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刺客誰派的
衛宣的嗓門很大,刺客門沒聽明白,賓客們全是個個身上出冷汗,想起二公子的魔鬼訓練,知道他說得出做得到,繞著洛陽城跑圈子,那一拳可就是三十里!誰知道公子生氣了會不會說再來一拳,于是誰也不敢單滿,個個打起精神,殺向刺客。
很快戰斗就一面倒,這些刺客的身手確實不錯,但是四十人也就大部分與這些賓客一對一,先前為了逃命奮力搏殺,但杜鵬等人受了刺激,可是一個頂三,再加上弓箭手搗亂,一下沖擊的陣法就亂了。再加上杜鵬等人擋在正面根本就充不出去,只是一刻鐘的時間,四十多名此刻陣亡和重傷的就多大三十,剩下的不到十人也是人人帶傷。圈子更小,弓箭手的目標就更加精準。最終竟然是一人都沒有逃走。有七八人想拔劍自刎卻有四人被長槍戳中,倒在了地上。
衛宣沒興趣審訊這些刺客,回到后院對春琴說道:“去通知白虎堂的人,將活著的帶回去審訊,剩下的就讓杜鵬等人去河南尹哪里報案吧。”
吩咐完春琴,衛宣又來到前院,先前嘴上雖然是罵罵咧咧的,一嘴一個廢物,但心里是舍不得的,經過除了清理,四十名刺客死了三十,重傷六人,輕傷被俘四人。
己方也傷亡了十幾個,其中今夜值守的十人有兩人當場死亡,兩人重傷,其他幾人昏迷一段時間后又醒來了,有沒有內傷還不好說。在接下來的對戰中,先前沖出來的一些人也受了傷,其中還有兩人受傷非常嚴重,估計也火活不到明天了。另外各種刀傷嚴重的也有七八個,其他輕微傷的有二十幾個。
還能接受,不過衛宣也知道今晚是提前布置且擁有人數優勢和地理,打成這樣,其實只能算一般,于是一面安排人救治傷員一面板著臉說道:“平日里讓你們刻苦訓練,以為是害了你們,不到洛陽你們總以為天下無敵了。今晚這些人若是在街面上活著行軍途中伏擊隨行的二十幾人,你們覺得有幾人可以全身而退?估計全軍覆沒的應該是你們了。”
杜鵬、王強、楊凌等人一個個低著頭,今晚他們的指揮一開始不錯很快將刺客包圍,然而因為貪功,竟然沒第一時間射散刺客。己方在占據裝備和地理以及人數優勢卻差點讓刺客突圍而出。
等見到差不多了,衛宣于是安排眾人開始收拾現場,晚上后半夜值守增加到二十人,而那活著四名刺客則很快被白虎堂的人接走,只等天亮就派人去河南尹雁門報案。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也就這樣了。
等到眾人歇息,衛宣則拉著三名頭領在花廳里討論,今后的護衛和夜間值守的問題。這洛陽城還真是龍蛇混雜,處處都得小心。
楊凌第一個站出來說道:“我們府邸比較大,必須設置幾道崗哨,且必須明暗結合。”
衛宣點點頭,楊凌做過山賊,時常擔心官府圍剿警惕心比較高是他的優點,自己這些人是有點驕傲了卻沒想起這一點。
杜鵬怒火難平地說道:“袁術那豎子,竟然膽大如廝,不若今晚我等也趁夜黑殺到他府上去將他的狗頭擰下來。”
眾人知道他說的是氣話沒人搭理他,王強看了看衛宣說道:“今日我們出門都有人跟蹤,想來這些人是早有準備的,應該和袁術不是同一時間策劃的,不然袁術應該也知曉我等的戰力,不會僅僅四十人就選擇殺上門來。”
衛宣贊許地點點頭:“袁術雖然恨我,但不至于要置我于死地,如果他如此膽大妄為,那還要什么袁紹欲何進,他一個人就能解決掉那些膽敢出宮的每一個宦官。
看來那個出現在襄陵和王屋山的神秘人出現了。從即日起我府地前后都要安排人反監視和追蹤。”
正說話的功夫文聘進來了,原來他年紀小睡在別院,先前的打斗,文聘因為睡得死,加上大家見到他是小孩就沒有叫他,等到他被吵醒知道錯過了一場大戰懊惱不已。
同時進來的還有衛宣的幾位族兄。他們大部分是文弱書生,衛宣讓他們住在別院,得到消息也晚了。
衛赟接過衛宣的話題說到:“仲道你說的對,今晚的刺客可能就是有人想嫁禍給袁術。從而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由此可見仲道你在洛陽還是比較危險的,以后出門多帶些人手。”
其他衛家人也是連連點頭。衛宣看了他們一眼笑道“諸位兄長,從明日開始諸位也走出去吧,多多結交洛陽各類人物。不要在乎開銷,只要有用的都可以帶回來認識一下。”
眾人應諾。
第二天衛宣算是徹底出名了,第一天因為得罪袁術與袁術指使的手下當街毆斗,參與人數多達一百多人,最后不得不河南尹親自帶兵出面彈壓,接著更加勁爆的消息竟然當夜有一百多刺客殺進衛府,幸虧衛宣府邸防范嚴密,但雙方傷亡慘重!
