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233


  趙曙聽罷這個主意簡直太正了,正要下命殺了任守忠,司馬光說道:“圣上,此事做起來要有先后順序。”說罷,他將如何進行講給了趙曙,

  趙曙心中大喜:“司馬君實,不虧宰相之才。”他話說出了,讓司馬光看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希望,不過司馬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趙曙還有他的兒子,也就是后來的宋神宗都讓他很失望,當然,這是后話了,

  次日邇英殿上,群臣來見趙曙,趙曙今天氣色非常好,翰林學士劉敞是趙曙的死黨,當年設計誣陷狄青就有他的份,現在他忽然站出來啟奏道:“圣上博學,臣想請教《史記?五帝本紀》中,舜年二十以孝聞,臣不知道孝在何處。”

  韓琦看看劉敞,這不是給英宗出難題么,皇上瘋癲了好多日子,忽然跟他說起史記,還跟他提什么孝順,看來這小子活的不耐煩了,

  殿中的官員都緊張的看著趙曙,生怕他冥思苦想再勾起了瘋癲復發,哪知道趙曙微微一笑:“公是先生(劉敞的世稱)莫非要考一考我么。”

  劉敞躬身說到:“臣不敢。”

  要換做平時趙曙發瘋他肯定會破口大罵:“不敢你還問。”

  但趙曙今天卻異常的平靜,他看了殿上的官員,都在緊張的注視著自己,司馬君實給他安排的好戲就要開始了,《史記?五帝本紀》是做太子的必修刻,必須爛熟于心,這個問題倒是太簡單了,他指著劉敞說到:“諒你也不敢,好吧,今天各位都在,我就給你講一講。”

  說罷他站起身來走到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跟著他的,趙曙背手在殿中站立,他像背書一樣的說道““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續娶了一個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歡后妻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舜都躲過了;趕上有點小錯兒,就會遭到重罰,舜很恭順地侍奉父親、后母以及同父異母的兄弟象,一天比一天地忠誠謹慎,沒有一點懈怠。”

  說到這里他看了看眾人,司馬光微微一笑;歐陽修則是點點頭;宰相韓琦和王珪依然是看著自己,看來還不夠,他接著說道:“舜,是冀州人,舜在歷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器物,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順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此事司馬光低著頭靜靜的聽著,看來趙曙的準備還是挺充足的,這下他放心了,就像司馬光預先估計的那樣,韓琦和王珪互相看了看:“看來皇上龍體恢復了許多。”

  趙曙聽見了他們的低語,他假裝沒聽見,接著一口氣說到:“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于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舜居住在媯水岸邊,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篤誠忠厚。”

  “舜在歷山耕作,歷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于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沒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瞽叟仍然想殺他,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谷倉,瞽叟卻從下面放火焚燒,舜用兩個斗笠保護著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

  此事韓琦已經睜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個宋英宗趙曙,竟然像講古一樣,繪聲繪色的講起舜帝的故事,趙曙自己也沉浸在故事里,講到這他已經不看官員的神色了,他只想把這個故事講完:“后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財產,舜回來后去看望他,象非常驚愕,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就是舜帝之孝道。”

  殿中一片寂靜,眾人驚呆了,這個是平日瘋瘋癲癲,在仁宗皇上下葬時候又蹦又跳,私闖太后宮殿辱罵太后的趙曙嗎,趙曙心中暗暗得意,好戲還在后面呢,

  劉敞贊嘆到:“圣上果然學識淵博,竟將舜帝孝道講的如此詳細,老臣佩服,想必是堯認定舜是個孝子,才把職位禪讓給他,國君必須當孝子,才能給天下人做榜樣啊。”

  宋英宗聽罷,默默地低下頭,轉過身凝思良久,待他再次轉過身來,眾人看見他淚水涌出眼眶,趙曙悲傷的說到:“多謝公是先生今日所言,官家要做明君,定要遵從孝道,唉,都怪我聽信了宦官任守忠的挑唆之言。”

  此刻任守忠正站在御座后面侍奉,忽然聽這話就是一哆嗦,英宗趙曙接著說道:“來人,將挑唆是非的宦官任守忠處以極刑,以慰太后之屈。”

