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無需擔憂。
現實中的他,最多是在網絡上發表意見,而非在現實世界中掌控權柄。
面對朱老的堅持,蘇銘不得不開口:“陛下,還是放過梅殷吧。”
他強調梅殷在士人中的影響力,一旦他們因梅殷而起紛爭,后果難以預料。
“我擔心他們的行動可能會失控。”
朱老聞言,目光犀利:“你何懼。”
他自信滿滿,認為自己無需擔憂。
朱老早已考慮過此舉可能帶來的影響,雖然會損害蘇銘的聲譽,但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蘇銘的名聲過于耀眼,對他來說是個隱患,他需要削弱蘇銘的光環,以確保自己的權力穩固。
蘇銘失去了好名聲,只剩下財富和地位,他將不得不完全依賴皇室,成為朱老和皇族的忠實盟友。
作為寧國公主的駙馬,梅殷的存在使蘇銘更深入皇室體系,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朱老露出狡黠的笑容,梅殷的出現,如同適時的棋子,讓他的計劃變得更加順暢。
朱元璋與蘇銘的友情是眾所周知的,然而作為一國之君,他所持的觀點與常人迥異。
“朕的良苦用心,期待你能體會。”
他說,“學子間的些許紛爭,不過是芝麻小事,你定能妥善處理。”
“些許責難又何足掛齒。”
他戲謔道,“那些士子罵朕,朕又豈會放在心上。朱元璋心中暗爽:“若能不在乎,他們的言論如同空談。”
他又補充道:“他們哪有膽量挑戰江山。”
“難道你以為朕不會制裁。”
威脅的話語中透露出他的決斷力。
“派老四接手錦衣衛,那可是能翻江倒海的人物,對付那些書生,簡直是游刃有余。”
朱元璋忽然想起,老四對文人士大夫的嚴厲手段,簡直是量身定制。
蘇銘深吸一口氣,意識到與朱元璋的溝通似乎陷入了僵局。
這個朱皇帝,分明是在玩弄策略!他意識到,朱元璋故意捉拿梅殷,就是為了逼迫自己接受駙馬的身份,進而與文臣集團對立。
一旦他真的踏入仕途,那文官集團就成了他的敵人。
關于梅殷的事,已經注定了無法和解。
蘇銘心中暗自咒罵,朱元璋的行為無恥至極!歷來的帝王有幾個是真正的君子?幾乎都是心機深沉之人。
這是有計劃的陷害,而且是明目張膽的。
讓他有苦難言,只能默默承受。
想到這里,蘇銘真想對著朱元璋大聲喊出“無恥”!
面對朱元璋的笑容,蘇銘毫不掩飾自己的反感:“徐達向你請辭右丞相,你打算應允嗎。”
他冷淡地回應。
朱元璋步步緊逼,靠近蘇銘耳邊輕笑道:“你這樣的才子,若非皇家一員,我怎能安心。”
“這是我家對你的情誼,所以我將最疼愛的公主許配于你,還將大權交予,以償你之愿。”
然而,蘇銘聽著朱元璋的話,心中的疑慮愈發強烈:“你還有什么目的。”
朱元璋陰險地笑了,低聲道:“作為駙馬,你能否迎娶徐妙云呢?這可是雙份美事啊。”
他的眼神閃爍著算計。
蘇銘聞言,背脊一陣寒意,這不僅是朱元璋的陷阱,更是對徐達的牽扯。
朱元璋究竟想做什么?難道他真的想要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煩之中?“朱帝,徐妙云并非尋常女子,你應當明白她的能力。”
蘇銘提醒道,提及朱棣的往事,暗示徐妙云的潛在威脅。
“徐達的女兒怎會簡單?這有何稀奇。”
朱元璋滿不在乎地說,“若她成為皇家妃嬪,我擔心后患無窮。
但若為你妻室,便無需擔憂。
只要她不觸及我的家族,便可。”
在他眼中,徐妙云對蘇銘的威脅似乎無關緊要。
與我朱元璋何干?
這叫生死之交,而非薄情寡義!
蘇銘氣得牙關緊咬,心中暗罵。
朱老太爺交友不慎,實屬無奈!
朱帝卻淡然道:
“徐達的想法,我了然于心。”
“他的功績過于顯赫,欲求一份安寧。”
“我亦期待你能為國效力。”
“以免將來朱棣篡位,骨肉相殘。”
“你的健康,我憂慮萬分。”
“就連雄英也危機四伏。”
“即便你治愈了他,按歷史軌跡,他也未必無罪。”
“我考慮的是千秋萬代的大局。”
“大明的未來,你也有份參與。”
朱帝眼神中充滿深情,話語間滿是真誠。
“我心中唯有黎民蒼生。”
“我起兵,只為天下人安居樂業。”
“不讓異族凌駕于我漢人之上。”
“我漢人的天地,只有日月星辰,祖先之地。”
“外族休想卷土重來。”
“你,應比我更理解后世的使命。”
蘇銘聽后,深沉地點了點頭。
對他來說,外族侵擾的苦澀,遠超朱帝的想象。
朱帝尚不知清軍入關之事,
更不了解現代世界的歷史演變。
若知曉,怕是心中悲憤難抑。
然而,朱帝的壯志豪情,
蘇銘從未有過絲毫質疑。
這位開國帝王,就是如此!
驅除胡虜,重振中華,是他的信念!
朱帝用力拍了拍蘇銘的肩膀,
語氣堅定。
“賢才不用,非明君之過。”
“大明江山空白如紙,我讓你任意揮毫。”
“年輕人,胸中有天地,肩扛日月。”
“你如今無所作為,令我痛心疾首。”
“蘇銘,才華不用,豈非虛度人生。”
“我只想安逸度日。”
蘇銘擺了擺手,似笑非笑。
這正是蘇老爺的心愿,平淡生活。
在現代,他渴望的就是這樣的生活。
可惜現實不允許,若家財豐厚,
他早就選擇躺平,何需奔波勞碌?
朱帝顯然不懂現代人的壓力重重,
才會對躺平者嗤之以鼻。
他凝視蘇銘,目光犀利如炬。
“你還是人嗎?我誠心相待,你卻……”
“有我在,絕不能讓你如愿。”
“朱帝,你不懂。”
“對我而言,安逸才是最高追求。”
“你不懂‘996’的幸福。”
“你不懂高房價下破碎的婚姻。”
“唉,這些,都是人間疾苦啊。”
蘇銘苦笑:“后世有多少人,夢想只是做個無憂無慮的豬。”
“哪怕年終被宰殺,那一年的安逸也是他們向往的。”
蘇銘懇切地請求:“放過梅殷吧,我若真心迎娶寧國,定是出自真心。”
“寧國與我,兩情相悅,方為佳話。“若非如此,我絕不考慮婚姻。”“徐妙云的想法也相同,不是我真心喜歡的,絕對不可能接受。請你不要強迫我,否則我會逃離,你找不回來的。”
“大明天下,何處容你我藏身。”
朱帝輕笑,顯然不信。
“我為何不能去西洋?想想永樂那個世界……”
朱棣為尋覓蘇銘,毅然決然地開啟了遠航之路,
對此,蘇銘內心頗為糾結,感覺自己仿佛成了無端受累的替罪羊。
朱棣思慮再三,深知不能過于逼迫,特別是在男女情事上,得循序漸進,畢竟蘇銘是來自未來的靈魂。
(https://www.dzxsw.cc/book/15779361/363659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