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馮府拜會論錢荒
三月二十二日,陸璟找到莊懷谷。
莊懷谷本不愿到勛貴家中任教,但他對陸璟曾有過承諾,若是陸璟所求,不違背道義,他便竭盡全能,完成陸璟所托。
最后陸璟和莊懷谷約定,只要他在賈家任教三個月便可,若是三個月內,賈政主動辭退他,也算完成約定。
當天晚上,陸璟設宴,邀請林如海和莊懷谷入席。
林如海和莊懷谷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莊懷谷聽林如海說完賈政和賈寶玉的事情后,頗有信心道:“只要其父支持,在下便有信心教導好其子。”
第二天,林如海去信約賈政相見,賈政也正要找林如海,兩人便約在酒樓見面。
賈政欲言又止道:“如海,外甥女的婚事……”
林如海不等賈政說下去,便問道:“可是老太太讓你詢問的?”
看賈政點頭,林如海繼續道:“玉兒的婚事,我讓璉兒傳信時,就已說明,不用勞煩老太太費心過問,我自會為玉兒安排好一切。”
“也罷!”賈政無奈嘆道,深恨自己未能教導好寶玉。
林如海看賈政沒有糾纏此事,神色緩和道:“寶玉如今年紀也不小了,也該是時候進學舉業了。”
賈政聽林如海說起寶玉,更覺羞愧,嘆道:“如海說的是,只是老太太護著!”
林如海接口道:“愛子不教,猶饑而食之以毒,適所以害之也。”
“正所謂嚴家出好兒,嚴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依我看寶玉只是缺乏嚴師教導!”
“唉,說起此事,更讓為兄難以啟齒!”賈政羞愧道,他請的幾任西席,都主動辭職離去。
林如海趁機道:“我有意為寶玉引薦一名師,不知存周兄意下如何?”
“不知如海要引薦何人?”賈政轉憂為喜道。
林如海隨即將莊懷谷的情況,告訴賈政。
賈政聞言大喜,尤其對莊懷谷的教育成果極為滿意。
林如海見此事已成大半,心中大定,隨即和賈政約定,明日便引薦莊懷谷到榮府。
第二日,莊懷谷如約來到榮府。
賈政見到莊懷谷后,甚為熱情,相談一番后,立刻引為知己,當場便決定聘請莊懷谷,為賈寶玉的西席。
隨后賈政讓小廝去喚寶玉來。
賈寶玉這兩天,天天在史太君跟前念叨,讓史太君接回黛玉。
史太君也為此事惱怒不已,雖然她心知此事基本上已成定局,但看寶玉這個樣子,想著如何應對此事,才能利益最大化。
賈寶玉聞聽賈政尋他,向史太君求助未果,便忐忑不安的來到榮禧堂。
賈政讓賈寶玉拜見莊懷谷后,隨后表態全力支持莊懷谷,嚴格教導寶玉。
甚至警告寶玉,若是敢頂撞先生,任誰護著,他都要打寶玉板子。
莊懷谷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隨即開啟教導賈寶玉的職業生涯。
玉林坊,鴻照街,馮延吉府上。
“學生陸懷瑾拜見尚書大人。”
“懷瑾無需多禮,坐吧!”馮延吉態度頗為溫和道。
待陸璟落座后,馮延吉揮退了下人,稱贊道:“你這幾天可是名傳天下,尤其是瓊林宴上的那番言論,老夫聽來都有所觸動。”
“大人過譽了,學生當時也是想到諸位大人,才有感而發!”陸璟謙虛回道。
馮延吉自然知曉陸璟那天的處境,此刻聽陸璟如此說,滿意的點點頭道:“你那篇策論,倒是讓老夫耳目一新,亦有不少啟發。”
“學生年少,見識淺薄,能得大人青睞,是懷瑾之幸。”
“學生曾多次拜讀大人的《鹽鐵三論》、《稅正論》,從中受益匪淺,對大人的見解亦是深感佩服!”陸璟恭維道。
聽陸璟提起他的得意之作,馮延吉笑道:“呵呵,難為你能記得老夫拙作,你當日所寫,是否尚有未盡之意?”
“大人慧眼如炬,學生卻有未盡之言!”
馮延吉聞言笑道:“老夫對此頗有興趣,你今日可否暢所欲言?”
“學生正要請大人指點!”陸璟回道。
看馮延吉點頭,陸璟便以他策論中的內容為引,開始闡述:“隱匿、銷毀、外流,是市面錢幣流通量減少的主因,銅礦稀少是本因,這些學生當日策論中已經言明。”
“學生當日未能詳述的是錢荒的延伸概念:劣幣良幣、通貨緊縮、通貨膨脹。”
馮延吉有些疑惑道:“這些詞句,為何老夫從未聽過,你在哪部典籍中所見?”
