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地道
隨著線索被一層層尋找到,丁瑜洲心中的疑惑也越來越多,猶如剝洋蔥般,一片片剝落后越來越迷了眼睛。
丁瑜洲斷定既然后院禪房的所有記號都指向這里,那么更大的線索或許就應該在這后山。
于是,丁瑜洲和阿元在后山繼續搜尋歹徒作案后留下的蛛絲馬跡。
一棵棵雜草踩過,一塊塊石頭翻過,終于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倆在一番苦苦的變態式的認真搜尋后,在一處隱蔽的地方發現了與這樁連環殺人案情有關的直接證據。
原來整個后山看似開闊空曠,不利于隱藏目標,這也是所有來到后山的人都會有的直觀印象,可有時候表面現象最不可信,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果真如丁瑜洲的意料和推測的那樣,作案線索就在這后山。
剛才,丁瑜洲在仔細搜尋的時候,無意間在荒草叢生的最偏僻之地發現了一個奇怪之處。
這奇怪之處便是后山里竟藏著一個不知通往何方的山洞,確切得說這個山洞不是水平在地面之上的,而是直深入地面以下的,嚴格地來講,這是一處與地面垂直而下的地道,經過丁瑜洲和阿元的仔細辨認,這地道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明顯有人工挖掘的痕跡,因為洞口處有用于攀登的臺階。
這顯然已經在告訴丁瑜洲其中所隱含著一些重要信息了。
丁瑜洲發現地道的時候,還頗費了一番工夫,原本這地道入口處是被一塊大石頭死死封住的,要不是丁瑜洲心細如發,感覺靈敏,當他從石頭上踩過時,發覺石頭反擊自己腳底的感覺不太一樣,與平時踩在石頭上的感覺不一樣,心中存疑才停下腳步仔細檢查,這一檢查才發現了這個驚天秘密。
這處地道所在位置極其隱蔽,如果不仔細搜尋極難發現,不光隱藏在荒草叢生的地方,而且地道上面的那個大石頭還是極有效的“障眼法”。因為隱蔽得如此巧妙又自然,所以這個地道在通常情況下是很難被發現的,這也難怪住持派來后山搜尋的眾人沒有發現,畢竟匆匆忙忙地搜尋往往無法達到細致入微的搜查效果。
丁瑜洲和阿元齊力搬開那塊可疑的大石頭時,黑乎乎的地道隨即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兩人望著黑漆漆的地道,伸手不見五指的黑,不知里面藏著的是兇神惡煞的妖魔鬼怪,還是殺人如麻的大漢,但心中的好奇讓他倆壯著膽子,拿出防身的短劍做好了防備賊人突襲的準備,在火折子微弱的光亮中下了地道。
地道的高度足以容納一個大唐成年男子的身高,由于丁瑜洲個子高于大部分大唐男人的身高,足足有一米八五多,所以他在進入地道后只得稍稍彎腰前行。這也恰好讓他可以看到腳底下的一些狀況:
“阿元,快看腳下的東西是什么?為何軟綿綿的?”
阿元走在丁瑜洲的前面,身體不知為何微微顫抖,卻還說要為大哥抵擋前方可能突然襲來的明槍暗箭,因此注意力一直保持在對前方的不確定探索中,并未注意到腳下的異樣,聽丁瑜洲提及,才拿著火折子向腳下照了照,說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這是柴火燃燒后留下的灰燼,因為燒的柴很多,灰燼一層加一層,所以踩上去很柔軟!
丁瑜洲“哦”了一聲,對于這種野外生活的體驗,他可不如阿元,他從未有過這種經歷,只得像個小呆萌一般跟在阿元的后面亦步亦趨,樣子極為滑稽搞笑。
丁瑜洲借著微光審視著地道,感覺地道里透著古怪,不僅有人為活動的痕跡,比如這些燃燒后留下的灰燼,而且更讓他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對前方情況的未知,他不知道這條地道的終點會在哪里,萬一真的有什么巨大的猛獸守著路,他和阿元就要命喪于此了。
阿元用火折子照了照前方濃厚的黑暗,回頭望了丁瑜洲一眼,問道:
“大哥,這地道不知通往何處,我們是繼續走下去,還是到此為止?”
丁瑜洲拍了拍阿元的肩膀,雖然心情和阿元一樣充滿恐懼,但是依舊壯著膽子地說道:
“別怕,我們繼續朝前走看看,這地道到底通往哪里?來,我走在前邊,你走在后邊,你到我身后來,我保護你。”
“嗯。”
阿元答應了,手中的短劍始終高高舉著,他畢竟年紀小,即使膽子再大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會有些發怵,聽到大哥的關懷,心中有了極大的安全感,沒有推辭和謙讓,利索地答應了。
阿元的行動表明他內心是真的害怕了,丁瑜洲有些錯愕,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阿元害怕的樣子,透著火折子微弱的光,能看到阿元的臉色發白,肌肉緊繃,嘴唇不斷抖動著:
“大哥,我怕,我怕....”
丁瑜洲哪里知道阿元天生有密閉恐懼癥,只要進入密閉狹小的空間中,他就會感到恐懼和害怕,就好比有些人坐電梯會感到恐慌,兩者是同樣的病征體現,當然這不是疾病,無非是因為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響所導致的一種心理狀態。直到事后,阿元無意中說起,丁瑜洲才知道阿元的這個小秘密。
丁瑜洲見阿元的狀態不佳,如果讓阿元硬撐著和自己往前方走下去,對阿元而言是一種折磨,又想到自己什么準備都沒有,就這樣冒然走到頭,確實不是上上之策,于是他將手放在阿元的肩膀上說道:
“別怕,咱們不往前走了,我們準備不充足,還是先上去準備好所需要東西再下來一探究竟,這樣更安全保險點!
阿元勉強笑了一下,愧疚地說道:
“大哥,對不起,都怪我不好,我真沒用!”
“不要這樣說,沒什么對不起的,你已經非常棒了。我像你這般大,我還不如你呢!”
...........
丁瑜洲和阿元轉身往回走,透過火光又有了新的發現。
他們在地道中發現了衣服碎片,兩人經過仔細辨識后認定這都是寺中尼姑們所穿袈裟的碎片,這顯然是殺人兇手作案時候撕扯衣服的罪證,同時地道的角落里還有一條手指粗細的麻繩,麻繩上殘留著黑褐色的血跡,顯然是勒死尼姑的作案工具。
綜合分析地道中的情形,那一幕幕慘烈的畫面如同放幻燈片一樣回蕩在丁瑜洲的腦海中,讓他觸目驚心,心神不寧。
出了地道,丁瑜洲呼吸著外面新鮮的空氣,思維久久不能平靜,遠眺起伏的群山,他陷入深思:
地道中的種種證據表明,這個記號確實是殺人兇手留下的,并且真相確實如推測,這不是一個人在殺人,而是一個團伙作案,危機四伏之中該如何應對,著實需要沉著冷靜。
(https://www.dzxsw.cc/book/158332/81387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