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萬貫
“明遠,京兆府本地人,生于斯長于斯,今年剛滿十七歲……”
明遠一邊壓馬路一邊聽系統1127給他介紹他在這個時空的基本情況。
聽說自己“變成”了十七歲,明遠點贊:“很好,平白多出來五年壽命。”
他本來的年紀也不過二十出頭,但不介意在這個時空里更多些“少年感”。
1127似乎從未見過這么隨和的宿主,頓了一下才繼續:
“明家父母俱在,但明父在外經商,多年未歸;明母雙眼近盲,與一子一女相依為命……”
“明家本是大族,然而明遠祖父母過世后分家爭產,家道由此中落。明遠所在的一支與其他各支一向不甚和睦……”
明遠聽著1127播報著這些雞零狗碎的消息,在腦海中勾勒出他在這個時空中的身份和形象——這里和別的時空都一樣,大家族里都是人際關系復雜,紛爭不斷。
系統1127的語氣略帶無奈,并小心翼翼地試探明遠的想法,似乎生怕明遠有任何不滿意,影響它“金牌系統”的聲譽。
誰知明遠卻始終情緒穩定,對這一切都表示理解。
“我能理解,你們要在千年之前的平行時空,找一個與我姓名接近,容貌肖似的人并不容易。”
按說明遠要花掉這一千億的獎金池,理應去到繁華都城汴京,至不濟也是去揚州蘇杭這樣的富庶地方。但試驗方卻安排他先來了長安。
這看似麻煩,事實上卻為明遠省去了無數麻煩。
如今他有名有姓有家可歸,在家有戶帖,出門有公憑1,還要啥自行車?
手爐形狀的系統1127頓時長舒一口氣,小聲提醒:“對了,您之前出門時答應了令堂,今天回家的時候給捎帶一塊豆腐回去。”
“好!”
明遠饒有興致。
如今他懷里揣了七八百文的“啟動金”,當然打算去熟悉一下消費環境。
唐時的長安,坊市制度嚴格,做生意只能在東西二市,且只在固定時間內開閉市。但到了宋時,這制度不再,商戶們逐漸開到了舊日高門顯宦居住的各坊中。隨著“夜禁”的解除,有些店家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做生意。
此刻雖然還沒到午時,街上的鋪面都已早早地下了門板,開門迎客。
正月里的長安天寒地凍,因此豆腐作坊最好找,看那水汽氤氳,煙霧騰騰的便是。
明遠在一家豆腐作坊跟前停下腳步,吸了吸鼻子,鼻端盡是醇厚的豆漿香味。
一句老話說得好: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這賣豆腐的能躋身世間最辛苦的三大行業之一,自是因為做豆腐要洗、泡、磨、煮、點、壓……工序復雜。豆腐坊自然得三更睡,五更起。別家的吃食生意這時不過是剛下門板,這豆腐坊早已忙得熱火朝天。
坊里站著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用頭巾將頭發盡數包住,兩臂的長袖高高挽起,用細繩緊緊綁牢,一雙結實的手臂便暴露在冬日寒冷的空氣里。
這位大嫂因為辛苦的勞作而漲紅了臉,頭上似乎正籠著一團白色的水汽。她絲毫不懼這凜冽的寒意,此刻正站在一口大鍋跟前,手握長柄木勺用力攪動著鍋里的豆漿。
明遠探頭一瞧,豆腐坊里已有新鮮點出的豆腐,一盆一盆,白生生、熱乎乎,伴著醇醇的豆香,令明遠肚里異常響亮地咕嚕了一聲。
“店家,來碗熱豆腐腦兒,多少錢?”
豆腐娘子轉頭望著明遠,眼神疑惑,似乎在問:……啥豆腐腦兒?
“或許該叫……豆花?”
