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那才稱得上歷史的劇變!若論動蕩,恐怕只有崇禎末年的烽煙能相提并論。
如今這點小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若真帶朱元璋目睹李自成攻陷皇城的慘狀,怕是會讓他當場心痛欲絕。
畢竟,朱棣麾下的兵馬,還是大明鐵騎,即使戰事再激烈,京城百姓的死傷也限于抵抗者,宮禁之內,除非抗拒,否則尚能保全。
然而,李自成和清軍就大相徑庭了,那是人間煉獄般的恐怖。
蘇銘引領朱元璋穿梭在宮殿的幽深角落,最終在一個無人問津的偏殿,他們換上了無意中拾得的官服。
老朱一邊換衣,一邊疑惑地詢問:“蘇銘,咱們接下來有何打算。”
蘇銘輕松答道:“換上官服,便是為了近距離體驗。”
既然身處這樣的歷史模擬,自然不能少了必要的道具。
那件官袍,雖然破舊,卻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分量。
朱元璋雖不解其意,也只能跟隨蘇銘的步伐,完成這戲劇性的轉變。
兩人甫一出門,便巧遇一群北軍士兵搜捕,他們默契地選擇了順從,老朱披著五品官袍,蘇銘則身著朱紅色的官服,仿佛畫龍點睛。
朱元璋湊近蘇銘,悄聲笑道:“你這身,可是尚書的官服啊。”
北軍士兵聞言,欣喜若狂,他們抓到了可能的大人物。
士兵長官連忙將蘇銘和朱元璋與其他官員分開,【給予蘇銘特殊禮遇,使他位列于其他明朝官員之前。】朱棣,此刻已勝券在握,正策馬在皇宮前,審視著每一個被俘的官員。
他的目光猶如鷹眼,瞬間捕捉到了蘇銘,看到他身上的官服,朱棣心中暗驚,建文朝竟有如此年輕的尚書,【這家伙,真的是成年人嗎?朱棣的嘴角微微一動。】心中滿是對建文帝用人之稚嫩的鄙夷,任用如此年輕的官員擔任要職,建文朝焉能不走向衰亡?他翻身下馬,整了整衣襟,緩緩走向蘇銘,眼神里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懷疑。
蘇銘心中苦笑,他怎知那竟是尚書令的官袍,只是在混亂中隨手撿來的!早知如此,他定會讓老朱穿上。
此刻,他暗自懊悔,為何在換衣時,沒有提醒自己這官服的重要性!
蘇銘回想起,那時他和老朱一起挑選衣物,明明有許多紅袍可選,而老朱偏偏只選青灰色的,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初次涉足此境,經驗不足,竟成了致命的短板。
朱元璋這位歷經戰亂的帝王,對生存之道的洞察力,無疑遠超常人。
在這樣的局勢下,官職越低,生存的可能性越大,就如同國軍撤退時,那些官員們都喬裝成了平民。
經驗,有時候真是生死的關鍵啊!蘇銘凝視著朱棣,心中暗自警惕,準備迎接接下來的風暴。
蘇銘心中暗自權衡,此刻承認自己并非尚書已是不可能的選擇,面對朱棣這位鐵腕人物,假冒無疑是觸犯了底線。
【在這動蕩的時局中,不論是官員還是宮廷眷屬,】都急于尋求庇護,而蘇銘卻選擇反其道而行,身著高級官服,假冒尚書,難免讓人猜測他的意圖。
是不是企圖圖謀不軌?是否想借助尚書的名義,尋找機會對燕王不利?這些疑慮像陰影般籠罩著蘇銘。
經過一番內心掙扎,他終于決定妥協,拱手行禮:“燕王殿下,微臣乃刑部尚書。”
人群中,一位老者詫異地望著蘇銘,質疑之聲脫口而出:“你說你是刑部尚書?那我算什么。”
老者氣憤難平,指責蘇銘不守武德,為何要冒充他,萬一燕王查證無果,后果不堪設想。
然而,憤怒的老者此刻卻不敢妄言,現場是朱棣的親兵,貿然開口就是自尋死路。
朱棣聽聞此言,眼神復雜,沉默片刻后,轉身離去,只留下一個士兵示意帶走蘇銘。
