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準備剿匪
如今衛宣軍中有騎兵、步兵共計三千人,今日衛宣要求的是匯操,也就是三千人聚集進行隊列表演。
典韋和許褚等人已經習慣,然文聘也是第一次見,魏延、霍峻和李嚴等人確實聞所未聞。
等到三千人分區完成集結,然后呈現兩排三塊再次集結,隨著鼓號齊鳴,旗幟揮動,魏延等人也算是大開眼界。
文聘更是激動不已,沒想到自己離開不過三月,衛宣就將三千人的新兵訓練致此,難怪當年在河東能夠三千破十萬,在滎陽更是三百騎兵一日破賊。
魏延三人一邊觀看一邊眼神交流,顯然除了心底的震撼,都是露出同樣的意思,自己這算是來對了。
當晚所有人的軍官沾了魏延等人的光,不但取消了文化課程,還能夠喝酒,杜鵬、王強、楊凌和劉銘本就是衛家賓客,輕俠出身,對于衛宣推崇的魏延等三人也是很好奇,席間提出了比試武藝,衛宣也沒有阻攔????????????????。
魏延等人三人是新來,知道要想在這支新菌種站穩腳跟,是需要適當表現出一點能力來。
然后隨著比試的進行,雙方似乎都大出預料,因為典韋和許褚被衛宣叫到身邊一直未曾出手,結果就是魏延接連擊敗劉銘、杜鵬和周倉,與司馬張遼比試劍法四十回合部分輸贏。
這讓心高氣傲的杜鵬等人自然大感意外,而韓*猛自持身份并沒有下場。好在隨后出場的李嚴輸給了周倉,而霍峻則與杜鵬比試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讓之前跟著衛宣的義從總算找回了一點顏面。而且這些輕俠們自然就接受了衛宣即將要宣布的任命。
魏延、霍峻和李嚴也是大為驚訝,因為他們看得出來杜鵬等人看典韋和許褚的眼神都不一樣,這兩位加上韓*猛以及魏延沒有能夠取勝的張遼以及與魏延各有所長的周倉,區區三千人的隊伍如此多的猛將,難怪衛宣說想要擔任軍侯還要考校兵法。
隨后幾日衛宣又開始在潁川各地募兵,等到魏延和文聘等人通過兵法考核之后,便正式任命,李嚴接手張遼兼領的一曲,文聘、魏延、霍峻各領一曲。
張遼為左軍司馬,管轄劉銘、霍峻、文聘三曲,戲志才為右軍司馬管轄楊凌、魏延、裴元紹三曲,衛赟為中軍司馬管轄李嚴步曲,典韋、許褚和周倉三人的親衛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挑選,三個親衛隊也分別增加到了五十人,三人就是一百五十人,其中騎兵五十人。
衛宣自領杜鵬、王強、韓*猛三曲騎兵。如此一來步騎兵加起來就達到了四千兩百多人。當然這其中的騎兵衛宣一直當做私兵對待的,萬一哪天朝廷免了他的官或者調任其他地方,這些人他是要帶著走的。當然衛宣希望的不管走到哪里還是能和董卓那樣將這四千多人隨身帶著,這才是亂世安身立命之本。而且這其中可還有未來幾個名將呢。大漢文官以右為尊,武官則以左為長,所以張遼是左軍司馬,讓戲志才擔任右軍司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位老兄是被衛宣趕鴨子上架,他一心只想做參軍,但衛宣自己的族兄衛標資歷太淺,只能暫時跟著戲志才,但凡有所表現,衛宣自然要提拔他。此刻衛宣就想到了四兄衛崢,衛崢之智謀可能不如戲志才,但統帥兩三千人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他有統兵經驗。不過如今董卓屯兵河東,徐晃、楊奉。衛崢三人都不一定能夠奈何他,所以衛崢不能擅動。
當然如果有戰事,魏延等三人人能夠抓住機會立功積累一些戰場經驗,也是能夠勝任司馬的。這些任命包括司馬、軍侯暫時朝廷是不認可得,需要等到衛宣將這支軍隊帶上戰場或者帶到洛陽給大將軍何進來個匯報表演之后才會被認可。當然這并不影響軍隊的日常訓練和作戰。
在衛宣的計劃里舅舅裴曄送來的那三百輔兵也不打算歸還,準備用來短途運輸????????????????糧草輜重,將來還要增加醫護兵和工兵等,滿員的話大概就是五千人。這位選角的比較理想的一個混成旅的人數。
再多他這個校尉就要被人詬病了,而且糧草和裝備消耗也會很快。豫州各郡縣第一次是看在朝廷的面子上提供了錢糧,如果后面不夠就需要衛宣自己的面子來換了。
平日的隊列訓練是以曲為單位分屯的,下午的戰陣訓練則開始以軍司馬所管轄為單位進行。五日衛宣出面進行一次全軍戰陣訓練。跟著衛宣的劉銘、楊凌等人是見多識廣,魏延等人則是天生將才,所以各曲你追我趕也算順利。
換源app】
