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嶧城姐妹花
嶧城是從大梁過來,遇上的第一個最大的城,也是最繁華的一個城。大多數(shù)商隊到了這里,就會卸貨折返,回大梁。
但對大商隊來說,這里就是交易的第一站,買賣的第一城。
嶧城處三大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商號,都會進此地落腳。消息交流、貨物流通的好地方。
蘇記的商隊才到落腳處,周邊的商人,就圍了上來。得到消息的人,也匆匆跑來。
為了不耽擱春耕,蘇記商隊,每年這個時候過來。與之做交易的商隊,都等著他到來。
“這次都帶夠,都不老主顧了,不要擠,不要急。”沈浪說道。
蘇記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為了不被人冒充,蘇記是不搞預定,不收定金的。但大多數(shù)與大商號合作,不會出現(xiàn)哄搶,也能維護商道上秩序。
與蘇記合作,只認商號,不認人。不管你商號去年虧錢了,還是賺錢了,得罪人了,還是換大掌柜了。只要今年還能拿出銀錢來買,蘇記就會賣貨。
到站的第一件事,拆馬車卸貨。
沈浪擺下桌椅,磨上墨汁,擺上賬本,放上算盤。
大魏最大商號隆記商號的掌柜,上前詢問:“沈大俠,今年的谷子不漲價吧?”
“這是去年的種子的價錢,去年定下的價錢,不漲價。今年的種子,還沒下來呢。”
沈浪接下以前給出去的單子,交給賬房先生,賬房先生噼里啪啦打算盤算銀錢。
沈浪笑著與身后的商號掌柜說,“今后啊,我們不會販賣種子了。蘇三小姐說了,種子不夠賣,路上搶劫的也多,折損太大。各位商號掌柜們,要是想要高產(chǎn)種子,得要到大梁去了。”
這貨物的運輸?shù)娘L險,就得要他們自己承擔了。
“沈老弟不來,我們可真不敢去,這一路上得過多少山澗,碰多少回山賊啊!”
“這些年,都是沈大俠押鏢,那些山賊不敢下山,要是讓我們過去,這點兒貨物,不夠山賊搶呢。”
沈浪伸手,對那些發(fā)聲的,沒發(fā)聲的掌柜說:“如你們心里所想,到了東泉村,高產(chǎn)種子的數(shù)量,以及價錢,能親自與三小姐談。能談下多少,就得看你們主子,或是你的能力了。”
精明的掌柜,都明白這是一個機會,賺大錢的機會。
以往都是蘇記送貨過來,都是按量分配,拿不了多,搶也搶不了。
想用的手段,可沈浪油鹽不進,送女人不要,送銀錢不收,近年連寶劍也不收了。說家里寶劍多,放不下了。
商號們憋屈得很,看著一塊黃金,就是不能拿到手里。
沈浪過去,將各家商號的票據(jù)收起,交給賬房先生。
他一邊收一邊說:“除了種子,那邊還有更多貨物。比如辣椒、寒瓜、蠶絲、綢緞、上好的生烏草等等。
你們也不用擔心過關問題,過年時王大人約見我們這些商號,說放開城門,讓大魏的商號進入梁國。”
“沈老弟真是帶來好消息,如若這般,我隆記愿意到東泉村走一趟。”
“歡迎歡迎。”
隆記商號塞錢,“還請你寫一封推薦信,好讓我家主子,認識認識蘇三小姐。”
沈浪拿過去,塞入手袖,兩人心照不宣。“好說,好說。”
與聰明人說話,一點也不累。
賬房先生點票叫交錢,一手交錢,一手給領貨物的票號:“隆記商號高產(chǎn)種子,五百斤。一號到五號車就是,你們?nèi)c貨。”
“陸記商號,黃豆種子六百斤,十三號到十七號車就是了。自己拿單去點貨。”
…………
到了嶧城,稍微休息一番,王氏夫婦行走在大街上。
瞧著各處的風俗習慣,房屋建設大體相同,裝飾品各不相同。鹿角掛墻,牛角裝門面,各色綢子編織而成的編織物,掛在門口處。
蘇靈雨選了一家酒家,坐進去,兩人打量四周。
酒家東家是個附庸風雅的,墻上掛著文人墨寶,柱上刻寫名錄。
上面的名字,她能看懂,但是哪有號人物,她就不知道了。
兩人要上一壺茶水,點上兩碟小菜,要上兩個招牌菜。
“用了點心思,左右布置顯得雅致,即便是一樓的食客,也能感受到文雅的氣息。這里必定是嶧城文人雅士,常來的地方。”
王景行指指邊上,叫她看過去。一連看了三桌,都是士子打扮。
他說:“士子出現(xiàn)得多,說明這里有一家書院。”
“公子知道德仁書院?”兩位姑娘出現(xiàn)在他們的身后。
兩姐妹長得有幾分相似,年齡相差不大,各自相當,許是雙胞胎。
“雙生子?”蘇靈雨問。
抱著琵琶的姑娘,屈膝欠身說道:“奴家是姐姐,名喚鳳蝶。”
“奴家是妹妹,名喚粉蝶。”
蘇靈雨送幾枚銅錢出去,“說說九鹿書院。”
“謝謝您的賞賜。”粉蝶將銀錢抹入荷包。
聽得鳳蝶說:“教奴家來彈奏一曲。”鳳蝶扯來條凳,抱著琵琶坐下,轉(zhuǎn)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幾聲。
這一坐一抱一撥弄,倒教蘇靈雨多看她幾眼。
真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尚未成曲情已生。
半遮臉的鳳蝶,眉目生動傳情,她那番低頭的一抹嬌羞,教人以為她暗送秋波,對自己動了情。
鳳蝶彈幾個調(diào),粉蝶跟著擺弄姿態(tài),唱了起來,“要說九鹿書院,話就多。公子、夫人且聽奴家道來。”
粉蝶出來賣唱,自然有幾分本事,她張口就來,聲調(diào)婉轉(zhuǎn)動聽,一下子吸引了人。
“九鹿書院啊,原是九鹿先生修建,破屋三兩間,只為教導街上小兒識字懂禮。后因得城主出資,建得瓦屋四五間。
九鹿先生廣招學子,有教無類,教出寒門弟子郭子。郭子生而好學,五歲識文,八歲出口成章,十歲下場應試,一路高中,十五歲秋闈奪得頭名,求得圣上賜名書院。”
那頭吃飯的幾桌士子,聽得粉蝶唱書院,皆停下竹筷,放下酒杯看向這邊這個角落。
待鳳蝶唱罷,士子們鼓起掌聲,大聲叫好。
鳳蝶轉(zhuǎn)身向大家屈膝,欠身行禮。
蘇靈雨再給幾文錢,叫鳳蝶在唱首曲子。
恰好小二上菜,兩人邊吃邊聽。
:。:
(https://www.dzxsw.cc/book/158136/80490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