對方還是沒有反應,視線卻一直在明遠臉上沒移開。
明遠只得又一次尷尬地解釋:“不拘叫什么名兒,豆腐,熱的,能填飽肚子的……”
他打算先嘗嘗,看看味道如何,再帶一塊回家給母親。
對方這回真的聽懂了,拿了一只粗陶碗,抄了一塊剛點出沒多久的豆腐,先在爐上頓著的滾水里燙了燙,才撈出來,盛在碗里,往柜臺上一頓,說:“銅錢兩文,鐵錢的話要五文2。”
明遠只聽清了最后的五文,驚訝得脫口而出:“什么,這么便宜?”
豆腐娘子粲然,似乎從沒聽見過哪個主顧這么評價她家作坊的出產。
明遠從懷里摸出一小把銅錢,數出五文,推至柜臺一角:“大娘,給——”
“銅錢兩文!”
豆腐娘子分明看到這小主顧摸出的是銅錢,頓時不樂意了,硬逼著明遠把多給的三文錢拿回去,表明她這是誠信商家,童叟無欺。
“你這小郎君雖說長得忒俊俏,可也不能拿了家里的錢,大手大腳地花!”
明遠卻是當真傻眼。
兩文錢?
這種水平的物價……一千億,他這是要花到猴年馬月?
明遠磨磨蹭蹭地收起退還的銅子兒,托起粗陶碗,從柜臺上的筷籠里抽了雙筷子,筷頭輕點,挾了一小段豆腐,送入口中。
他立即皺緊了眉頭。
豆腐確實是熱乎的,沒有經過任何調味,明遠對它的期待值本來就不高。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豆腐直接入口竟然又咸又苦。
這是用鹽鹵點的豆腐,再加上當地水質的緣故,這么空口白牙地用來充饑,味道肯定好不到哪兒去。當地人除非像明遠這樣餓死鬼投胎,大約都會把豆腐買回去,和別的菜燉在一起,滋味會略好些。
這個時代的人如此勤奮又如此辛勞,竟只曉得用苦鹵點豆腐的嗎?
豆腐娘子費了這么些工夫,點出的豆腐,竟只值兩文?讓他有錢也花不出?
明遠一時間口里苦,心里也苦。
“親愛的宿主——”
明遠懷里的“1127號手爐”突然出聲。
“還有一項規則,借此機會正好向您解說一下。”
“如果您在這個時空中花錢花得有價值,有意義,有影響力,有回報……您將獲得相應的‘蝴蝶值’點數。”
“‘蝴蝶’值?‘蝴蝶效應’的那個‘蝴蝶’?”
明遠反問,心里暗暗思索這個名詞背后的意義。
“正是,‘蝴蝶值’,您可以用它兌換各種道具和特權,甚至還可以抵換您還沒花完的資產,讓您提前回家。不過,這會減少您的消費體驗,不到萬不得已,不推薦您這樣抵換。”
也就是說,只要他花錢花得“聰明”,除了把“資金池”都花出去以外,還能得到額外的“好處”?
“這樣啊!”
明遠眼珠轉轉,盯著手里盛著豆腐的粗陶碗,心里已經有了主意。
“店家——”
他轉過身,托著手里的陶碗,沖豆腐娘子笑嘻嘻地說:“您店里的豆腐,好雖好,但我還知道一個更好的法子,點出來的豆腐鮮嫩細滑,而且還沒有分毫的鹽鹵味。您想試試嗎?”
這豆腐娘子聽說有更好的制豆腐的法子,一時連手上的長柄木勺也漸漸慢了下來。
誰知她一聽明遠說完,猛地提高了聲量:“什么?”
“我這豆腐才賣兩文錢一塊!”
豆腐娘子拋下木勺,習慣性地去擼早已挽起的袖子,發現袖子早已擼高之后她便雙手叉腰,氣勢洶洶地瞪著明遠,語氣暴躁。
“你這小郎君,是大冷天來消遣人的嗎?”