衛宣當然不想要這樣的名聲,但衛府賓客兇悍也隨即出名了。然后就有人聯想到太師衛肅在安邑也曾經遭遇 刺殺,帶隊的居然還是大俠王越!
于是眾人紛紛猜測這兩撥刺客是不是出資同一個幕后主使。
出了這樣的事情衛宣不得不盡可能減少外出的機會,以免被仇家盯上,但衛宣自然不能閑下來,還有幾個人他是必須單獨去拜訪的。最重要的自然是41歲的孝廉郎賈詡和31歲的黃門侍郎荀攸。
當賈詡聽聞近日聞名朝野的河東衛宣登門拜訪很是意外,他雖然被名士閻忠賞識稱他有張良、陳平之才,可惜被舉孝廉之后來了洛陽,卻因為無甚背*景一直得不到重用,正考慮是不是辭官歸家,奈何家鄉涼州這些年也一直處于戰亂。
而前來拜訪的衛宣可是河東衛家子,年不過二十就已經因為軍功遷牛輔別部司馬,后被太尉袁隗和大將軍何進同時舉薦為議郎,同樣是郎官,衛宣這個議郎可是要清貴得多。
賈詡自問身份、背*景、地位乃至年齡他和衛宣都不是一路人。所以等著下人來將衛宣的名帖遞過來之后連忙大開中門親自到門口迎接這位新貴。等見到了衛宣就更是意外了,這次衛宣只帶著文聘一人,就連杜鵬都被他留在了外面。
見了賈詡之后衛宣躬身行禮問道:“小子河東衛宣,敢問可是賈師當面?”
賈詡一愣,隨即說道:“宣公子不必多利,詡乃一閑人,哪里當得起公子大禮。”
衛宣見確認是賈詡,后退兩步就要行拜師禮,嚇得賈詡連忙攙扶住衛宣,衛宣還是掙扎著深鞠一躬著說道:“小子無狀,想拜賈師學習韜略,還望先生務必收下這個弟子。”
賈詡再次一愣,沒想到這位名聲鵲起的河東新貴一見面就要拜師,如果是拜師行跪拜禮倒是不為過。只是賈詡沒搞清楚狀況自然不敢讓他亂來。畢竟這是太師家的公子,當朝議郎。
旁邊的文聘也是看到好奇,這一路上只是聽衛宣說起過這賈詡是西涼奇人,名士閻忠將他比作張良、陳平,但衛宣也不差,怎么一見面就要拜師。
好不容易將衛宣領到花廳,衛宣又要提出拜師,賈詡自然不肯,衛宣也不管他肯不肯就讓文聘將事先準備好自己整理的兵書二十四篇遞給賈詡說道:“先生自詡閑人,宣卻知道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堪比高祖手下張良、陳平,尤擅兵法、韜略,宣雖然有些虛名,卻也有自知之明,宣之才與先生相比就如同繁星與皓月鄭輝。先生切不可拒絕宣的一片赤誠。”
賈詡見他又要跪拜,連忙站起來接過來《兵書二十四篇》說道:“公子此書就暫且放在詡這里,等待詡仔細拜讀、參詳一番再與公子議論。”
衛宣見到賈詡收下了兵書,這才展顏笑道:“先生莫要再公子公子地叫了,小子表字仲道,先生以后就直接稱呼表字吧。”
賈詡一臉的為難:“這……”
“先生你就答應了吧,聘這一路隨同仲道兄從安邑到洛陽可是沒少見天下名士,今天卻是頭一回見到他對人如此恭敬的,想來先生大才定是讓仲道兄折服的,還望先生莫要舉人千里之外。”
賈詡看看人小鬼大的文聘,心中好笑,他那里看不出來這位衛宣的粉絲是看不慣自己慢待衛宣了。
賈詡自己知道自家事,但這洛陽城知道他真實才華的還沒幾個,想來這衛宣也是得了一些密報。但衛宣這半肯定自己擅長兵法、韜略卻是讓賈詡很意外。
見到衛宣不像是開玩笑于是只能笑道:“仲道,你初來洛陽當是有許多高官達人要拜訪,怎么就來了詡這里來。”
見到賈詡終于態度松了一些,衛宣心中高興笑道:“宣年不過二十位朝廷議郎,自覺才疏學淺,到了朝堂之上也是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見讓人徒看笑話,所以才想到要拜訪名師。經史曾經跟隨鄭師學過幾年,書法也曾受過家父和岳父的熏陶,政略可以日積月累,武藝上也曾經童師學習一段時間槍法,雖然比不上戰場猛將,但防范一兩人也夠了,唯獨這兵法韜略卻是無人指點迷津,既然有賈師這樣的大才在,宣也不想整日高談闊論荒廢了時日。”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83539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