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智囊團眾議
面對衛崢的疑惑衛宣笑了:“這事會有人幫我們做的。耐心等待吧!”
都是一些準備早飯的膽大包天的人,矯詔這種事情肯額定會有人做的,喬冒不做,袁紹和曹操也會做,他們這方面的膽子還是足夠大的。衛宣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衛崢不明所以,不過很快就有人給了他答案。因為幾天后一份三公聯合發布的詔書送到了陽翟。
詔書的內容自然是痛斥董卓的交橫跋扈。將他描繪成為一個天上少有,天下無的十惡不赦的大罪人,正在朝著大魔王的路上狂奔!必須有人站出來阻止他,于是三公號召各州各郡國興義兵反董恢復帝位。所謂的恢復帝位,自然就是擁戴廢少帝劉辯重新登上大寶。這份詔令的邏輯是說得通的,因為董卓先是無詔令帶兵入京,接著用外軍驅逐中軍和宮省禁衛,然后一步步地專權。以至于在少帝剛剛登基并無過錯就被他廢了。這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
當衛崢拿到這份詔書的時候一臉好奇為什么衛宣連這樣的事情都猜測到了?難道三公在做出決定之前派人聯系了衛宣,這也是可能的,畢竟如果三公號召天下人反對動作,結果無人響應那就不但尷尬,而是有生命之憂,因為董卓不會顧及幾個沒有號召力的人。不過等到戲志才和郭嘉以及荀彧先后來到太守府。氣氛就變得詭異起來。
衛宣將檄文讓眾人傳閱之后,戲志才看看荀彧,荀彧俺看郭嘉,郭嘉則看著戲志才,戲志才只好去看衛宣,發現除了衛崢,在場的四人臉上都掛著淺淺的微笑。
最終還是戲志才第一個發言:“主公素以儒俠聞名,既是三公詔令,當慎思之。忠以為當響應三公起兵反董但不能首倡!袁家兄弟應該比我們更急切!”
衛宣點點頭,戲志才這是持重之言無可厚非,而且戲志才舉例子說袁紹和袁術,言下之意這種事情是需要個人號召力的,顯然衛宣現階段的號召力是遠不如袁家兄弟的額,萬一遲遲沒有第二人響應,衛宣就尷尬了,而且還需要獨自面對動畫做的怒火。
衛宣能夠理解戲志才,他自己其實也是這么想的,于是轉而看向荀彧。
荀彧收到衛宣詢問的目光,沉思一會從座位上站起來說道:“明府,董卓亂政,目無綱紀,殘暴虐民,彧以為明府便是無三公詔令,都當立即通告天下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雖我潁川和將軍麾下兵馬不夠,但也能一定程度上震懾董卓,讓他在恣意妄為的時候有所顧忌。同時讓天下豪杰聚集在明府周圍。”
衛宣有點意外地看著荀彧,他知道荀彧忠誠于大漢皇室,但這也太急躁了點。按照荀彧的意思衛宣當日帶兵入京就該與董卓大戰一場。這可不像是一個王佐之才的成熟想法。那么荀彧的重點就是最后一句,這完全是為衛宣謀劃,希望通過首倡來提高衛宣的聲望,將天下豪杰和名士聚集在自己身邊更好滴為匡扶漢室服務。
衛宣見荀彧沒有繼續說下去,又轉向郭嘉:“奉孝,你以為呢?”