左近有人駐足,眼光紛紛向明遠這邊投來。
明遠卻泰然自若,他揚起臉,向對方送上少年人清爽的笑臉。
“確實,材料是貴了一點兒。”
明遠說的材料豈止貴“一點兒”。
他給這豆腐坊的建議,是用石膏代替鹽鹵點豆腐。石膏是一味中藥,藥房里能買到,不過成本卻要比鹽鹵貴得多了。
但這根本就正中他下懷——
“若是大娘您愿意順帶做上一做,我來花這錢。”
一個時辰之后,明遠已經在豆腐坊門口支了一張交椅,手中捧著一只小碗,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將碗里新鮮點出的白嫩豆腐送到口中。
他這碗豆腐一清二白,上面撒了一把蔥花,澆了一勺醬清3,又淋了香油,豆香十足之外,又經過了充分的調味。另外這豆腐坊的做工十分過關,豆漿磨得極細,又濾過沒有半點雜質,用石膏點的豆腐入口細膩順滑,而且完全沒有半點之前的咸苦味。
用石膏點豆腐4,和用鹽鹵點豆腐的工序幾乎完全相同,不費那豆腐娘子多少額外工夫,只要掌握好比例就不會出岔子。但是做出的效果極其驚艷,豆腐娘子自己嘗了一口,幾乎呆在原地,根本不敢相信這是自家豆腐坊的出品。
“大娘,這剛點出的新鮮豆腐,熱乎乎的澆上佐料,口感又好,滋味又足,賣五文銅錢一碗,不為過吧?”
“五文,是呀……”
確實,這新做出的豆腐可口又解餓,早上這么熱騰騰地來上一碗,但凡家境殷實些的主顧肯定樂意品嘗。
明遠在柜臺上放下七枚銅板。
那豆腐娘子原本還在出神,一眼瞥見明遠推過來的銅錢,一時間雙手亂搖。
“明小郎君,這如何使得?剛剛那些石膏分明都是你買來的,都還沒用完。”
明遠教了她制豆腐的新鮮法子,又替她買了點豆腐用的石膏,怎么能還能讓他付錢?
關西人淳樸,也認死理兒。明遠的錢,豆腐娘子萬萬不肯要。
“尊敬的宿主,您的‘獎金池’必須以等價交換為基礎花出去,溢價部分不計入您消費的范圍,施舍、捐贈和出借,也都不進入您消費的總金額,而且可能會占用您的資金,影響您的花錢進度。請您慎重啊!”系統也出言提醒。
一邊在推辭,一邊在提醒,明遠自己卻不動聲色。
他只是唇角微揚,露出溫煦笑容,對那豆腐娘子說:“大娘勿要誤會,我要從您這兒再買一塊老豆腐帶家去,還要再來一碗這新豆腐,帶回去給我娘嘗嘗。”
“使不得……”
豆腐娘子還在推,畢竟剛才明遠在藥房買石膏花的錢,就有小一百文了。
“以后我每天都想在您這兒嘗新鮮法子點的豆腐,”明遠笑得人畜無害,仿佛這點豆腐的方子根本就不是他教的,“剩下的石膏都留給您,就算是預付往后幾天的材料和人工。不夠我往后再補。”
豆腐娘子見明遠堅持,只得給他包上一塊傳統方法制的老豆腐,一面又給他盛了一海碗石膏點的新豆腐,找了個食盒裝了給他提著,殷殷地送他出作坊。
“恭喜宿主,您已經花出了九十七文,距離一貫錢的小目標還有點距離。宿主加油啊!”
明遠原本很得意,兩文錢的花銷被他成倍成倍地翻,誰知這么一看,他竟連一百文都沒花到。
明遠仰頭望天。
“恭喜宿主,您已獲得蝴蝶值10點,滿50點即可兌換道具。”
只是傳授了一個用石膏點豆腐就得到10個點的蝴蝶值?
明遠頓時覺得他又可以了。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310562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