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您怎能如此草率
朱標則好奇地詢問:“蘇先生,是否還能再次啟程。”
蘇銘望著朱標的期待,心中暗笑,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積分消耗的大工程!“待時機成熟,自然會再作安排。”
他淡然回應。
朱元璋眼神閃爍,忽然提議:“不如立四皇子為儲君如何。”
朱標聞言,臉色微變,滿是抗拒。
“父親,您怎能如此草率。”
朱標禮貌中帶著不滿。
蘇銘不置可否,心中暗自嘀咕,這事兒跟我何干?我只是想借此機會賺取積分,豈能卷入你們朱家的皇位之爭?
朱標見蘇銘不愿多言,只好退一步,試探性地問道:“先生,您有沒有解決之道。”
蘇銘閉目養神,仿佛未聞。
朱標心中焦急,卻也明白,蘇銘無意插手他們朱家的事。
朱元璋雖對蘇銘的建議抱有期待,但并未強求,他知道蘇銘并非凡人。
這次時空之旅給他帶來的震撼,讓他重新審視未來的帝位傳承。
他表面上平靜,內心深處卻視蘇銘為超脫塵世的存在,期待他能為大明帶來和平與智慧。
而此刻,朱標和朱元璋正沉浸在各自的心思中,蘇銘則悄然選擇避開他們的追問,沉浸于自己的計劃中。
這場跨越時空的交易,究竟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命運轉折,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在璀璨星河的指引下,蘇銘被賦予了大明國師的使命。
朱元璋凝視著他,語重心長:“蘇銘,我們從彼岸歸來了。”
他的思緒飄向遠方,“不知老四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是否還會追逐那個朱允炆的影子。”
他感嘆道,仿佛匆匆回歸的時間并未讓他適應這里的節奏。
“朱棣的帝位之路如何,你有何見解。”
朱元璋詢問,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
蘇銘搖頭,回答簡潔有力:“無解,唯有命運三重奏。”
他提醒道,一旦回歸,彼岸的世界便與這里漸行漸遠,朱棣的未來,是朱棣自己的抉擇。
“只要他承襲你的傳承,名正言順,必將成為一位明君。”
朱元璋審視著,但對這個世界的朱棣仍存疑慮。
“那么,這個世界中的朱棣呢。”
他問,聲音里隱藏著一絲深沉。
“陛下擔憂他會偏離正軌。”
蘇銘洞察朱元璋的心思,輕聲道,“或許預防是最好的策略。”
朱元璋瞇起眼,那是一種帝王特有的決斷,他甚至考慮過親手監禁朱棣。
蘇銘心中一凜,時空的干涉開始顯現,朱元璋的預見能力悄然覺醒。
他對朱棣的認知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同蘇銘看待他人般,無法完全共鳴他們的感受。
這些人在他眼中,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
“你的意思是,以防萬一,有必要采取極端手段。”
蘇銘謹慎地回應,試圖緩和氣氛。
朱標聞言,臉色微變,內心緊張卻不敢多言,因為他深知這位父親的行事風格。
大明的皇室規則明確,朱棣只是眾多子嗣之一。
為了國家的長遠穩定,犧牲一個兒子對朱元璋來說痛苦,但與大局相比,個人情感微不足道。
朱元璋的無情,讓蘇銘深感帝王之威。
“不必如此,”蘇銘思索片刻,朱棣在眼前還是一個青澀的少年,尚未褪去那份中二的熱血,“他現在并無明顯過錯,且未有謀反之跡,無罪而罰,不合情理。”
“不要以未來的視角看待他,他是你的血脈,大明的未來需要他的力量。”
蘇銘提醒,慶幸自己與這位帝王沒有血緣關系。
朱元璋緊鎖眉頭,尊重蘇銘的意見:“既然你覺得不妥,那就由你來引導朱棣的成長。”
“至于他與徐家的聯姻,也需重新考慮。”
朱元璋轉向朱標,目光堅定,“你知道,朱棣曾仰仗徐達的勢力,如今應有所防備。”
朱標輕輕頷首,心中同樣憂慮。
但他猶豫道:“當初我們與徐達的約定……現在反悔,似乎不妥。”
這關乎皇家顏面,更關乎徐達的地位——大明軍界的砥柱,無人能及。
朱元璋堅決地點頭:“婚約之事,不宜輕易更改。
那就等到徐達不在時再議。”
蘇銘聽到這話,心中暗驚,這場宮廷博弈,復雜而又微妙。
蘇銘深吸一口氣,對老朱道:“您這坦誠,猶如春雷喚醒冬眠,徐達將軍的病情,連我也能感受到其嚴重性。”
他無奈地搖搖頭,“但我相信,皇上的智慧如星辰璀璨,必能見證歷史的變遷。”
面對蘇銘的驚訝,老朱顯得毫不掩飾:“朕對天下之事,洞察入微,徐達的時日,朕自知其限。”
他凝視著蘇銘,目光堅定,“然而,朕愿等待,只因你,值得朕如此期待。”
蘇銘心中暗自苦笑,這位皇帝的直率確實讓人驚訝:“朱皇帝,您的坦率有時過于直接,我這個旁觀者,似乎并不適合聽聞這些。”
他無奈地避開老朱的眼神。
老朱卻仿佛并未察覺,只是誠摯地說:“安心,朕并非有意讓你涉險,而是希望你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他的話語里透露出一種不容拒絕的決心。
蘇銘心中一凜,明白自己已經被卷入這場皇室的棋局:“知道了您的用心良苦,我豈能輕易離去?但請理解,我并非輕易屈服之人。”
老朱聞言,笑容中帶著一絲狡黠:“你的才華,朕早已見識,無論是仙術還是財富管理,你都讓我刮目相看。
尤其是你在糖業的成就,足以讓朱家煥然一新。”
他眼中閃爍著期待,“你將成為朕不可或缺的力量。”
蘇銘心頭一緊,意識到老朱的意圖:“朱皇帝,您想讓我成為您的忠實臣子,而非簡單的駙馬。”
他斷然拒絕,“我更愿做自由飛翔的云鶴,而非被束縛的金鳥。”
老朱面色微沉,手指輕輕敲擊桌面:“朕并非強迫,只是給你時間去考慮。
你的能力,哪個君主不想擁有?朕亦是如此。”
他承諾道,“國師之位,如同親王,待遇自不必言。”
然而,蘇銘毫不猶豫地拒絕:“國師之位,恕我難以接受。
我只想回到屬于我自己的世界。”
他的話語堅定而決絕。
朱標在一旁微笑,看似理解:“蘇先生,您的超凡,讓國師之位確有委屈。
但請相信,那是對您的尊重。”
他懇切地說,“請勿推辭。”
蘇銘內心深處,卻藏著更深的憂慮:“洪武十四年的明朝,危機四伏,胡惟庸案的陰影猶在,我必須謹慎。”
(https://www.dzxsw.cc/book/15779361/363659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