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糾纏不走
李治聽到丁瑜洲突然之間說出了原因,整個眼神都直了,這對他來說簡直猶如天方夜譚一般,因為他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改元的這種說法。
在大唐一朝,從唐高祖李淵李世民一直到李治,改元只有在皇帝死后新皇登基之時才會改年號,其他時候大唐皇帝們都只用一個年號,比如唐高祖李淵只用了武德這個年號,而李世民則用了貞觀這個年號,他們都是用一而終,并沒有中途改元改年號的先例。
丁瑜洲突然之間提出改元的建議,著實考驗著,也震驚著李治的審美和接受能力。
李治摸了摸頭,不解地反問道:
“丁瑜洲,你所說改元無非改年號,我這永徽年號難道不好嗎?這是眾大臣共同提議設立的永徽年號呀,寓意吉祥,天下太平,寄托父皇遺志,延續貞觀朝的輝煌,難道這不是好意頭嗎?再者,改年號與懲處那些大臣又有什么關聯呢?”
李治的問題其實也是武媚娘心里的疑問,她不明白丁瑜洲突然提出改元有何深意?
近來武媚娘對丁瑜洲頗有意見,所以他們之間的聯絡減少,導致她對于丁瑜洲的這一個問題和提議也著實不解。
通過剛才丁瑜洲提議廢除太子,武媚娘越發覺得丁瑜洲是站在自己這一方支持自己擁護自己的,所以她將對丁瑜洲原有的誤解逐漸淡去。
隨著談話的進行,她深信丁瑜洲肯定是為了她好,便在一旁繼續幫襯地說道:
“陛下,丁大人所言必有他的道理,不妨聽一聽,您不要這么早就下結論,如若人家丁大人所言有理,姑且聽一聽,如若無理,便當沒有發生過。”
李治點了點頭,隨即說道:
“也罷,既然皇后都說了,那你就說說吧,到底該怎么改這個年號吧。”
丁瑜洲聽著武媚娘的話,揣測著李治的心思,因為剛才他提議改元,他只是投石問路,還本以為想著拋磚引玉,不成想完全不是自己所設想的這樣。
按照史書記載,是武媚娘提議李治這樣做的,因為武媚娘一輩子相信文字的力量,他不光改了永徽的年號,包括后續李治一朝上上下下用了許多年號,都仰賴武媚娘對文字力量的迷戀。
武媚娘自己當上皇帝之后,更是頻繁地一年換一次年號,甚至還有一年使用三個年號的情況,不光如此,她還自創一套文字,給自己起名武曌,這都說明武媚娘對于文字力量的格外信仰。
可是事情并沒有如丁瑜洲所認為的那樣發展下去,原本以為武媚娘會首先站出來支持自己,建議李治修改年號,卻不料根本沒有這樣發生。
丁瑜洲著實納悶,但是皇帝皇后都發言了,他也不得不繼續表達他的觀點。
丁瑜洲無奈地解釋道:
“啟奏陛下和娘娘,永徽年號是昔日陛下登基時元老大臣們為您敲定,如今陛下已將元老大臣集團徹底打壓下去,再繼續使用永徽年號著實不妥。年號代表著一個君主的施政方針和策略,也代表著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威,雖然僅僅只有兩個字或者幾個字,但是這幾個字卻是在向天下臣民詔示著君主無上的皇權。私底下,微臣還覺得這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能夠起到教化眾生的作用,百姓們時常用到,所以如若他們還記得永徽年間,那么他們仍然還會想起那些元老大臣們,這難免會留下禍患啊。”
說到這里,丁瑜洲刻意停頓了一下,他想去看武媚娘和李治的反應,最后的提醒可謂是當頭棒喝。
果然如他所料,李治和武媚娘雙雙被他剛才這一番言論所心動,二人不由得眼睛里放出異樣的光芒。
武媚娘率先說道:
“丁大人,此言甚有道理,本宮也認為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候一個字就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臣妾也奉勸陛下,這件事的確應當好好討論一番。”
武媚娘聽完丁瑜洲剛才那一番言論,與她所認同的觀點是契合的,昔日他除掉王皇后和蕭淑妃之后,將皇后的王姓和蕭淑妃的蕭姓改成極其罪惡的字,那就是對她們的一種懲罰和報復。
如今丁瑜洲提議改元,背地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武媚娘為了她的長遠打算,開始一反常態,極力支持丁瑜洲建議改元的提議。
“確有道理!”
李治頻頻點頭,對丁瑜洲投去信任的目光,隨后捋了捋下巴上長出的寸許胡須。
丁瑜洲見到帝后開始對自己的提議感興趣,便繼續說道:
“陛下、娘娘,臣認為改元后,百姓們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會愈加對陛下形成擁戴的合力,而且改元還可以向世家大族和天下臣民彰顯陛下的決心,那就是陛下要將權力牢牢掌控,不容他人在旁插手干涉。您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君權神授,理當代表上天管理四海臣民,不能容其他大臣在旁指指點點,所以微臣建議改元,其實也是在向世家大族的大臣們表明陛下您的態度。”
李治聽完,深思熟慮一下,遲遲沒有作出回應,但是他的目光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想法。
他眼珠轉了一圈又一圈,那明亮的眼神中帶著渾濁的光暈,顯然他在做著屬于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掙扎和打算。
武媚娘在一旁沒有說話,因為她知道此事牽連重大,如若真的實施下去,那就會如丁瑜洲所言,將引發皇帝與眾大臣的宣戰,也說明皇帝準備秋后算賬,開始一一處理昔日的那幫元老大臣了。
大殿之內,龍涎香繼續彌漫在空中,那香味是那樣的獨特,讓人心神蕩漾,卻又格外思路清晰,這是皇帝專用。
大臣們只有在上朝覲見陛下時,才能聞到此香,丁瑜洲卻格外熟悉這種味道,因為這些香料都是他店鋪供奉。
丁瑜洲沒有關注這些香味,而是將目光鎖定在殿中西墻上懸掛著的一幅褚遂良書法作品。
那是褚遂良進獻李治的一幅祝壽詩。褚遂良的書法在當朝數一數二,天下聞名,多少人想取他的一幅字,踏破門檻而不可得,不光如此,褚遂良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那都是可圈可點的,引領著唐朝的書法藝術巔峰。
不料今時今日,他和皇帝所討論的話題則將影響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命運。
(https://www.dzxsw.cc/book/158332/81390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