“這是學生總結所得,還從未和人說起過,今日正好請大人指點!”陸璟答道。
馮延吉點頭道:“原來如此,你且道來!”
“那學生便從劣幣良幣說起,市面流通是劣幣驅逐良幣,銀錢儲備是良幣驅逐劣幣。”
“市面上除了銀子、銅錢外,糧食、綢緞、女人也常被用作貨幣,參與交易。”
“本朝經濟繁盛,所需的貨幣量自然極多,而朝廷收稅需要納銀錢,這就使得民間更加青睞和追捧銀錢,進而導致銀錢貴而物賤。”
“因此價值更高的銀錢,必然會被儲備,從而退出流通,而實際價值更低的貨物,就會更多的參與交換當中。”
“就像一個衙門中,若是無論能力高低,都是同等待遇,那么有能力的人,必然會另謀高就,剩下的都是平庸之輩。反之,亦然,衙門中更希望留下有能力的人。”
看馮延吉點頭,陸璟繼續說道:“再說銀錢,和銀子相比,銅錢則屬于良幣。”
“按照官價二千銅錢可兌換一兩銀子,但市面上七百銅錢就能兌換一兩銀子,這就導致錢貴而銀賤,大家會轉而儲備銅錢,而使用銀子進行交易。”
“但銅錢是百姓生活買賣的主要貨幣,市面上銅錢減少,剩下的則更加稀有,價值亦更高,就越發導致其被儲存,如此循環往復,市面上的銅錢越來越少,就會出現極為嚴重的錢荒!”
馮延吉沉思片刻道:“你這個論斷倒是新穎,不過細細想來,卻大有道理。”
陸璟繼續道:“漢朝時,賈誼就提出‘奸錢日繁,正錢日亡’,劣幣充斥市場,而良幣則被大家儲藏起來。”
“不錯,如今市面無余錢,銀子亦集于商賈手中,百姓多以物易物!”馮延吉感興趣道,“老夫對你所說的后兩者,愈加期待了!”
陸璟點頭道:“通貨緊縮是指市面上流通的銀錢減少,百姓手中的錢財亦隨之減少,百姓手中無余錢,無法購買貨物,商家手中的東西便賣不出去,進而導致貨物價格持續下跌。”
馮延吉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錢荒之后,便是通貨緊縮?”
“大人說的不錯,若是貨物價格持續下跌,則商家獲利減少,商人逐利,長此以往,商家必然減產,甚至停產。”
“如此一來,百姓得不到雇傭,收入更少,更加無力購買貨物,如此反復疊加,貨物價格必將持續下跌,長此以往,必然導致經濟蕭條,人心不穩,進而影響朝局穩定。”
馮延吉面色嚴肅頓時起來,如今民間的物價一直在下跌,百姓手中沒錢購買,若是照此發展下去,必然導致經濟不穩,百姓活不下去,到時候就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你繼續說何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正好和通貨緊縮相反,是指錢幣流通量過多,超過市場所能生產的貨物總量,百姓手中的錢多了,就會購買貨物,商家為了賺的更多,就會漲價,進而導致貨物價格持續上漲,百姓手中的錢就會變得不值錢。”
“以往一文錢就能買到的東西,往往需要兩文,甚至更多錢才能買到。”
“如是有些地方物價上漲,有些地方物價下跌,該如何解釋?”馮延吉問道。
“通貨膨脹是對總體而言,特殊時候物價上漲,并不是通貨膨脹。就像年后京中的石料、木料、木植花卉第價格,持續上漲,依然供不應求,只能開出高價才能買到,就只是一般的物價上漲。”
馮延吉笑道:“老夫剛才所問,便是此事!”
隨后提點陸璟道:“此事乃內務府掌控,你可明白。”
“學生謝大人提點!”陸璟拜謝道,心中越發肯定延康帝和元雍帝這對父子的立場一致。
各家為了修建省親別院,大肆采買花木土石等物,其中不少東西都是禁物,只能到內務府采買,進而導致這些物品的價格翻了多倍,這其中所獲得的利潤,恐怕大部分都進了皇上的口袋。
馮延吉看陸璟一點通透,更加看好陸璟,心中暗道:“若無意外,將來必成大器。”
馮延吉隨后問起通貨膨脹的危害。
陸璟忙收斂心思,回道:“通貨膨脹會導致貨物價格上漲,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會造成一定的混亂,但適當的通貨膨脹,可刺激百姓消費,使貨物的需求量增大,進而刺激商家生產更多的貨物,推動經濟的發展。”
“如此說來,通貨膨脹有時候也算是好事了?”馮延吉問道。
“一體兩面,有利有弊,就看如何把不利變為有利。”陸璟說道,適當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好處,但也要因時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天下之物莫兇于鳩毒,然而良醫囊而藏之,有所用也。”馮延吉點頭道,心中對陸璟越發滿意。
:。:
(https://www.dzxsw.cc/book/161367/84107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