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出門,我就能洞悉世間萬象。
蘇銘接著講述:“朱棣深知朱權手中朵顏三衛的強大,因此他的第一步便是奪取這支力量。”
他詳述朱棣親赴大寧,意圖以談判掩飾真正的目的。
“朱權對朱棣有所警惕,只允許他一人入城,但朱棣毫無懼色,獨自踏入大寧,開始了他的智謀布局。”
老朱聽得聚精會神,暗贊朱棣的膽識,然而聽到朱棣竟然以淚水攻勢開場,他忍不住搖頭苦笑:“這小子,絕非等閑之輩!他從不玩弄憐憫,卻懂得如何打動人心。”
馬皇后,那個他最為得意的妻子,她的智慧在這一刻顯得尤為珍貴。
蘇銘沒有反駁,他知道,朱棣的策略雖非直接訴諸同情,但確實達到了目的。
“朱棣向朱權哭訴,表達自己孤立無援的困境,他尋求朱權的援手,甚至愿意放下帝王尊嚴,向朱允炆求情。”
他的話語,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勾勒出一場深藏機謀的權力博弈。
朱權,盡管智謀出眾,但其純真未泯,竟深信朱棣之言。
朱標聽到這一幕,不禁為之嘆息,朱權的運勢似乎已陷入低谷。
接納對手的信任,往往開啟不幸的篇章。
尤其當對手暗藏圖謀,結局更是慘淡。
果然,蘇銘接著道:“朱權留下了四哥,只沉醉于美酒佳肴,未曾察覺李景隆的部下已秘密進入寧靜之城。分化行動雙管齊下——一部分籠絡朱權的親信,另一部分則收買了朵顏三衛。”
幾日后的告別儀式,朱棣借機在朱權護送之際,設下陷阱。
一時間,大寧城易主,朵顏三衛也成了朱棣的秘密盟友,搖身變為雇傭兵。
老朱聽完,目光犀利地捕捉到關鍵:“這些朵顏三衛,竟是如此輕易變節?這樣的墻頭草,如何能為穩固的基業提供保障?一旦戰事再起,他們的忠誠將取決于利益,而非忠誠本身。
在我看來,顏朵三衛并非佳選,那些草原之子骨子里似乎帶著不羈之血,。他們是無法馴服的野狼。”
老朱的洞察力令蘇銘驚訝,他點頭承認:“您說得沒錯,朵顏三衛在大明的歷史舞臺上,還將有一次重要的亮相。”
老朱微笑道:“你的驚訝,讓我覺得你并非超凡脫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否則,你對未來的預見和對‘屠龍術’的掌握,會讓人懷疑你的真實性。”
老朱的坦誠觸動了蘇銘,他笑道:“關于朵顏三衛的事,我們稍后詳述。
現在,讓我們聚焦朱棣,轉向大明第二代的戰爭風云。”
李景隆聞言,心中激蕩,他對“戰神”的稱號愈發敏感,怒視蘇銘。
老朱則搖頭苦笑,這樣的“戰神”,難道世間還有類似大明之人?這究竟是怎樣的獨特個體,降臨在了這片土地上?老朱決定,回去后,祈愿上蒼和先祖,愿我朝不再多見如李景隆般的人才!大明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當朱棣成功將朱權制服后,盡管表面上保持著克制,但內心深處的狡詐并未掩飾。
“承諾他,勝利之后,共享這片天下的榮光。”
這番話在三位旁觀者耳中聽來,無異于空洞的謊言。
他們冷笑連連,李景隆這個大明朝的愚鈍之徒更是破口大罵:“妄言!無恥之徒。”
蘇銘輕笑,旁人皆能察覺到其中的諷刺,“這番承諾,聽起來多么荒謬。”
然而,面對朱權的困境,他顯得無可奈何。
“被控制,無法脫身,又被精心誘導,朱權的心理防線難免動搖,幻想著那渺茫的可能性……”他暗想,朱權是否真的相信朱棣會履行諾言,共同統治?
朱權的天真在這一刻暴露無遺,他懷抱幻想,跟隨朱棣舉旗叛亂。
看到這一幕,老朱心中涌起一陣無力的嘲諷:“愚蠢啊!共享天下?你可曾想過,如果天下可以均分,我們還會與陳友諒爭得你死我活嗎。”
他對朱權的期望早已冷卻,即使他才情橫溢,但過于單純的個性,顯然不適合帝王之位。
朱權的每一個錯誤選擇,都如同多米諾骨牌,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天真地相信朱棣的悲慘說辭,最終陷入囚禁,接著沉溺于共享天下的美夢。
這樣的領導者,只會成為士大夫們的玩物。
老朱深知大明文官的手段,即使是胡惟庸的手下,也能輕易操控朱權的命運。
蘇銘接著講述:“朱棣憑借朵顏三衛的支持,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從建文元年開始,歷時四年。”
他提及建文四年,朱棣攻陷應天府,登基為永樂帝,言語間帶著一絲冷酷的現實。
說完,他終于得以喘息,而朱標的心情也隨之緩和,但朱標卻迫不及待地詢問:“蘇銘,允炆……他的結局如何。”
盡管朱允炆的統治并不盡如人意,但他畢竟是朱標的親生兒子。
在朱標眼中,他仍是那個純真的孩子,與那個失敗的建文帝相去甚遠。
老朱嘆了口氣,目光轉向朱標,而蘇銘則解釋:“戰亂之中,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歷史的迷霧。
有人說他在宮中自焚,但尸首未見;也有人猜測他逃出皇宮,在云貴一帶出家為僧。”
這未知的命運,讓人心生感慨。
聽到這里,朱標神情木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至少,朱允炆還活著,這對于失去江山的他而言,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如果能遁入佛門,或許也是一種別樣的傳承吧。
老朱想起自己的過去,心中暗道,朱允炆這種方式,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繼承了祖業。
李景隆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仿佛揭開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蘇先生,你恐怕有所不知,我這幾十年的經歷,足以讓我成為當代的諸葛亮。
不出門,我就能洞悉世間萬象。
你手中的情報,若是拿去向建文帝顯擺,或許能引發一場意想不到的變革。”
他神秘兮兮地續道:“建文帝的削藩計劃雖看似穩固,但朱棣家族的暗流涌動,誰又能預知?說不定,他們正蓄勢待發,準備挑戰皇權。
而你,若是能借此立下大功,不僅擺脫‘大明戰神,第一草包’的帽子,更是可能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人物。
(https://www.dzxsw.cc/book/15779361/363660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