  眾人再看任守忠,已經如一堆爛泥一樣,嚇得魂都沒了癱倒在地上,“皇上的病好了”歐陽修,韓琦,王珪等人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趙曙見侍衛將任守忠從殿中拖了出去,轉身對殿內的官員說道:“以往我聽信讒言,差點誤了大事,今后各位愛卿還要多多提醒官家,重用賢良和忠臣,尤其是像韓宰相這樣的元老,要時常告誡于官家啊。”他說著,滿懷期待的看著韓琦,

  韓琦心里這個樂,仁宗就是很謙虛的皇上,這個宋英宗趙曙也是這樣的謙虛,看來皇家有希望了;自己的這個宰相,能坐的穩穩的,還是有個正常的皇上好,韓琦急忙躬身施禮:“圣上英明,圣上能律己自省也是做臣子的福氣。”

  仁宗的臉上露出少見的微笑,這三步還差最后一步,關鍵就在韓琦宰相身上了,果然不出所料,退朝之后韓琦顛顛的去福寧宮,請太后撤簾這事倒不難辦,太后見趙曙身體好了,不但在朝堂之事為孝道感動落淚,還殺了挑唆是非的宦官,心里舒坦了許多,撤簾的事一拍即合,

  韓琦高興的去拜見了英宗趙曙,又高高興興的離開了皇宮,韓琦高興的有點早,等到英宗正式接過皇家玉璽之后,便搞出了一場“濮議風波”,英宗趙曙以孝為名,要尊封自己的生父濮王為皇,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場風波會沸沸揚揚的鬧了三年,貶了六個反對的御史,

  宋國的新皇趙曙這通折騰的同時,折克雋和張平回到保州,將月下母子尚且無恙,只是在皇宮之內被軟禁的消息帶了回來;同時還告訴羅凱,李恩喜由焦德友和武齡護送,已經去了遼國的東京遼陽府去找劾里缽的完顏部落;羅凱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岳立每日探望羅凱,這日見羅凱收拾行囊,知道羅凱要離開了,高麗千里迢迢,高麗與倭奴的戰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他奉勸羅凱道:“賢弟不如在遼國多忍些時日,現在這種情況真要是去高麗,勝算可是不大。”

  羅凱一笑,他心中惦記月下,笑的有點勉強:“忍得了一時忍不了一世,岳兄放心,我王某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既然宮內傳出消息,月下童筱暫時安全,我爭取速去速回。”

  岳立送羅凱出了保州,又送到邊境,岳立有點難過,羅凱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宋國,

  羅凱按照事先的約定,去天王寺等著去高麗送信的劾里缽,沒過兩日劾里缽就來到天王寺,得知李恩喜已經去了完顏部落,劾里缽大喜,心中一塊石頭落地,

  劾里缽對羅凱說道:“高麗使者已經去了宋國,現在咱們去哪里。”

  羅凱果斷說了三個字:“去上京。”他要去找耶律洪基,

  耶律宗元會謀反,耶律洪基會平叛也會給自己支援;高麗會和宋國恢復往來,朝廷會迫于壓力發兵,一切都在羅凱的預料之中,可惜羅凱不知道,他正在尋找的那個天王寺的鎮寺之寶,已經鬼使神差的到了月下手中;更不知道清醒了之后的趙曙,正在計劃著公有化他的煤炭場,錦繡樓;他還不知道蔡京幫助羅凱打理的茶場正在處處受著皇家刁難,這讓蔡京這個不到二十的少年快速的成熟起來,為了保住公子的茶場和銀兩不擇手段,他知道除了權,錢是最好的武器,

  一切都在按照歷史的軌跡悄悄的發生著變化,秦檜的父親秦敏學被封了官,官不大只是個知縣,不過畢竟他年紀小,慢慢熬會有機會;但岳立已經記住了這個人,如果有一天朝堂相見,岳立這個岳飛的祖父如何對他呢,

  更讓羅凱想不到的是,童筱變成童貫,一心保護月下,還認了太監史志聰做了師父,他只記得月下羅凱對他的好,若是羅凱有閃失,童貫會如何,若有一天童貫知道了那份詔書,當他羽翼豐滿又如何,