郭嘉比戲志才和荀彧要年輕許多,他不到二十,荀彧今年二十六,戲忠今年三十出頭了。衛宣最后問他也是鼓勵他大膽說出自己真是的想法。
郭嘉以前也只是替戲志才打下手,很少出謀劃策,今日衛宣問起他卻不假思索地說道:“嘉贊成文若的想法,三公詔令從洛陽來,我潁川必定是最先受到了的,自然也該甩項響應,且嘉以為兵貴神速,我等當立即出兵占領轘轅關,鎖住西涼兵的咽喉,讓他們不能隨意出關劫掠我潁川子民。”
三個人三個想法,這是衛宣小集團正兒八經的第一次謀劃,原本已經有主意的衛宣也迷糊了,他之前是偏向于戲志才的辦法的,不退縮也不出頭,跟著打醬油,多少混一點戰功,提升一下聲望。反正關東????????????????聯軍肯定無功而返。
于是他轉向了衛崢,衛崢是最先看到三公詔令的,最后這份詔令最后又回到了他手中,他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他從河東來,剛經過洛陽,自然知道董卓入京以來三公變化頻繁,但如今的三公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都是董卓征辟入朝,也是董卓想盡辦法讓他們上位的。要說和董卓政見不和是可能的。但要說三人聯合起來對關東州郡長吏發詔令要求眾人帶兵入京反是絕對不可能的。
莫說這等同于造反,就算真有這心思也只可能是先私信秘密商量,或者干脆拉上太傅豈不是更有號召力。畢竟董卓最近分封的州郡長吏部大部分是袁紹集團的名士。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更何況是股東關東州郡長吏反對專權而殘暴的的董卓,一旦被察覺,如果關東起來響應的人比較多還可以震懾一下董卓,但必定會唄董卓集合。相反如果無人響應,或者響應的人不足以震懾董卓,等待他們的可能就是下獄甚至族滅。能夠做到三公的人都不是糊涂蛋,絕對不會這么輕率。
衛崢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在座的就是族弟衛宣智囊團,不可能看不出來,那就是只有一點,明知道是假的,卻假裝不知。這真是和衛宣之前所說的那樣,有人給了關東諸侯造反的理由,衛宣也是早有造反的想法了。
想了想,衛崢也站起來朝著對面的戲志才微微點點開口說道:“戲參軍、荀主薄和奉孝所言各有道理,然崢以為既然要相應三公號召,當盡早,不然潁川臨近河南,會被人士人以為我等是被人裹挾的。但出兵萬萬不可,可別忘了仲道你兩位岳父和舅父如今都在洛陽。荀家家長如今更是三若公之一。仲道你如今為士人集團旗幟,距離洛陽又近,率先響應三公無可厚非,然仲道你若是第一時間搶占轘轅關。那在董卓看來是早有預謀,甚至會懷疑京師諸公與你有勾連,那么他們就有性命之虞。不但如此,仲道你在通告天下之前需要提前通知蔡公、王宮和荀公,讓他們有個準備。”
衛崢沒有說鐘繇,不是他忘記了,而是鐘繇的地位還進不了這種界別的爭斗,董卓也沒辦法拿一個廷尉正來要挾衛宣。更何況這個時代姻親之間、兄弟之間各為其主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后來的諸葛家在魏蜀吳都有人做到了很高的位置。衛崢讓衛宣通知蔡邕等人讓他們有個思想準備而不是直接自己舅讓他們逃離洛陽也就是基于這個考慮。董卓器重蔡邕當然不會因為他的女婿反對就將蔡邕下獄,而裴曄只是少府,和衛宣關系雖然近但畢竟不同姓。至于王允就和衛宣基本上沒關系了,而荀爽的荀家可沒有長吏起來反對董卓。所以只要撇清楚衛宣與三公的關系,他們都是安全的。
言畢戲志才、荀彧和郭嘉同時看過來,????????????????顯然對于這位初次見面衛家子弟高看了三分。戲志才比較穩重,荀彧則覺得既然要響應就要搶先那是看好衛宣,希望更多的豪杰和名士聚集在衛宣身邊共同來匡扶漢室。而郭嘉則是從軍士角度出發,率先搶占關隘就能保證己方不敗。但三人卻忽略洛陽朝堂上的種種關聯,或者認為衛宣已經做好準備放棄洛陽朝廷的諸位,畢竟做大事總是有風險的,衛家乃河東名門與天下各州郡可能都能扯上關系。如果全然不顧自然不當為認子,但太過顧前瞻后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衛崢都這么說了,眾人當然不能勸衛宣不顧長輩們的安慰而率先發難。郭嘉則是尷尬一笑,他是衛家女婿,自然和衛宣的長輩都有姻親關系,而在座的荀彧是荀爽的從子。
戲志才見到荀彧、郭嘉和衛崢都主張率先響應,他知道自己過于保守了,論家世和個人聲望,衛宣都稍微低于袁紹兄弟。既然是關東諸侯準備聯合討伐董卓,率先響應自然會極大提高個人聲望。戲志才和荀彧雖然都盡心輔佐衛宣,但出發點有本質區別,他已經明確地認為天下大亂關東諸侯勢必趁機割據,那么衛宣要脫穎而出確實也需要更高的聲望,看來今后的思路要調整以下方向了。
于是平東將軍、潁川太守衛宣在接到喬冒偽造的三公詔令之后當日就派出快馬通知洛陽與河東相關人員等,并且于第二天向洛陽朝廷和天下諸州郡通告,他麾下將士和潁川郡兵將會響應三公號召,不日即將整備人馬兵發洛陽!同時再次號召天下名士和豪杰一起來反對董卓,恢復帝位。
此檄文一出,天下嘩然,之前大家都只是私底下串聯、準備,洛陽朝廷和董卓也是知道的,并且做了響應的防范,比如悄悄第募兵、征糧。衛宣如此通告天下等于將私底下進行的事情公開化了,不過正如賈詡所預料的那樣并不是天下州郡紛紛響應。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81746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