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開個講座吧
“楚大人,下官們恭候多時,未曾遠迎,有失禮數,還望大人不要見怪。”林縣令帶著一群人在幽草居門前等候,見楚辭來了,立刻上前行禮。
“林大人不用客氣,你們公務繁忙,本官又豈會不明白呢?本官還要謝林大人盛情款待。”楚辭笑著說道。
他覺得這位林大人比起之前的楊縣令要更加圓滑一些。去年因他之故,楊縣令在吏部考核中得以評優,年關剛過,就升了官,調到了甘州府為官。這位林大人并非舉子,他在均山縣衙門當了大半輩子的縣丞,知府大人偶爾問起,念在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份上,將他派來了袁山縣任知縣。
“大人說的哪里話,您本就是袁山縣人,下官不過是借花獻佛罷了。多虧了大人以及縣學夫子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袁山縣上下同心,民風較之別處也更加純樸良善些。”林縣令一邊為楚辭帶路,一邊恭維。
“誒,林大人這樣說就太謙虛了,你身為袁山縣老父母,治理之功忽視不得。本官這兩天聽先生說起林大人上任之后頒布的條令,心中感悟頓生,若我大魏朝官員都能如林大人一般愛民如子,那何愁我大魏不興?本官既為袁山縣人,便替袁山百姓謝謝林大人了。”
花花轎子人抬人,那邊努力示好,楚辭這邊自然也不會掉鏈子。況且他之前確實打聽過這林縣令的為人處世,知道此人頗愛惜羽毛,看重官聲,自然也不會做那些落人口舌之事。
若無意外的話,袁山縣未來五年之內,都會在這位林縣令治下。
林縣令聽后,立刻一臉感動的樣子,他原以為這位楚大人年紀輕輕,必然是恃才傲物,眼高于頂的,相處起來必須小心哄著才能打好關系。卻沒想到他如此平易近人,十分上道。
說話間,一群人來到了幽草居的大廳。今日這整座樓都被縣衙包下來了,里里外外擺了好多張桌子,除了縣學的夫子外,縣里有頭有臉的人也基本都在這里了。
“諸位,楚大人到了。”
林縣令話音剛落,下面的人便一同拱手行禮,向楚辭問好。楚辭微笑側身,受了半禮后讓大家起身。這一舉動也讓大家好感度刷刷上漲,認為楚辭不愧是袁山縣出去的官,對他們這些父老鄉親就是和旁人不同。
人群中,楚辭看見了一個身影,他站得比較靠后,臉上表情有些猶豫,一副想上前又擔心什么的樣子。楚辭失笑,看來他這位姑父當了這么久的官了,也明白了一些潛規則,知道他那些上峰都還未作聲,他這個下屬不宜先冒頭的道理。
不過,楚辭還是要給他一個體面的。親戚一場,他好了姑姑也能受益。
楚辭穿過人群,走了過去,說道:“姑父,您老人家在這怎么也不打聲招呼,若不是侄兒眼尖看見了你,今日就要失禮了。”
楚姑父略緊張地搓了搓手:“阿辭啊,我這不是……縣太爺和其他大人們都在呢,哪有我說話的份啊。”
“姑父說的哪里話,你我本就是至親,哪里用得著拘泥于這些東西?”
楚辭剛說完,林縣令也開口了:“正是這個理,今日宴上就不要叫什么大人大人的了,咱們兄弟相稱,我略長幾歲,你就叫我林兄吧!”
安文才有些受寵若驚,自楊縣令走后,他可就沒有受過什么特殊待遇了。現在這位林大人竟然和他稱兄道弟了。其實林縣令早就知道安文才這個人了,他雖然沒有給他特殊照顧,但他也早就吩咐了身邊的人,不許找他的麻煩,畢竟這人所在的位置是一個肥差。
幾人聊了一會天,中間有一個人過來在林縣令的耳旁耳語了幾句話,然后林縣令就開始邀大家入座。
楚辭自然坐了上首,他乃是五品官,位同知府,在座沒有人比他職位更高了。坐在他下首的分別是林縣令和他的姑父,再就是縣衙的其他人。
林縣令本想讓秦夫子與孔山長一同坐過來,卻被二人婉拒了。與其坐在上面受拘束,還不如在下面痛快點。
酒席上,林縣令一直不著痕跡地打聽著京城的事。對于一個從沒有出過省的官員來說,京城是個讓他們無比向往的地方。
楚辭也不藏著,能說的東西他都會說,他也知道大家對什么感興趣,說話的時候便也側重說這幾方面。
其他桌子上的人聽得也很認真,畢竟除了個別人之外,其他人也是沒有到過京城的。
楚辭知識淵博,口才又好,眾人難免被他描述的京城所吸引,同時心中又想,怪道人家能夠中狀元呢!這樣文采風流之人,誰不喜歡呢?