  還有此時西夏的皇上李諒祚,滿懷通商富裕西夏的希望,卻發現自己敬重佩服的兄長羅凱,被宋國的皇上支到了高麗的戰場,他又會如何,辭官回鄉的王安石,盼望義子即將辭世的包拯,羅凱的穿越沒有改變歷史,只是更加看清了歷史,從太祖陳橋兵變,宋國的每一個皇帝都提心吊膽,生怕歷史重演,尤其到英宗,皇位的若即若離已經讓他崩潰,他受不了狄青,羅凱,以及任何一個可能民心所向的人,因為那些人隨時會取代他這個對江山毫無功績的皇上,

  羅凱計劃在耶律宗元行動之前見到遼國皇上耶律洪基,他的這個想法在耶律洪基急召羅凱夜談就有了,現在,羅凱已經把竊取天王寺鎮寺之寶的嫌疑,排除了遼皇耶律洪基,剩下的兩個人,耶律宗元和他的兒子耶律宏孝,耶律宏孝既然能說出完顏部落將來會很壯大,嫌疑也是最大的,

  當他得知劾里缽已經見過高麗李恩澤,高麗遣派李恩澤出使宋國,劾里缽問道羅凱接下來去哪里,羅凱說道:“去上京。”

  剛說完,就聽到門外有人說到:“阿彌陀佛。”

  羅凱這段時間借住天王寺中,和契嵩相談甚多,他發現契嵩學識淵博,而且擅長文章,勤于修持,對這個契嵩大師又了許多好感和尊敬,聽到外面契嵩的聲音,急忙說到:“大師請進。”

  站在門附近的韓德容打開門將契嵩請進房間,劾里缽等人見契嵩來了,知道羅凱又要跟他聊上一會,于是退了出去,

  契嵩說道:“剛剛來見施主,聽到施主要去上京,可是要見皇上么。”

  “正是,不知道大師有何指教。”他說著請契嵩入座,親自倒上茶水,

  “施主有所不知,皇上經常四處游獵,眼下初春時節,皇上應在中京大定府,不久便會到遼皇陵處掃墓祭祖,施主何必舍近求遠呢。”

  羅凱聽到契嵩這么一說,心中暗想,幸虧契嵩提示,否則自己又走了冤枉路,忙口中稱謝,

  契嵩接著說道:“老衲雖與施主相處時日不多,但相信不會看錯人,施主絕非等閑之輩,只是這著急去上京有些草率。”

  羅凱聽契嵩話中有話,他想的是制止耶律宗元,但畢竟此事還只是推測,于是謙虛的說道:“在下心中惦記早日求得援兵,也好去高麗增援。”

  契嵩說道:“欲速則不達,高麗倭奴戰事據老衲所知,不會在短期能解決。”

  羅凱聽契嵩這么說,心想這高僧學識了得,而且還挺關心天下事,不如向他請教一番:“據我所知,高麗與倭奴不過彈丸之地,論面積也不過遼國五道中的一兩道之多,想必倭奴想攻打高麗也不會太久。”

  契嵩微微一笑:“施主際遇老衲已知道一些,能理解施主的心情,不過我從兩點可知,這仗沒那么容易打完,其一,倭奴從水路登陸高麗容易,但倭奴國最初乃是水上強盜聚集之地,故以‘倭’字得名,強盜本性多是為了搶劫,所以雖然不斷進攻高麗,但始終不能持續奪地,其二,從高麗的來說,隋煬帝三次打高麗,用了一百萬大軍,生還了不到三千人,施主可知道為何。”

  契嵩說的第一點,羅凱十分贊同,但也知道倭奴對付起來也挺麻煩,就羅凱知道,后代的抗日戰爭整整打了八年,而對于契嵩說的第二點,自然就難不住羅凱了,羅凱想到:“高麗對付隋軍:天氣晴朗萬里無云的時候,高麗就撤退;一到冬天高麗就進攻,隋軍受不了天寒地凍,凍死大部份士兵,后來隋煬帝為了打高麗,走水路就需造戰船,工匠為了造戰船整天在海水里泡著,不去就會被斬首,很多人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不滿的士兵發動了兵變和叛亂,最終隋煬帝征高麗大敗而歸。”


  (https://www.dzxsw.cc/book/158107/80404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