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婚
與此同時,趙福林也收到了同樣內容的賜婚圣旨。
為了促成這樁婚事,皇帝又賜了趙福林一座皇家農莊,雖然面積不算大,但也有農田八百畝。
汝南郡王趙允讓也很豪爽的送了一套開封城內的宅院,連同管家奴仆丫鬟家丁之類的都配齊了,大門上寫上了兩個大大的字:趙府!
至于是那個趙,反正也沒有什么區別,反正汝南郡王和趙福林姓的都是同一個趙。
婚事的一切各種復雜的過程,諸如三媒六聘什么的,都在汝南郡王贈送給女兒的趙府中進行,包括婚禮當天也是在趙府中大宴賓客入洞房的。
婚禮當天,皇帝親臨,婚禮總不能在城外舉行吧?
在汝南郡王府舉行也不恰當,汝南郡王是嫁女兒,又不是招女婿,長安郡主也只是郡主,又不是公主。
其實北宋民風比較開放,公主出嫁也極少另建公主府,而是同丈夫一起住在夫家,郡主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個新的大宅院里,送走了最后一批賓客,剩下的就是洞房花燭夜了。
趙福林用金稱桿挑起了新娘子的紅蓋頭,打量著這個只見過一次面的長安郡主。
只見小郡主兩臉羞紅的微微低著頭,化著精致的妝容,穿著喜慶的紅妝,襯托的整個人要比平時更加的漂亮了三分,說不出的可愛。
只是小郡主的樣子雖然漂亮可愛,身材纖細高挑,身高一米七左右,但胸前平平,顯然還沒有長開,發育不夠。
盡管趙福林自己也只有十六七歲,但他的魂魄卻已經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了。而且陳師師和他在一起,可是比他這具身體還大三歲,完全已經是個成熟的大姑娘了,所以他和陳師師在一起,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適應。
可現在讓他和一個十四歲的,發育不完全,身子尚未長開的女孩洞房,心里上還是一時難以接受的,用千年后的道德標準來衡量,簡直就是在犯罪嘛!
兩人把最后的流程走完,喝了合巹酒之后,趙福林還沒有想到怎么開口,給小郡主普及一下生理知識,以及過早開始同房的危害,可小郡主已經羞答答的開始,侍候新郎寬衣解帶了。
面對小郡主的主動和溫柔,趙福林輕輕的抓住了她的一雙小手,制止了她的繼續玩火。
十四歲的少女雖然身子還沒有長開,還很青澀,但依然是對男人充滿誘惑的,趙福林可不敢保證,繼續的玩火下去,自己是否能夠抵抗的了這種誘惑。
“相公……?”
趙福林懷抱著長安郡主坐在了床沿上后,長安郡主忍不住嬌羞的開口道。她不知道趙福林是什么意思,脫外面的衣服,難道不應該是站著好脫嗎?
“天氣很冷!我們坐著聊聊天,不著急。”
雖然外面很冷,已經是寒冬臘月了,可是屋里有火爐,火燒的很旺,洞房里溫暖如春。
“不著急?娘親不是說新婚之夜,新郎都是很急色的嗎?還交待我千萬別忘記了,在床上墊上白絹,向新郎證明自已的貞節。”小郡主心里想著。
作為一個郡主,出嫁之前當然是經過了夫妻生活知識的普及了,對男女之事雖然沒有經歷過,但通過母親心教導,又看過婚前教育的一些春宮圖,所以還是知道洞房之夜是會發生什么事情的。
趙福林雖然覺得很尷尬,但還是很小心的措詞,對小郡主說了一些她還小,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不適宜這么快就過夫妻生活之類的話說了一遍。
“相公!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小郡主兩眼淚汪汪的,很傷心的樣子問道。
在她看來,趙福林說了那么多,都不過是一些不喜歡她的借口。
一個女孩子在洞房之夜,就要受丈夫的冷落,碰都不愿意碰她,既便她貴為郡主,心里也是會非常傷心的。
“怎么會呢?你長得這么漂亮,又貴為郡主,隨便那個男人能夠娶到你為妻,也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為夫又怎么會不喜歡你呢?”趙福林很無奈的苦笑了起來說道。
“那你為什么不愿意碰我?”長安郡立很委屈的抹著眼淚道。
“我剛才不是已經跟你說過了嗎?現在才14歲,太小了,再過兩年也不遲呀!”
“人家那里小了,十二三歲就嫁人的女孩子多的是,人家都過了十四,馬上就十五了。”
北宋這個年代,流行的審美觀念都是偏向于那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含苞待放的少女類型,十四歲已經確實不小了,太成熟了反而不好嫁人了。
和后為世女人總想著吃木瓜,塞硅膠,千方百計的降胸,希望胸部越大越女不同,這個時代的女人,如果還是未婚少女,便有一對很豐滿的胸部,那是豐常丟人,令人恥笑的事情。
所以一些發育的太好的少女,都是喜歡束胸的,要是不束緊胸部,胸部太明顯會感覺很丟人的。
趙福林感覺自己的性,教育普及非常的失販,剛才說那么多都是白說了。
大婚之后,雖然城里面有了自己的趙府,但陳師師和小蓮,以及翁叔他們仍然是住在城外,不過是搬進了皇帝御賜給趙福林的大婚賀禮,皇家農莊內。
盡管生意很好,趙福林也沒有大規模的擴建工坊,如果工坊集中在開封,誓必會造成各種動物油脂的供應不足,價格大幅上漲。
這個時候,雖然已經開始有植物出現,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家食用的還是動物油,老百姓也普遍食用的是豬油。
因為肥皂和香皂的生意火爆,作坊不得不大量的采購市場上的豬油,已經開始導致豬油的價格提升了。
為了不讓市場受到太大的影響,趙福林不德不派人到附近的州縣去采購豬油。
現在是冬天還好一些,天熱的話,未來的及熬制的豬油,會很容易變質發臭。
以香皂和肥皂的利潤,豬油價格上漲幾倍,也是可以承受的起的,但老百姓卻很難承受,所以老百姓已經頗有怨言了。
為了緩解這個矛盾,只有鼓勵老百姓多養豬了。
可是這個時代,豬肉價格很低賤,除了普通的老百姓圖它價格便宜,偶爾會買點回家打打牙祭,稍微有點身份的人,有點錢的人都是不碰豬肉的,他們都是以吃羊肉為主的。
豬肉雖然便宜,但還是有很多人吃不起豬肉,養豬也就不怎么賺錢了,不賺錢的生意,當然沒有什么人愿意干了。
趙福林也因此想到了開酒樓,目的也是希望借助自己弄出來的高度蒸餾酒,推廣以豬肉為食材的美味菜肴。
如果讓有錢人都愛上了吃豬肉,豬肉的價格必定會大漲,大家看到了有利可圖,也就有了養豬的熱情。
市場上賣豬肉的多了,豬油也就多了,肥皂和香皂的作坊也就可以擴大規模和產能了。
:。:
(https://www.dzxsw.cc/book/158138/80493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