酒過三巡之后,筵席慢慢進入尾聲,林縣令此時也說出了今天宴請楚辭的目的。
“聽聞楚大人在京城時任京都國子監司業一職,對于教書育人方面有許多獨到新穎的想法,下官想,楚大人您能不能給袁山縣的所有師者傳經授寶,讓我們袁山學子也能在夫子們的教導下更上一層樓。”
楚辭聽罷,面上仍是一派溫和笑意,心里卻在犯嘀咕,這人的意思是不是讓他開個講座培訓一下袁山縣的夫子?
“哈哈,林大人太抬舉我了。楚某何德何能在這些夫子面前班門弄斧呢?”
“楚大人何必謙虛呢?下官在朝廷下發的邸報上多次看見過楚大人的名字,聽說當今圣上曾下令讓您進宮去為皇子們講學。我們袁山縣的夫子們雖然不比京城之人聰慧,但只要楚大人您肯傳授一點經驗,想必他們也能獲益匪淺。”林縣令認為楚辭是看不起袁山縣這個小地方了才會推辭。
楚辭苦笑,原來這個時候內部就有報紙了嗎?看來今天他不答應是不行了。
“既然林大人如此信任本官,那本官就卻之不恭了。今日是十一,兩天后開講吧。這幾日就有勞林大人去請那些師者了。”
林縣令見楚辭答應,頓時喜笑顏開,他連聲說道:“大人放心吧,這事我會立刻安排下去,到那天我袁山縣的師者一定齊聚一堂,洗耳恭聽楚大人您的寶貴經驗。”
整個袁山縣書院眾多,如果大家一起過來,恐怕到時候先賢館里人多擠不下去。萬一出點什么事情,好事變壞事就不好了。
楚辭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林縣令,林縣令沉思了一會,對楚辭說:“就把試場打開來吧,那里十分寬敞,到時候絕對能容下這些人。”
楚辭點點頭:“林縣令安排好了便是,你行事妥帖,想必一定有萬全之策。”
“大人過獎了。”林縣令笑得很開心,心中已經開始籌謀兩天之后的事了。
宴畢,林縣令等人送別楚辭。安文才酒桌上沒能說太多,這會拉著楚辭好一頓叮囑,意思就是讓楚辭過幾天上他家坐坐去。楚辭點頭答應下來,安文才才腳步踉蹌地在其他人的攙扶下往回走去。
楚辭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登上一旁的馬車。馬車上,秦夫子和楚辭相對而坐。秦夫子那一桌沒喝多少酒,是以他聞著楚辭滿身的酒氣便有些皺眉。楚辭一上馬車就靠在了車廂上,合著眼睛紅著臉,一副不勝酒力的樣子。
“阿辭,醒醒,先別睡,現在睡了易感風寒。”秦夫子見楚辭閉上了眼睛,擔心他睡著,便忍不住想把他叫醒。
楚辭聽見呼喊聲,便將眼睛睜開,朝秦夫子笑了笑,說道:“先生放心,弟子今日沒喝多少,就是酒味大了點。剛剛我也沒有睡著,只是合目沉思罷了。”
“你可是在為兩日之后的傳經擔憂?”秦夫子問道。
楚辭老實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弟子實在沒有想到,林縣令竟然會提出這個請求。”
“你如今名聲在外,他想借用一下也是合乎情理的。上一年因為你出的《辭海題集》一書,縣里中了十多個秀才,楊縣令也因此受益,調到了府城為官。今年的縣試成績卻不太理想,林縣令好名,他一心想在百姓心中留下個好名聲,這才挖空心思想要提升夫子們的能力。”
楚辭恍然大悟,怪不得他會這樣要求,原來是以為他還藏了什么招數沒有使出來呀。
(https://www.dzxsw.cc/book/158239/87814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