慎道。
“彭初今天所為,你們中可有參與者?”戴權笑瞇瞇的問道。
“彭大人并未和我等商議。”陸璟搖頭道,隨后將昨日的情形詳細描述一遍,盡量做到四人口供一致。
戴權也不去分辨真假,繼續問道:“上皇旨意,你可愿遵從?”
“上皇有命,下臣自當愿意!”陸璟點頭道。
“只是言詩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史者亦宗焉,歷來修史,總纂官皆士林賢才,臣等四人乃末學后進,入翰林尚不足半月,士林中亦無聲望,恐心有余而力不足。”
戴權一愣,沒想到陸璟竟如此回答,隨即說道:“不用和咱家繞彎子,你只需老實回話,愿還是不愿?”
“若是總編纂既定,在下愿為輔助!”陸璟答道。
戴權看了陸璟一眼,隨后轉身離去。
約有半刻鐘后,陸璟、趙賢四人被重新召到一處。
確定陸璟四人并未參與其中后,戴權隨即道:“傳上皇口諭!”
待張元、陸璟等人跪下后,戴權居高臨下道:“如此爾等用心完成朕命,三個月后送于朕瞧,若是朕滿意,自有厚賞。”
說完后,隨即對著張元笑道:“張大人,上皇命你親自督辦此事。”
張元嘆息道:“煩請公公稟告上皇,老朽已到了致仕的年紀,精力亦難以為繼,恐難以擔此重任,還請上皇另選賢能。”
“張大人想學彭大人不成?”戴權臉色一變,不悅道。
“實在是老朽身體難以支撐,月前我便上書致仕!”張元搖頭道,他已臨近致仕,不愿意摻和進這些事情中,這兩天的事情太過蹊蹺,讓他心生警惕。
“哼,咱家自會將張大人的話,如實稟報上皇!”戴權威脅道。
看張元不說話,戴權臉帶慍色的帶人離去。
(https://www.dzxsw.cc/book/161367/84107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