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神舟何物?乃禍亂之源!
于是,他強壓怒火,解釋道:“神舟乃亡國之器!徽宗造它只是為了享樂。”
“兩艘神舟沒幾年便沉沒了,元朝蒙古人也曾搜尋,我家因此幾乎滅族。”
“父親傳我技藝,卻嚴令我不可再續造,以免禍及社稷。”
“君王好大喜功,受苦的卻是黎民百姓。”
“神舟耗資巨大,一旦復現,又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破裂。”
李雄的話語里飽含悲痛,說到動情處,眼眶泛紅。
他的話語,深深觸動了關于祖輩的記憶,神舟之禍,對他們家族而言,實為一場災難!李家本以為此技是無上珍寶,
卻未料竟成了屠戮的工具,不僅傷及天下蒼生,更斷送了家族命運。
李雄怎能不畏懼?
如今大明初定,百姓生活雖艱難,但只要沒有戰亂,勤勞便可度日。
然而官府一旦重啟神舟計劃,必將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可能加重賦稅。
歸根結底,這些困苦又將轉嫁給無辜的百姓。
李家曾深受其害,自然不愿再蹈覆轍!李雄自以為說辭感人且合情合理,
但蘇銘聽著,心中卻暗自冷笑,說得再好聽,不過是標榜自己為國為民,是個好人罷了!
蘇銘撇嘴道:“祖先的手藝難道是用來閑置的?那手藝還有什么價值。”
“我大明怎能與元朝或宋朝相提并論。”
“你充其量是個監工罷了。”
“還想探討國家大事。”
“這是你該考慮的問題嗎。”
“乖乖給我賣力就是,哪來那么多理論。”
“怎么,這些年你的手藝沒長進,反而想當書呆子。”
“我看你別的不行,模仿主子的口吻倒挺像模像樣。”
“好技術就得傳承下去,多收幾個徒弟才對。”
“你一個樣,我大明還怎么進步?手藝如何延續。”
李雄一聽要收徒,立刻瞪大了眼!
他斷然拒絕:“家傳的手藝豈能外傳。”
“若真如此,不如一死了之。”
蘇銘冷笑道:“是嗎?連女兒也不要了。”
“那是她的命,我認了。”
對李雄來說,家族技藝比生命還要珍貴,那是祖祖輩輩用血汗鑄就的。
蘇銘一開口就要他傳授,自己死后如何向祖先交代?豈非成了李家的千古罪人?蘇銘對此感到無言以對。
大明并非沒有先進的科技,但這些世代相傳的技藝被視為秘而不宣的手藝,從不外傳。
要讓李雄收徒,等于讓他做出背叛先人的決定。
蘇銘只好用利益誘惑。
他沉吟道:“如果你聽我的,我可以讓你成為朝廷認可的五品大匠。”
“你現在不過是個平民百姓。”
“轉眼就能成為官員,甚至可以換上新的門面。”
“這叫晉升,明白嗎。”
蘇銘認為,這樣的誘惑應該足夠打動他。
然而,李雄卻淡然道:“我家祖上曾是宋朝皇家的將作監大匠,官至四品。”
這下子,蘇銘的火氣蹭蹭上漲!
“見鬼,元朝的官位怎能跟我大明相比。”
“你還想拿宋朝的官階貶低我大明。”
蘇銘抓起一根油條扔了過去。
“不知好歹的東西。”
“我說的五品官,就是實打實的五品。”
“每月一千兩銀子的俸祿還不夠。”
“不夠就翻倍,再不答應繼續翻。”
“我有這個魄力給你,你敢不敢要。”
李雄一臉茫然地看著狂熱的蘇銘。
蘇老爺邊咬著油條,邊啜飲豆漿,輕描淡寫道:“你這無知的小民,哪能理解本老爺的高瞻遠矚。”
“好好學習吧。”
面對神舟耐用性的問題,李雄思索后回應:“或許可以用龍骨。”
龍骨?
蘇銘眼神一亮,他們竟不謀而合!難道是他先想到的主意?李雄接著問:“老爺,您嘗過魚嗎。”
蘇銘微微頷首,李元闡述道:“宴席后,剩下的魚骨你知道嗎。”
“大人是否明白,那些骨刺相連,其中最大的一根就是龍骨的關鍵。”
“魚骨的結構,你覺得能否應用在船舶設計上。”
“這樣就能造出非凡的大船。”
“只是外觀需要徹底革新,不再是我們熟知的模樣!設想一下深海探索的專屬船只。”
蘇銘對此了然于心。
他深知,雖然未親嘗,但道理如同耳熟能詳的諺語:“未見牛跑,先知其力。”
梭形設計更適合長途航行,船體深度也需相應提升。
“你從魚身上領悟到了這樣的設計。”
蘇銘饒有興趣地詢問。
李元贊同地點點頭:“沒錯,但我從未付諸實踐。”
“這只是理論上的構想,但或許能彌補神舟的某些不足。”
然而,他緊接著補充道,“代價則是天文數字的銀子。”
李元直言不諱,以防蘇銘不知輕重。
造一艘神舟,絕非手藝那么簡單,而是實實在在的銀子消耗。
“如果我給你一百萬兩白銀……”蘇銘試探道。
“你需要多長時間來建造一艘。”
李元慎重地伸出三根手指,“三年。”
蘇銘卻搖搖頭:“能否縮短至一年。”
李元仰望蒼穹,一時無言,表情顯得有些凝重。
他沉默片刻,然后說:“大人,不如讓我現在自裁吧,一年內完成神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建造如此巨艦,木材的籌備就需要數載。”
“大人莫非認為隨便找些木頭就能造船嗎。”
蘇銘反問道,眼中閃過一絲調侃。
“龍江船廠里堆積著許多優質木材,都是元朝遺留的瑰寶,有些已有百年歷史,足夠滿足你的需求了吧。”
李元滿心歡喜,但隨即又陷入糾結,“可是……那可是官辦的船廠啊……”
蘇銘笑容滿面:“誰告訴你那是官家產業?那已經是我的了。”
“皇帝已經賜予我,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我又怎么會找你。”
李元聞言,驚訝得倒吸一口冷氣,詫異地望向蘇銘。他在這里土生土長,自然清楚龍江船廠的威望,那里曾是朝廷供應戰艦的地方,如今竟成了蘇銘的私人財產,讓他無話可說。
龍江船廠內的木材豐富無比,積累無數年份。
李元想到這里,心中不禁雀躍,但他最擔憂的事情并未消除。
“你幫我造船,我并不算是匠戶身份,依舊是良民。”
蘇銘的話讓李元如釋重負。
(https://www.dzxsw.cc/book/15779361/3636588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