訓練的日子是枯燥的,時間很快就進入了臘月,先前衛宣派往伏牛山打探情報的十幾人陸續回到了陽翟,給衛宣帶回來了意想不到的消息。原來這伏牛山上可是大有文章。
伏牛山位于司隸河南尹南部、豫州潁川西南部、荊州南陽郡北部,東西綿延八百余里,屬秦嶺山脈東段支脈。伏牛山脈是秦嶺延伸到中原的一條主要山脈,大致呈西北— 東南走向,長四百余公里,寬約八十~一百四十里,形如臥牛,故稱伏牛山,它構成了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嶺。
伏牛山脈北面之脈發展為熊耳山脈和外方山脈;南面即為南陽盆地。
山地向東延伸到南陽方城東北突然中斷,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缺口長約六十里,寬約三十里,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山間堆積平原地帶,缺口東南又是地勢起伏的低山丘陵。“方城缺口”是溝通華北平原和南陽盆地、江漢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
吃后門有所發現的正是方城山缺口的東南段,這里雖然依舊陡峭,然絕對高度并不高,為三州三郡邊界之地。所以也就成為了山賊聚集之地。
當初衛宣帶著人從洛陽到陽翟,剛出轘轅關就被上千山賊埋伏。幸虧衛宣的義從訓練有素,斥候及時發現,然后將大部分山賊斬殺。
然為了弄清楚這莫名其妙出現的山賊的來歷,衛宣釋放了一部分山賊,并且悄悄滴派人跟蹤。經過將近三個月的努力,這些人終于將這一代的山賊分布情況摸清楚。光是方城山東南這一段大小山賊就有十幾個山寨。人數現在仍舊有三四千人。這樣的規模和太行山東側的黑山軍比起來自然不算什么,比如今鬧得更兇的青州黃巾更是不值一提,但用來練兵卻再好不過。
當初黃巾之亂潁川和南陽都是重災區,而這伏牛山有得天獨厚的隱匿條件,所以山賊中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斥候卻發現有幾個大的山寨居然有人在山中開墾了農田,還有的山寨有冶鐵和兵器作坊。
南陽產鐵,但是躲在伏牛山的山賊自己種地,自己打造兵器,這就然人匪夷所思了。要知道盡管衛宣在豫州得到了幾個郡的大力支持,如????????????????今四千多人也只有一半人武器齊全,剩下的大部分還在用木棒。所以當衛宣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后就對這些山寨產生了興趣。
他下令十幾個斥候將自己調查所得集中在一起,并且劃出了草圖,然后召集張遼、戲志才、衛赟、魏延、李嚴、文聘等人商量。
這些人大部分是好戰分子,少部分穩重如魏延也缺乏戰功,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要求出兵剿匪。
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主要是派遣多少人,如何才能夠讓收益最大化,同時還不能深入南陽太多,不然引起南陽太守不滿就不好了。
想了想衛宣留下眾將商議,研究伏牛山的地形以及各個善哉的分布和山寨之間的聯系路線。自己則帶著典韋、許褚前往陽翟,他需要問舅舅借一些兵器,不然出動的人數太少,一旦打草驚蛇,其他的山賊望風而逃就不美了。
裴曄之前知道衛宣出轘轅關的時候遭遇了上千賊兵的伏擊,而如今山上還有三四千人賊兵,裴曄也是有點吃驚,然聽聞山上的賊兵自己冶煉,裴曄也不淡定了,這三四千人如果全副武裝,一旦有人登高一呼,直奔南陽盆地或者潁川,這兩地的縣城是肯定擋不住的,危害可能比當初的黃巾之亂還要大!
所以衛宣提出來要進山剿匪,裴曄是贊同的,他以為衛宣是想讓潁川出動郡兵,結果衛宣提出了兵器支援,裴曄稍微沉思了一下就讓人去召集郡丞、郡主薄、兵曹櫞等人商議,眾人都知道裴曄乃衛宣舅父,如今衛宣奉命前來豫州募兵、剿匪,而伏牛山的山賊對潁川也有巨大的威脅。所以眾人沒有積極支持,也沒有出言反對。
裴曄于是做主借出潁川郡府庫中盔甲三百,皮甲一千五,刀槍兩千,弓弩三百,箭若干,所有人都知道很有可能這是又階無害,但沒人愿意同時得罪太守和討賊校尉。借兵器總比借兵好。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82396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