【張輔遠遠跟隨,確保朱棣的安全。蘇銘被引領至朱棣的視線內,】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朱棣居高臨下審視著他,笑道:“本王熟知朝中六部尚書,每一位都銘記于心。”
話音落下,蘇銘心中一凜,意識到局勢不妙,如果再隱瞞下去,真相遲早會暴露。
于是,蘇銘堅定了立場:“燕王殿下,微臣確為新任刑部尚書,剛剛履新。”
他賭的是朱棣初入皇宮,對朝廷人事變動還不熟悉。
他繼續辯解:“燕王大軍壓境,朝廷官員變動頻繁……微臣正是新任尚書。”
朱棣聽完,忽然大笑起來,目光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與張輔交換了一個眼神。
蘇銘察覺到不對勁,預感朱棣可能有所圖謀。
朱棣緩步走下臺階,整了整衣衫,甚至摘下了頭盔,然后深深一揖:“陛下,【您扮演官員,是不是在躲著我呢。”“皇上,】您多慮了,本王是大明燕王,無需如此畏懼。”
朱棣說著,向蘇銘行了個禮。
蘇銘完全懵了,朱棣的行為完全出乎他的預料,時空仿佛在這一刻產生了強烈的動蕩,宿王蘇銘的積分瞬間暴漲。
天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連天地間的秩序似乎也為之一怔?朱老四難道視力衰退至此,竟認不出眼前之人并非朱允炆?這簡直難以置信!除非……朱棣的洞察力超乎常人,明知道假冒者身份,卻刻意讓其扮演朱允炆的角色,意圖何在?蘇銘腦中忽然閃過一絲靈光,想起張輔之前搬來的物件。
他恍然大悟,那可能是一具特殊的遺骸,或許是朱允炆的象征。
一旦朱允炆死亡,朱棣便背負了篡位弒君的千古罪名,即使登基也無法擺脫這層陰影。
弒君的惡名將永遠伴隨著朱棣,甚至因朱允炆是他的親侄,這更添一層骨肉相殘的悲劇色彩。
任何帝王都不愿承受這樣的評價,朱棣想要合法地坐上帝位,唯一的途徑就是讓朱允炆自愿禪讓。
“朕德行不足,不堪為國家之主,現今燕王順應天命,百姓擁戴,可繼大統……”這樣的策略,既能使朱棣名正言順,又能籠絡文臣,贏得民眾的支持,史書也將描繪他光明的一面。
然而,蘇銘感覺自己仿佛成了這場權力游戲中的傀儡,朱老四竟讓他扮演起皇帝的角色!
“王爺,您誤會了。”
蘇銘連忙澄清,“我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個普通的官員。
宮中混亂,我只是偶然穿上了這身龍袍,體驗一下夢想中的威嚴。
我年紀輕輕,從未想過能成為尚書,這次不過是借此機會滿足一下好奇心罷了。”
然而,朱棣并未動搖,反而露出和煦的笑容:“陛下何須如此拘泥于禮數?我率軍前來,只為肅清朝廷的腐敗。
待我完成使命后,自當退兵。
陛下無需慌張,我們皆是高皇帝的后裔,本是同根同源。”
“王爺,您真的認為我和陛下相似。”
蘇銘直視朱棣,試圖找出他真實的想法。
而朱棣卻顯得疑惑:“陛下此言何意?你不是陛下本人嗎。”
就在剛才,聽到君主的噩耗,燕王我內心悲痛無比。”
我始終不相信,命運真會如此無情地剝奪他的生命。”
他感嘆道,仿佛預見到了什么。
出乎意料,燕王的直覺竟然應驗了。”
陛下果然如我所料,還在人間。”
他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的肯定。
蘇銘對此無言以對,內心卻暗自慶幸,事態或許還不至于失控。
(https://www.dzxsw.cc/book/15779361/363659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