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那就這樣吧
皇帝親自接見蕭院長,至于其他人只能在外守著。
對這位吃到九十多歲的老人,皇室非常尊重。不管他以往的功績,就憑他這個歲數就該得到尊重。
“王景行確實是德親王之子。”蕭院長再一次說明。
“朕知道了,等下朕給他封王,恢復德親王昔日的榮光。”皇上說。
皇上問蕭院長,“他們都說你死了,你怎么想要隱居啊?”
“當年勤王勢強,老夫不得不防范,只好在勤王離去時對外宣布老夫去世。這些年潛心家中,整理了好些書籍,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皇上又問:“你當年是看著勤王離去的?”
“是。勤王對老夫留了兩分面子,教老夫活到今日。”
“那你可見著德親王府里的財寶,那些財寶可是勤王拿走的?”
“財寶?”蕭院長疑惑了,“德親王一生勤儉,有諾達的宅子,都是用來種植瓜果蔬菜,未曾積累財寶。”
蕭院長又說:“雖然德親王位高權重,入手之物無數,但真正算得上財寶的不多。凡是外人送來的銀錢,他都花出去,修水利開山造橋,未曾有個積蓄。
那些文物寶貝,倒是有一些,不管逢年過節送禮的,都送出去了。每年往朝堂送賦稅,給先皇送禮就能將德親王府的寶庫清空。”
“德親王沒錢!”
蕭院長頷首,“沒錢。老夫有幸運,收德親王之長子蕭衍為徒,他每逢吃飯都賴著不走,定要吃了再回去。
不是老夫家飯食好吃,而是德親王府油水不封,連吃頓牛羊肉,都要選過年過節。”
皇上為這位哥哥感到可憐,為德親王的孩子感到可憐。
同時又感到可惜,本以為會有一大筆財寶繼承,誰知道德親王窮得叮當響。
隨后皇上留蕭院長下來用膳,請韓丞相一同陪同。
皇上是懶得應對蕭院長,要是蕭院長問起什么,就讓韓丞相回答。
期間韓丞相說:“蕭院長如今年老了,老了能在家頤養天年,曾孫繞膝,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蕭院長聽明白了,這是威脅他,要是做的事對韓丞相不好,韓丞相就讓他不得好死。
如今韓丞相如日中天,權勢滔天,誰還能與之抗衡?
罷了!罷了!
蕭院長將印章拿出,與皇上說:“老夫年老了,不久便是兩腳一蹬駕鶴而去,這枚印章放在我這也沒用了。
若是留給老夫的子孫,更是不可。他們沒有這個功勞,能拿得起這枚印章。今日老夫就將它還給皇上。望皇上能放入先皇墓穴中,與先皇在一起。”
韓丞相露出微笑。
皇上毫不在意,讓環公公拿過去來,就放在一邊。“嗯,好,你老放心,會放進去的。”
蕭院長嘆氣,苦澀一笑,吃不得多,告辭離去。
韓丞相親自送他出去,“老先生千萬里來到京都,不會會舊友再回去?”
“舊友十不存一,不見也罷。不勞你送,我自己走。”
雖然他走得慢,但還是能走出去的。
韓丞相也沒做太絕,讓內侍衛尋來馬車,送蕭院長出宮。
當天皇上擬旨昭告天下,揭發勤王的惡行,還德親王清白,還隆州百姓一個真相。
對蕭景行怎么處理,這個就有些為難,該封什么王好呢?
皇上找來韓丞相,問一問。
韓丞相說:“武侯為德親王翻案,固然沒錯,但他在永安殿殺人,殺的又是親皇叔,這說出去有損皇室威嚴。”
宗人府的人跟著說:“皇上,皇室威嚴不可辱沒。武侯有功也有過,功要賞賜,過錯要處罰。”
韓丞相說:“不如將這封王的事給推一推,先保留現今的職位,等武侯再次立功,便一舉封為王。這樣更能讓朝臣臣服。”
環公公很想說這樣不妥,可是皇上先他一步下了定論。
皇上說:“好,就這樣。擬旨吧。”
當天圣旨下去,京都嘩然。
連皇太后都驚動了,指著皇上怒罵。
“你啊你就是個傻的,哀家跟你說了那么多,你都不記得了?
皇室好不容易出了位有擔當的,能抗住韓丞相的,你居然聽從那人的話語,不給景行封王。讓他無權無勢,如何與韓丞相抗?你這才真正的打皇室的臉面。”
皇上好不委屈,“宗人府的人都這般說,朕以為那樣便是對的。”
“哼,宗人府那些不知有多少人,被韓丞相收買了。還有誰不聽韓丞相的調遣?”
“那朕現在就去頒旨,該了先前的圣旨,給蕭景行封王。”
皇太后很是無奈,“頒發的圣旨,要是能這么輕易更改,那就不叫圣旨了。”
“母后,那該怎么辦?”
皇太后說:“把勤王的兵權給蕭景行,他手中有兵權,腰桿子更直一些。”
皇上低頭小聲說:“兒臣,兒臣將那兵符給了小六子。”
“小六子?”皇太后心一疼,氣不過來。
“小六子到朕跟前彩衣娛親,朕一時開心就答應他了。剛好太子抄了勤王府,拿到了虎符,朕一時手快就給了小六子。
太子想搶來著,結果小六子跑走了。兵符,兵權就在小六子手里了。”
皇太后有心無力,“他們算得真好!”
大梁的太子,該換了。
“將小六子搬皇宮居住,哀家要親自教養。”
“啊,哦,好。”
“你回去吧,沒事多去朝堂上看看。”
“兒臣明白。”皇上不上心。
上朝堂作甚,那些事他又不會弄,還不如在后宮聽聽曲子,玩玩美人兒。
皇上剛想走,又坐下去。“在勤王府中得到不少好物,兒臣挑選了幾件,送來給母后。”
勤王雖然沒有德親王府的財寶,但他這些年搜刮過來的財寶可不少,比得上皇上的私庫了。
那空下去的私庫再次被填充,皇上開心了不少,想著該賞賜那些個愛妃美人。
太后揮手,不想再見皇上。
因后宮不得干政,近些年來,她幽居慈寧宮,不曾管外頭的事,不曾知道韓家勢力如此龐大。
某日有太子太傅求見,她才知道外戚的危害。
如今想要力挽狂瀾,已經不可能了。從小六子那兒下手,或許還有機會。
只愿天佑大梁,大梁永昌。
閱讀網址:
(https://www.dzxsw.cc/book/158136/80490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