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報
大梁京都禁街鼓聲響起后,各戶人家準備熄燈睡覺,花樓也準備閉門留客。
才睡下的人們,突然被一陣馬蹄聲吵醒,朱雀大街的住戶更是聽得喊話。
“魏軍撕破協(xié)議,柳棠陳兵涪城外,游兵屠村,火燒村莊,坑殺萬余人。”
過了時間,內(nèi)城大門關(guān)閉,即便皇太子來了也不開門。只能用吊籃將信使,吊入內(nèi)城。
守城門的守將不敢疏忽,直接讓出自己的馬兒,讓信使騎馬直奔正德殿。
信使高聲大喊:“報……魏軍撕破協(xié)議,柳棠陳兵涪城外,游兵屠村,火燒村莊,坑殺萬余人。”
“報……魏軍入侵我國,意圖拿下南陽城。”
騎兵還沒入殿,就有太監(jiān)將消息傳給皇帝。
騎兵入殿不久,被酒色掏空身體的皇帝,衣衫不整來到殿前。騎兵見此,單膝下跪,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皇帝大駭,不由得惱怒。
“魏軍撕破協(xié)議,柳棠陳兵涪城外,游兵屠村,火燒村莊,坑殺萬余人。”
皇帝拿過騎兵信使遞交的文書,揮手叫人下去休息。
當(dāng)看到文書里的官職大印,皇帝不得不信魏軍攻過來了。
“還有一個月,就這般急不可耐了!”皇帝氣得扔下手中的文書。
當(dāng)夜宰相韓佑被召入皇宮。
第二天朝堂上,眾大臣議論此事。
武將力爭要戰(zhàn),文臣反駁主議和。
武將:“已經(jīng)割讓涪城了,難不成要將南陽城割讓給他們?”
“大魏貪得無厭,如若議和,必定獅子大開口。國庫空虛,哪來的銀錢給他們?”
文臣反駁道:“南陽城與北陽城,互相依存,魏國敢把南陽城拿去,也不管制不得。”
“大魏皇子爭位,國內(nèi)爭論不休,定然不會開戰(zhàn)。此番派人去議和,定能談妥。”
“我們派出公主議親,定能再和平二三十年,只要給我們二三十年練兵,定能奪回涪城。”
武將:“練兵好,可是軍費不到位,兵器不足,士兵吃不飽,如何練兵?大魏主動出兵,騷擾我國邊境,此番是議和跡象?”
“小劉大人,此番議和,你可敢當(dāng)使者?你可敢代表大梁出使魏國?”
朝臣吵鬧不休,皇帝看著心煩,一心想回后宮,與愛妃們玩樂。
“夠了,韓相你覺得如何?”皇帝問。
從一開始就閉目養(yǎng)神的丞相大人,終于睜開眼睛,“回稟皇上,協(xié)議未到,魏軍便陳兵關(guān)外,這是不想議和啊。”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武將都走出來了。
“不可,萬萬不可。”戶部尚書上前說,“回稟皇上,這戰(zhàn)打不得啊。國庫空虛,內(nèi)庫沒錢,要是打起來哪來的軍費?”
太子上前一步,說道:“啟奏父皇,此戰(zhàn)不打,怕是要賠的錢更多了。以往十年,我們往魏國送銀子,導(dǎo)致國庫空虛。如若繼續(xù)送下去,怕民不聊生,即便魏國不來侵占,怕國內(nèi)的百姓先起義造反。”
丞相拱手道:“太子說得對。只是這領(lǐng)兵的人,該派誰去,派多少人去,還有就是這軍費如何出?”
皇帝很不耐煩,對丞相不悅,昨夜不是說好了嗎?
要議和。
要議和。
怎么過了幾個時辰就不記得了?
難道丞相不中用了?
“臣愿前往。”孫將軍跨出一步說,“只要給臣,兵馬十萬,定能收復(fù)涪城。”
朝中武將不多,但也有幾個,膽敢上前請命的也只有孫將軍。
真正經(jīng)歷過大戰(zhàn)的,也只有孫將軍。只可惜這幾年,孫將軍脫離了軍營,手中無實權(quán),發(fā)出的言論,不受皇帝待見。
也因為孫將軍人輕言微,導(dǎo)致皇帝不記得這個人是誰,統(tǒng)領(lǐng)那些軍伍。
“戶部無銀錢,大軍從北走到南,這一路的嚼用,全由將軍出?”戶部尚書說。
“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孫將軍你一人吃飽,不知全軍的餓。你是想皇上節(jié)衣縮食,后宮嬪妃典當(dāng)頭飾,給你弄軍費嗎?”
“夠了。”皇帝惱怒,“爭吵不休,成何體統(tǒng)。”
太子上前說:“此事不是一時就能解決的,不如先退朝,稍后再議?”
皇上正有此意,大手一揮,“退朝。”話沒說完,自己先走了。
丞相很是疑惑,太子怎么突然要稍后再議?稍后誰來議?稍后怎么議?
皇上是個沒耐性的,麻煩事喜歡一拖再拖,而太子是喜歡速戰(zhàn)速決的。這等大事,太子叫稍后再議,不正常啊。
許是太子想要找援手,比如皇室里的老家伙。
怕是太子要用老家伙們,逼迫皇上,請求皇上同意出兵打戰(zhàn)。
不行,得要叫那些人別走,去勸告皇上議和,不能讓太子得了先機。
丞相是知道國情的,國庫有多少錢,他比戶部尚書還要清楚。
太子見丞相離去,周邊的幾位大臣圍上丞相,他眼神里露出些許笑意。
丞相與韓皇后,一人掌控外朝,一人掌控后宮,蠱惑皇上很有一套。這些年來,只要是他們不同意的事,皇上必定不同意。
現(xiàn)今有些事不用他們不同意了,不用皇上同意了。
太子嘗試到權(quán)利的好處,嘗到了勝利的喜悅,雖然與計劃有些變故,但無礙。
退朝兩個時辰后,韓丞相見太子沒動靜,不召集武將商議,也不求見皇上,很是奇怪。
“太子不行動,皇上不召集,不如我們先去找皇上,將議和的調(diào)子給定下來?”有人提議道。
韓相沉吟一番,決定先找皇上,定下議和的調(diào)子。
這頭皇帝回到后宮,碰上美人們,幾經(jīng)把兩軍對壘的事,拋在腦后。經(jīng)過韓皇后提醒,才想起要再議邊境的事。
皇帝十分不樂意。
孫美人拉著皇上說道:“姐姐是焦急了,這邊境啊,可不是說打就能打起來的。從陳兵到開打,怎么也得要經(jīng)數(shù)月。”
“十年前,涪城一戰(zhàn),妾身便在場,站前戰(zhàn)后,足足用了五個月。這才剛開始,雙方還沒試探呢。
軍伍們得要試探魏國,是戰(zhàn)是和才能做下決斷。邊境的消息,三日一傳,計劃趕不上變化,得到的消息還不夠多,皇上現(xiàn)在去與大臣們商討了也沒用。”
這個孫美人,便是孫將軍的大女兒,曾經(jīng)與王景行議親的孫于歸,
孫于歸錯過了最好的婚齡,父親又被上頭打壓,尋不到好人家嫁人,不得已選了秀女,入了宮成了美人。
好在她姿色上好,又會忍辱負重,這次得到一絲恩寵。
皇上聽了她的話,本是站著的,又坐了下去,揮退皇后,叫皇后傳話于丞相,叫丞相與朝臣們好好商議。
(https://www.dzxsw.cc/book/158136/80490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