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缺糧
嶧城外某處秘密山林,魏軍守備柳棠與沈浪見面。
沈浪問:“你們怎么不進攻了?”
柳棠:“許將軍得知你們糧食將盡,朝堂欲要議和,導致糧草運送不上。打算拖你們一拖,等你們餓上三兩天,再出戰(zhàn)。
許將軍的目標是王景行,叫你主子出戰(zhàn)時,一定要竭盡全力。不然戰(zhàn)后,我必死無疑。”
他倒賣兵器,克扣軍糧,還吃空餉。為了彌補漏洞,他故意賣消息給王景行,叫王景行將魏兵斬殺。做到死無對證,目前誰也查不出什么,但還是讓許海起了疑心。
許海必須死。
“你放心,我家主子不會讓你失望。一旦開戰(zhàn),我們準備從牛頭灣開口子,你可以帶人從牛頭灣進入,直接抵達這邊嶧城邊,從北城門入嶧城。”
“好。”
兩人交換了消息,從不同方向離去。
…………
南陽城內(nèi),蘇靈雨安排進京隊伍。
蘇家人全部進京,連帶好些東泉村的村民。他們不是蘇家的仆從,就是蘇記的技工,都是有一身本領(lǐng)的人,帶著妻兒老少,隨隊伍一同前往京都。
隊伍馬上要出發(fā)了,王龍帶著笑意來到蘇靈雨身邊,“夫人要進京了!”
看著不懷好意的王龍,她問道:“出事了?”
王龍立馬放下笑臉,一張苦瓜臉掛上,“出事了。”
蘇靈雨多看幾眼王龍,此刻王龍來求助,是真的出事了。
她過去跟蘇承啟說:“我怕是要留幾天,你帶著他們先走。”
蘇承啟越過她,看看王龍,再低頭問她,“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你帶著他們先走,我后頭追上去。我騎馬過去,應(yīng)該會很快。”
“行。”
蘇靈雨去看了兒子,叫兒子看顧好弟弟,叮囑他要聽外婆的話,等她回來。
蘇李氏很擔心她,一直追問為什么不走。
“沒事,你們先走。”她直接叫出發(fā),家里人也沒能問出什么。
送走他們,蘇靈雨問:“怎么一回事?”
“前邊沒糧食了。”
“對外用兵,糧草先行。朝堂不負責這些嗎?”
“朝堂諸公要議和,故意拖延糧草的進程,導致前線不夠糧食。且大人要與許帥決一死戰(zhàn),這許帥久不出兵,兩軍互相對罵好幾天了,也不見要打。”
“不能放棄嶧城?”
“這般就放棄嶧城,大人的謀劃全廢了。”
“為何他非要殺許海不可?”
“一場交易罷了。那邊的人要求殺,我們也不能不殺。”
王龍嘆氣說:“發(fā)起戰(zhàn)斗是他,這結(jié)束戰(zhàn)斗就由不得他了。說白了這是大人的戰(zhàn)斗,養(yǎng)兵練兵,收復涪城,拿下嶧城,都是他計劃的。他所做這一切不過是想入京,為族人報仇罷了。”
“為了誰?”
王龍不說,“您還是問大人的好,我不方便說。”見三兒瞪他,“不是我不想說,只是還沒到時候。”
“大人是不想找您的,是我自作主張,尋你問點主意。手中的金子是有一些,可是現(xiàn)在打戰(zhàn)了,各地糧價上漲,那點金子買不到多少。”
朝堂的糧草是能等到的,但為了計劃,為了共同的目標,得要讓士兵處于全盛狀態(tài)。這糧食必須備夠,兵要吃飽,馬要吃好。這次能確保下一次打勝仗。
蘇靈雨打量他,“你當我是神仙,能變出糧食來?”
王龍訕笑,“不是您主意多嗎?”
“要吃的,還是只要谷類?”
聽得夫人松口了,王龍快快說道:“要吃的,只要是吃的都行。”
如果只要吃的,那就好辦。
作物生長需要時間,即便用上靈泉,也要時間生長。
由于主戰(zhàn)場不在南陽城,很多百姓沒有搬遷,要想弄吃的,還是很快的。
第一個百姓手中有余糧,高價購買,或許能行。第二個有人力,只要合理管理,能尋得許多芋頭。
將芋頭磨成粉,制成芋粉條,送至前線,這是最快的食物。
春季水稻還有兩個月才能長成,要是用靈泉催一催熟,提前半個月或一個月收割,便不怕沒吃的。
只是前線能等這么久嗎?
見三兒許久不見說話,王龍低聲問:“夫人想好法子了嗎?”
蘇靈雨抬起頭,“回東泉村。”
“是了,該向百姓手中藏有糧食。”
以東泉村為中心,向外輻射三個村子,都受到蘇家的恩惠。若是以蘇靈雨的名義,去征集糧食,或許能征來萬斤糧食。
蘇靈雨回到東泉村,讓村里的村民很是奇怪,怎么突然回來了?不是要進京嗎?
她召集大家到祠堂集合,將不離去的緣由,告訴大家,并向大家征集糧食。承諾大家,用糧種換糧食。
不是手中沒銀錢,實在是糧價過高,導致她的銀錢,買不了什么糧食。
她讓村民們,到各村去宣傳一番,叫其他村的村民,明日中午拿著糧食到商塢去排隊。
接著她去巡查產(chǎn)業(yè),將靈泉撒到各處去,讓它們快快生長。
蘇家是搬進京都居住,但東泉村的產(chǎn)業(yè)一個不賣,留下人來看守,定時匯報情況。
如果她大賣產(chǎn)業(yè),就是斷了與東泉村的聯(lián)系,也會因此失去東泉村村民的心,賣產(chǎn)業(yè)是件百害無一利的事。
因此她有很多產(chǎn)出,供應(yīng)前線戰(zhàn)場。比如甘蔗、黃瓜、冬瓜、黃豆等等。
當天一家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對話:
“蘇家不是要搬進京都嗎?連蘇記的作坊都解散了。”
“作坊解散了,不代表蘇家不在啊。那些水田一畝畝的,都種著水稻呢。還有兩個月,就有新種子下地了。我們得搶啊。”
“二百斤種子換二十五斤種子,劃算得很,算下來還能賺下二兩銀子。”
“那,拿去換?”
“換,換,是三小姐親自坐鎮(zhèn),錯不了。”那人說道,“如果三小姐不承認,我們就到她的水田去自己割。”
“是了,我們可以自己割。”
因為這一次征集,導致蘇記的種子提前預定出去,那些得到票據(jù)的百姓,有事沒事就到蘇家的田頭去看看。
看著泛黃的水稻,想著那些水稻是屬于自己的。
(https://www.dzxsw.cc/book/158136/80490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